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周边学'以中国周边国家地区为特定研究对象,以跨学科研究为主要方法,以服务于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宗旨。'中国周边学'属于地区国别研究,致力于揭示和描述中国周边地区的特有发展规律个性特征。中国立场中国视角,是'中国周边学'内在规定性,也是'中国周边学'科学性客观性的重要保证。'中国周边学'研究领域应聚焦三个层面:国别研究、区域发展以及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标签: 周边地区 个性特征 中国周边 周边外交
  • 简介:在线环境公共外交通过有效克服地理空间上的物理隔阂、国界线的政治分割和纸质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时空瓶颈,空前地增大了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国内组织、网民等在环境领域的互动能力互动频次,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放大敏感环境议题,从而对一国、多国乃至全球环境政策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应当顺势而为,将在线环境公共外交作为维护自身利益、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线环境公共外交的内涵功能在线环境公共外交是传统环境公共外交活动从线下场域向线上平台扩张

  • 标签: 中国战略 发展中国 在线环境
  • 简介: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有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过去30多年,中国周边国家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的、互惠互利的关系,这样一种良性发展的周边环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桥梁、有力的战略支撑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供应。然而,近年来,中国周边的关系出现逆转,周边环境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相互之间的猜疑不信任增加了,各种各样的纠纷摩擦频繁发生,区域外大国的介入也日益加深。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陷入了'经济上相互依存安全困境并存'的矛盾之中,本文旨在探讨影响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的诸多因素,并寻求改善当前关系的突破口。

  • 标签: 一带一路 周边安全环境
  • 简介:在澜沧江-湄公河水电开发中,中国在上游的开发活动及中国在流域治理中的政策始终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过去中国的政策特点可以概括为积极但有限的合作,结合流域水资源治理的新形势,中国应变有限合作为全面参与,以流域水资源治理为重点和切入点,在宏观和战略层面进行设计和规划,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服务中国周边战略。

  • 标签: 澜沧江-湄公河 水电开发 流域治理 中国
  • 简介:今年的“两会”是新一届中央的开局之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年的头一件大事。民族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发达,更是文明的昌蛊,文化的繁荣,是习近平所言的“国富民富”,是人民体面而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是法治社会的健康有序运转。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与国民的幸福生活密切相关。切实提升全体国民的幸福指数,无疑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基础和资源

  • 标签: 国民幸福 公共外交 资源 幸福生活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 简介:中国公共外交要以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能量强大的宗教为资源,传播中国智慧、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使中国公共外交更加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宗教是地缘政治中“貌不惊人”的软实力,宗教发展现状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公共外交时要关注宗教的地缘政治影响.开展宗教公共外交还需要注意宗教的正反两面性、扩张性、虚实兼顾性以及“放大器”“导火线”作用.

  • 标签: 宗教发展 公共外交 中国智慧 资源 地缘政治 文化历史
  • 简介:中国高层在对外交往中,尤其是在邻近国家的交往中常常援引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例,以求说明中国外部世界和平共处友好交往的传统。笔者认为,郑和下西洋在行为性质、时代背景、出使目的、客观效果和历史影响等方面颇多负面资产,并不符合当前我国对外交往合作的诉求目的,援引此事作为中国他国和平友谊的象征,恐难起到预期的作用。丝绸之路则在长期历史中以正能量为主,体现着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世界眼光、开阔胸怀、进取精神和务实态度,今天的中国外交诉求有更多契合。因此,在我国对外交往中不妨少提郑和,多谈丝路。

  • 标签: 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历史认知 对外交往
  • 简介: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加快,中外教育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格局。国际教育交流兼具学术性和政治性,是推进国家文化战略,开展公共外交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我国应高度重视国际教育交流中所隐含的政治意义,加大投入、制定多种形式的教育交流、调整课程设置等方式,充分挖掘国际教育交流中所蕴含的软实力资源

