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泰国于1966年11月依据“农业农业合作社银行法”成立了农业农业合作社银行(以下简称BAAC),其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合作社银行。由于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前五年中,从非政府金融机构借得款项的农户急剧增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成立了BAAC。BAAC负责对农民的直接贷款以及对农业合作组织发放

  • 标签: 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组织 农业政策 农业信贷 金融机构 信贷政策
  • 简介:<正>老挝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由于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入侵占领和掠夺剥削,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国内连年战争,政局动荡,整个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加上传统的经营方法和耕作技术十分原始落后,所以农业很不发达,粮食长期不能自给。

  • 标签: 农业国 耕作技术 殖民主义 粮食 经营方法 国民经济
  • 简介:邓子恢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是新中国卓越的农业专家.他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农业思想,代表了我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农业上的实践.邓子恢的农业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代表中国农村先进生产力方面艰辛的努力,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才能体察国情、发展农村生产力,最终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历史经验.

  • 标签: 邓子恢 农业思想 中国共产党 土地改革思想 农业合作化 生产经营责任制
  • 简介:泰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与老挝、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相邻,东南滨暹罗湾,西南临安达曼海,面积为51.4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我国的甘肃省(53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400万(1987年底)。泰国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终年无霜,无台风灾害,适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泰国中部、东部、特别是湄南河流域,土地平坦、肥沃,素有“世界粮仓”之称,驰名世界的“暹罗

  • 标签: 湄南河 半岛中部 农业工业化 热带季风气候 土地平坦 世界粮仓
  • 简介:中俄两国农业具有广泛的互补性:(1)俄土地资源丰富,中国人均土地资源较少;(2)俄出现人口危机,农业劳动力资源匮乏,中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3)俄近期是中国农权产品的广阔市场;(4)中国将长期进口俄罗斯钾肥;(5)明日的俄罗斯可能成为中国的粮仓;(6)俄将是中国园艺产品的长期市场;(7)俄是中国传统的茶叶市场;(8)俄将是中国猪肉和禽肉的主要出口市场;(9)中国将是俄罗斯牛肉和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市场;(10)中俄双方农业科技各具优势,互补互利,加强合作,可促进两国农业经济共同繁荣。中俄农业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和美好的合作前景。目前中俄农业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因素,但是只要中俄双方都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大局着想,从中俄睦邻世代友好的长远利益着想,这些问题都会在不断合作与理解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 标签: 中俄农业 国际合作 互补性 资源 农资 农产品
  • 简介:<正>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包括林、牧、渔业)产值(按1959—60年度不变价格计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从1949—50年度的53.2%下降为1990—91年度的25.6%,但它仍是比例最高的一个生产部门。1990—91年度时,全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51%的劳动力以农业为生。1989—90年度时,农业原材料出口占当年全巴出口总值的20%,而农产品(如棉纱、纺织品、皮革制品、地毯等)的出

  • 标签: 巴基斯坦 土地改革 年均增长率 农业发展政策 六十年代 农业生产
  • 简介:苏联解体后,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全盘西化,叶利钦政府对农业进行了改革。改革围绕着土地私有化和国营农场、集体农庄的改组进行。但是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反,农业出现了连年滑坡。普京上台后,将农业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继续实行农业改革,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发展大型农业综合体。至此,农业危机得以解除,农业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虽然我国与俄罗斯基本国情和农业改革之路不尽相同,但俄罗斯农业改革的很多经验仍值得我们借鉴。

  • 标签: 俄罗斯 农业 土地私有化
  • 简介:巴基斯坦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巴基斯坦留学生KHEEDGULKHATTAR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国,全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且大多数都从事农业和与农业相关的经济活动。农业解决了全国53%左右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农业还为...

  • 标签: 巴基斯坦 主要部门 农业政策 灌溉系统 农业发展银行 优良品种
  • 简介:<正>一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在巴基斯坦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91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26%,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51%,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8%,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38%,农业原料的出口占出口总值的20%,农业还为巴基斯坦的工业提供原料,因此,农业是巴基斯坦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近40年来,巴基斯坦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尤其是从60年代中期以来,巴基斯坦政府开始了以引进高产品种为中心、广泛使用现代农业技术与投入的绿色革命,旨在加

  • 标签: 巴基斯坦 持续农业 农业生产条件 印度河 国民经济 农业劳动力
  • 简介:农业从本质上将属于弱质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推行,各国农业特别是象印度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冲击,将是摆在印度社会目前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就印度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农业的对策进行某些概括,希望从中获得某些重要的启示.

