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上帝能否创造一块他自己也举不动的石头?如果他不能创造这么一块石头,显然他不是万能的。如果他创造了这么一块石头,那么他将举不起来,所以他不是万能的。上面的这个悖论的价值不仅仅是一个逻辑游戏。悖论像是撕开遮盖着真理殿堂的帷幕的一条裂口,让人如此诧异,却又难以捉摸。哲学进步的历史伴随着一个又一个惊艳的悖论的进现和解决。

  • 标签: 悖论 哲学 迷宫 心灵 简史 石头
  • 简介:苏贞昌,1947年7A出生于台湾省屏东县。1971年从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73年开业任律师,并加入“青商会”,后任“青商会”总会理事、台北分会长、总会副会长。1979年12月,“美丽岛事件”爆发后,苏贞昌担任姚嘉文的辩护律师,开始走上从政之路。1981年和1985年,他连续当选两届台湾省民意代表。1985年5月,苏贞昌联合党外14名省民意代表为抗议台湾当局预算不合法集体辞职。此举轰动一时,使其声名大噪。1986年9月,苏贞昌积极参与民进党创党工作,并成为第一届民进党中央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

  • 标签: 渊源关系 祖籍地 考证 宗族 辩护律师 民意代表
  • 简介:谢长廷,1946年生,台北市人,沮籍福建省东山岛铜钵村。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先后获法学硕士学位及博士课程结业证书。1985年,担任“党外公政会”秘书长。1986年起草民进党党纲,并成为民进党党名命名者。1986年-1996年连任六届民进党中常委。1981年-1989年,当选为台北市议会第四、五届“议员”:1989年-1996年,先后出任第一、二、三届“立法委员”。1990年筹组发起台湾“福利国连线”,1996年推选为民进党第一届民选“副总统”候选人。

  • 标签: 谢长廷 渊源关系 祖籍地 考证 宗族 台湾大学
  • 简介:游锡堃,1948年4月出生在宜兰县冬山乡太和村。1981年当选台湾省“议员”,踏入政坛;1989—1997年连续担任两届宜兰县长。当时,李登辉想邀请其出任“交通部长”,但被拒绝。其后,游锡望离开宜兰,加入陈水扁竞选团队。

  • 标签: 渊源关系 祖籍地 考证 宗族 宜兰县
  • 简介:(五)、明清时期虽然由于在征服浙西过程中曾屡遭宗族组织的顽强抵抗,明朝初期,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打击强宗大族,抑制义田发展的政策。范氏宗族的遭遇就是一例:义庄的二千亩田地被没收,范氏族人被流徙。但是,明清时期却是宗族治理发展的全盛时期。

  • 标签: 宗族保障 中国传统 家族 明清时期 宗族组织 明朝初期
  • 简介:一、畜牧业发达,手工业兴盛1.“大型地下停车场”。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关中平原的雍州大地上,发现已沉睡了2500多年的21座大墓的车马坑,其中包括以号称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公墓。这些车马坑离地面15米。最大的车马坑长116米,宽25米,占地面积接近七个篮球场大(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象这么大的车马坑能藏多少车马呢?却始终未能揭晓。几年前,在陵区附近发掘了一座小型车马坑,长11米,宽3米,排列了三乘马车(古时一车四马称为乘)。如按此数推算,最大的车马坑可容208辆车,838匹马,最小的可容3辆车,12匹马。这21座车马坑共计可容1100多辆车,4400多匹马,不啻于一座巨大的

  • 标签: 车马坑 考古工作者 社会发展简史 春秋五霸 陕西关中平原 秦穆公
  • 简介:宗族意识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一定规矩下形成社会集团的意识。其实,我国各行各业内部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宗族意识。由宗族意识所形成的社会集团是一种非正式组织,而这种组织往往以追求共同经济利益为目的。因此:纵观我国各行各业,尤以垄断行业中的宗族意识为最甚...

  • 标签: 垄断行业 宗族意识 当代中国的发展 社会分层 非正式组织 消极作用
  • 简介:《中国古代治安简史》是填补史学、警学空白的拓荒之作。它站在古代治安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高度,初步构筑起“中国古代治安史”的学科体系。纵览中国古代史,正是高度发达的文明孕育了发达的治安,而发达的治安又保卫了文明的高度发展。读一读《简史》,有助于打开眼界,匡舛纠谬,增强信心。

  • 标签: 史学 警学 《中国古代治安简史》
  • 简介: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宗族势力在农村死灰复燃,并呈蔓延与扩张之势,已成为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大隐患。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宗族势力蔓延与扩张的特点、原因和危害,并进而提出了遏制农村宗族势力蔓延与扩张的对策。

  • 标签: 农村党支部 基层组织 农村宗族势力
  • 简介:论文以槟榔屿五大姓中的邱氏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梳理了19世纪邱氏宗族移殖槟榔屿的历史脉络、邱氏宗族组织的形成和作用,并对邱氏宗族认同准则的不同边界进行了具体分析。1786年槟榔屿开埠后,来自福建海澄三都的邱氏人数逐渐增多,经过19世纪上半叶的发展,在19世纪中期建立了融神明祭祀与祖先祭祀于一体的大宗祠组织——龙山堂,并重修了族谱。在19世纪的槟榔屿,邱氏的认同首先是宗族内部按照房派来划分的血缘认同;在宗族之外,则有闽南方言、福建公司、海澄三都、三魁岭等范围大小不同的方言群和地域认同。这是邱氏在海外采取的认同层次,体现出邱氏多面相的宗族发展策略,也成为邱氏宗族乃至闽南社群形塑的主要途径。邱氏宗族组织的再建构,代表了英属马来亚地区华人社群形塑过程中血缘认同的一种典型形式。

  • 标签: 槟榔屿 华人社群 宗族组织 龙山堂 闽南社群 血缘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