  • 标签: 国际教育交流 公共外交 教育国际化 课程设置 文化战略 中所
  • 简介: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周边环境出现了复杂而重大的变化,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中国的迅速发展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构成了新兴发展大国守成霸权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对冲。中国周边环境面临五个方面的挑战:周边国家对华疑虑增加域外大国介入加深的重合,中国自我认知周边对华认知的错位,海上安全挑战陆上安全问题的并发,亚洲地区多边架构和倡议的竞争,边疆发展滞后周边环境恶化的联动。为了更好地维护中国利益和亚洲稳定,未来十年中国周边战略需要新的战略思维,应在周边国家外部大国对我联合制衡的消弭、中国自我认知周边对华认知错位的调适、海权陆权的并重、亚洲区域多边制度的设计、边疆发展周边外交的统筹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有鉴于此,未来十年中国政府需要更加重视周边外交,“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总布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跃升。

  • 标签: 中国外交 周边环境 周边外交
  • 简介: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重要的铀矿出口国。日本作为核电大国,为了保证铀资源供给,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对中亚铀资源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且成果丰富。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搭建的'海外矿物资源确保体制'不仅为中亚的铀资源研究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而且保障了日本矿产资源供应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在维护能源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应该借鉴日本经验,在加强对中亚国家铀矿资源信息搜集研究的同时整合国内各机构功能,推出稳定海外铀矿进口渠道的'顶层设计',从制度上确保对海外铀资源的研究和稳定进口。

  • 标签: 日本 中亚 铀资源研究
  • 简介:近年来,宗教在全球的复兴和世界性非世俗化趋势,让宗教从三百多年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边缘逐渐回归到国际关系的中心。尤其是'9·11事件'以后,世界上几乎所有重大的事件或多或少都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宗教正在成为国际关系发展中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软力量。在中国外交格局中,宗教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以宗教为载体的公共外交实践成为推动民心相通、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古丝绸之路上中国沿线地区的宗教传播和平交流对于当前的'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如今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涵盖多个文明和多种宗教,很多地区和国家呈现宗教多元异质性包容性并存的特点,既存在不同宗教间的合作共处,也充斥或者隐含着宗教间的分歧甚至冲突。如何在新的地区与国际形势下推动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交流,促进不同宗教之间的多元共存和平包容,规避宗教极端主义的风险和挑战,加强沿线软环境建设,对于实现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意义重大。

  • 标签: 宗教公共外交 软环境 一带一路 文明互鉴 文明复兴
  • 简介: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扬州早在隋唐时期已是中国城市对外交往的先行者.近几年来,扬州地方政府公共外交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开发历史名人资源方面独具特色.以鉴真、崔致远、马可·波罗、普哈丁四位历史名人为“品牌”,开展了扬州与日本、韩国、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公共外交活动.为此,本刊编辑部专访了扬州市政协主席洪锦华.

  • 标签: 历史名人 名人资源 政协主席 公共外交 扬州市 开发
  • 简介:长期以来,中央媒体依靠自身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通过"媒体外交"的形式产生了积极的公共外交效应,是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扩大国际话语权的"排头兵"。而布局中央媒体的高端智库建设,使其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公共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发挥公共外交潜力的基本条件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博士指出:专家团队(研发思想产品)对外传播(传播思想产品)是智库建设的两个"车

  • 标签: 公共外交 传播思想 国际话语权 韩方明 传播能力 人民日报社
  • 简介:毛泽东于1936年和1970年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进行的两次重要对话可以说是中共“公共外交”活动的起源.毛泽东斯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美国人乃至世界了解了中共及其革命,并开创了中共同美国合作的新篇章.文革时期,毛泽东斯诺再“叙”友谊,又一次敲开中美关系的大门.公共外交战线上取得的成就,我理解是毛泽东在晚年所取得的最大成就.

  • 标签: 公共外交 毛泽东 斯诺 “亲密接触” 美国记者 文革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