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我国学界(特别是法学界)和社会其他各界(特别是法律界)对法理学的实用化期待以及因为此种期待的难以实现而对法理学的指责,论证了这种期待本身具有非理性。不但如此,而且这种期待对法理学研究产生了诸多的误导,举其大者为:它影响了法理学的“自然”发展;消弥了读者对法理学的兴趣;最终影响了法理学“实用性”的发挥。在此基础上,作者论证了法理学在法制建设中的能与不能,认为:法理学在法制建设中的基本功能就是精神教义功能、方法启示功能和实践应用功能。除此之外,都是法理学所不能的“广阔空间”。最后,文章提出了应当区分“主观的法理学”和“客观的法理学”的观点,并通过对两者的界定及其功能的哲理说明进一步论证了法理学在法制建设中的能与不能。

  • 标签: 法理学 法学 法制建设 精神教义 实践应用
  • 简介:<正>近年来,正当防卫一直是法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围绕正当防卫制度展开探索研究,无疑将会不断丰富我国的法学理论。但是,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注意力至今仍然集中于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特别是“限度”等实体要点上,对于具有密切联系,

  • 标签: 正当防卫权 正当防卫制度 不法侵害 社会利益 危害结果 法学界
  • 简介:我国现行诉讼程序在总体框架上呈现结构分立而功能交汇的特征,立案程序在司法行政管理体系上独立于审判程序而在功能上与审判程序混为一体,在当下“大调解”模式下更与诉外解纷程序之间混沌不清。本文以区分司法的社会责任与职业责任为基础,强调立案程序在区分咨询性质的起诉与起诉意向明确的起诉时不同态度,同时确立了我国诉讼要件审查标准,即须有争议存在,且争议具有民事性(平等主体之间)和法律性,从而为转型时期的中国将非典型案件逐步转化为具有可诉性的案件提供可资参考的抽象标准。

  • 标签: 立案 立案程序 民事诉讼 民事司法
  • 简介:我国政党制度长期在习惯法的层面上运作。历部宪法典对我国政党制度虽有所规定,但直到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才将政党活动的内容、规则和依据基本确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定型的现实条件下,政党活动没有以成文法形式即政党法作为依据,呈现出明显的缺陷:党的职能得不到较好发挥;党的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党建与政治体制改革不相协调;不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等。制定政党法要注意几个问题:防止西化、神化和矮化党的领导;政党法的表现形式只能是宪法性法律;政党法制建设应与违宪审查制度同步推进;党建要与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结合。

  • 标签: 政党 政党法 宪法惯例 宪法性法律 法治国家
  • 简介:刑事诉讼效率论———基于效率价值的经济法学分析(下)李文健三、刑事诉讼的效率机制在对刑事诉讼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考察之后,接下来值得关心的问题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如何根据其投入和产出来确定刑事诉讼的效率机制,如何确定刑事诉讼效率的...

  • 标签: 错误成本 伦理成本 刑事诉讼效率 刑事诉讼活动 直接成本 诉讼成本
  • 简介:因为显著的功能性与型式化,行政行为成为传统行政法法教义学的核心。但伴随行政实践的变化与行政任务的更新,这一概念范畴却凸显诸多缺陷。行政法学者转而寻找行政法学体系新的“阿基米德支点”。在这些尝试中,法律关系学理在方法论上展现出了行政行为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且更符合复杂多样的行政实践。由于发展时间尚短,行政法律关系学理同样面临制度化和体系化程度不高、核心理论难以突破等困局。这些困局限制其成为行政法学新的支点,也制约了现代行政法学“轴心转移”的完成。尽管如此,行政法律关系学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法解释和法评价工具的价值却不容忽视,法律关系和行政行为相互配合,更有助于提供“与时代相符的行政法教义学”。

  • 标签: 行政行为 行政方式法教义学 行政法律关系
  • 简介:<正>我国十年改革开放,经济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为什么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屡见不鲜?是由于党风不正,或者新旧体制交替不可避免,还是干部素质差?笔者认为,重要原因是我国的法律和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法律监督又十分薄弱所致。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并严格依法进行国家管理的一种形式。我国法律是经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属性和一体遵行的效力。现阶段,它的作用和目的,是以确