  • 标签: 印度农业 全球化 对策
  • 简介:<正>80年代中期,新加坡提出了农业科技园计划。经过短短几年的规划和建设,农业科技园已具雏型,并展示出远大的发展前景。新加坡农业科技园作为发展科技农业的一种新模式,已引起国际农业经济界的注

  • 标签: 农业科技园 新加坡 发展前景 高科技农业 80年代 政府
  • 简介:为解决粮食问题,独立后印度进行了土地改革,然而成效不大.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印度注意农业科技进步:培育和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扩大灌溉面积,改进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印度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吃饭问题;促进了乡村工业发展,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刺激了工业外贸发展,加大了经济发展潜力等.然而,印度农业科技进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形成了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加剧了农村两极分化,引起了诸多社会矛盾;产生了环境与卫生问题,导致了新的社会冲突等.这为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标签: 印度 农业 科技 进步
  • 简介:农业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东南亚国家粮食、工业原料、就业机会、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然而,东南亚国家的农业开发中使用的扩大种植面积、移民垦荒、增施化肥农药、开发森林以及刀耕火种等生产方式,虽然使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却带来了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

  • 标签: 东南亚国家 农业发展 环境问题 生态农业 人口控制 耕作方式
  • 简介:1975年北、南越南的统一把一个具有巨大农业潜力的地区(湄公河三角洲)纳入北部社会主义经济的范围并大大地提高了提供可销售剩余产品以支持国家工业化努力的可能性。这种潜力之所以变得更加重要,是因为自六十年代早期集体化以来,北越农业长期遭遇到土地缺乏、气候不稳、土壤退化以及七十年代中期出现的生产率下降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农业在北部的工业化方案中没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显然甚至于不能保证农业人口过上温饱的生活。

  • 标签: 社会主义农业 合作社组织 湄公河三角洲 国家工业化 生产率提高 农业现代化
  • 简介:1941—1945年的卫国战争是苏联农民最痛苦同时也是最辉煌的时期。农村为军队输送了绝大部分兵员。集体农庄倾其所有为军队和城市提供农产品补给,个人消费几乎完全依靠宅旁园地上的副业产品。卫国战争期间,联共(布)中央农村政策更加灵活,默许庄员发展个人副业。政府还对农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积极提供支持,虽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有效和解了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卫国战争重创苏联农业,农作物大幅减产,本来发展不良的畜牧业更是雪上加霜。战后,联共(布)中央没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而是进一步控制农业并榨取农民,农村生产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恢复,农民物质生活没有明显改善。

  • 标签: 卫国战争 苏联 农业
  • 简介: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制订给共同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具体的利益,但政策本身又存在影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各成员国围绕农业政策的改革一直争论不休,究竟症结何在?本文试图从农业比较优势,国家利益及其与集团的利益的冲突,政策目标形成的共同利益真空以及共同农业政策与其他一全化政策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做一些分析。

  • 标签: 欧盟 共同农业政策 改革 症结 发达国家
  • 简介:边境地区作为国家领土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主权的至高无上性和国家领土的不容侵犯。过去,位于国家交界处的边境地区敏感脆弱,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生存”的重任,传统边境始终发挥其屏蔽功能,传统的边境安全随之体现出“防范危险”和“共存安全”的主要特性。如今,由于全球化进程和国家的开放政策,相应地引发了实体边界弱化和“软边界”扩散等边境地区的新变化,同时,边境屏蔽效应相对减弱,中介效应凸显,使边境地区呈现安全与发展并举甚至以发展为主导的安全态势,边境安全的特征发生重大转变。边境地区安全问题的复杂化、安全的渗透性和联动性增强、安全中注入发展的因素以及安全的社会化建构等特征与“共生”理论中的多元性、内生性、交互性、共生性等特征相似,而且有相适应的研究议题,使边境安全问题可以从共生视角进行探讨。边境安全的变化使边境在实现“共存安全”的同时强调“共生安全与发展”,在关注当下安全的同时也注重安全的未来。文章以边境安全的特殊性为视角进行研究,提出“共生安全”的新理念,并在“共存安全”和“共生安全”特性的比较中,探索边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未来走向。

  • 标签: 安全 边境安全 共存安全 共生安全 国际安全理论
  • 简介:东盟国家农业引进外资主要有两种形式:外国直接资本投资与外国贷款。本文将探讨的是战后以来东盟国家引进外资特别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农业的情况,并对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作一初步评述。一、农业引进外资情况二次大战后以来,虽然东盟国家为改变落后的经济结构,致力于国家的工业化,引

  • 标签: 引进外资 东盟国家 日本资本 农产品加工 木材加工业 二次大战
  • 简介:老挝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始于1978年5月,迄今已有八个年头。在合作化过程中,曾于1979年至1980年间出现过一次大反复,使当时全国2,600多个农业合作社中的半数以上散了伙;经过调整和整顿,1984年至1985年间又有了发展。现全国已有农业合作社3,378个,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的52.65%。从量上看,已接近要求在1985年底达到的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60%——65%的指标;但从质上看,生产成效较明显的农业社为数不多,相当数量的合作社有待于整顿组织,充实力量和发挥作用。本文仅根据老挝报刊上的材料,对老挝的农业合作化问题作些介绍。早在抗美救国战争期间,老挝党就号召解放区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生产。1971年,在老挝全国解放区曾建立起约9,200多个团结生产组,对推动解放区的农业生产发展起

  • 标签: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社 抗美救国战争 集体生产 大农具 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