  • 标签: 法律监督权 社会主义法制 法律化 社会主义民主 我国法律 社会生活
  • 简介:在回应法律的认识论危机的过程中,法律科学逐渐从自然科学范式向社会科学范式转变。社会科学之所以能够进入司法裁判,很大程度上源于法官需要借助外部视角寻求法律问题的解答。社会科学对司法裁判的贡献可以表现为三个方面:在常规情形下,社会科学可以用于证明裁判性事实;在非常规情况下,社会科学可以为改变法律现状提供与立法性事实相关的信息;作为一种混合用法,社会科学还可以作为社会框架的证据,通过提供与社会语境相关的信息,影响案件的后果权衡。然而,社会科学判断仅仅只是法律分析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法官在运用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始终拥有相当大的裁量权,司法中的社会科学判断不能忽视法学思维的前置性。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社会科学的司法适用建立在理性基础上,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法官通力合作,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应该努力生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法官除了学习教义学知识之外,更应该自觉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

  • 标签: 社会科学 立法性事实 裁判性事实 社会框架 法学前置
  • 简介:数字时代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学说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职能成为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数字(信息)主权的概念成为国家主权的新内容。作为实现国家信息职能的主要手段,信息立法(包括信息法典编纂)应当遵循信息自由原则、尊重人权原则、合法性原则、私生活不可侵犯原则、利益平衡原则、信息保障原则、取得电子服务的权利原则、保障国家安全原则、技术中立性原则等基本原则。

  • 标签: 国家信息职能 数字(信息)主权 信息立法基本原则
  • 简介:代际正义是一种新的社会正义形式。现在法学各个学科后代人权利、代际公平原则、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研究,迫切需要使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对于代际正义的概念、特征和要素进行明确的界定,以使法学研究能够在一个清晰和确定的学术范畴基础上展开,避免由于对代际正义理解不同而造成理论上不必要的争议。

  • 标签: 代际正义 后代人 语义分析
  • 简介:社会秩序防卫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是近代刑法机能中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应当是对立统一的,不可顾此而失彼.但是受长期封建法律义务本位观念与建国以来的政治思想路线的影响,我国1979年以及以后的单行刑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度注重刑法社会秩序防卫机能的倾向.

  • 标签: 社会秩序 司法 单行刑法 刑法机能 义务本位 惩罚犯罪
  • 简介: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方法,仅仅能够保证理性的个体行为是对社会有益的,而效率目标则要求我们必须考虑施加外部性的主体及其承受外部性的主体在内的总成本与总收益。法律经济学的效率概念就是把利益分立的群体当成整体来看问题。立法涉及到的是全体国民,所以要从国家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一般的私法应该首先基于在国家意义上的帕累托改善原则,当此原则得不到满足时,我们采取基于效用的卡尔多-希克斯的效率标准。税法实现分配正义,希望实现的群体之间相对的平等从动态上看是有效率的。宪法层次上对民主制度和人权等制度的确立从长远看是有效率的。当不同层次法律的效率性发生冲突时,以处于高位阶的法律的效率性为主。

  • 标签: 外部性 多层次法律效率
  • 简介: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依照宪法担负着独立的审判职能,它的职责是完成国家赋予它的司法审判功能。我国的三大诉讼法、法院组织法、法官法都对法院担负的审判功能和外部诉讼活动的组织和过程做了详细规范。但我们从法院的内部结构看,它也是一个组织体,是由一些功能性的部门组成,所以它事实上不可避免地面对一系列的内部行政事务,它也要履行与审判有关的某些行政职能。因此,法院内部的行政管理就有可能与法院的审判工作有些交叉、混和,

  • 标签: 独立审判原则 行政管理职能 法院 矛盾 司法机关 审判职能
  • 简介:民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大众诉求。随着民众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民意越来越多地以"民愤"或"民怜"(亦称"民情")的形式介入司法活动,这在一些影响性刑事案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所谓的"舆论杀人"、"媒介审判"只是一种表象。"民意"对于司法审判的影响是间接的,只有为权力因素所吸收的民意方可影响刑事司法活动。当前应协调司法与民意的紧张关系,努力形成司法正确引导民意,民意支持司法的和谐互动关系。

  • 标签: 民意 刑事司法 权力 司法公正
  • 简介:警察职能是警察科学的基本内容,但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种种歧见.从警察哲学的高度研究警察职能,在理念形态上辨析警察职能的本质内涵及其边界.警察职能有国家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分别,而且,二者应该具有统一性,其统一的逻辑基础是社会性.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这一社会性基础具有最广大的人民性,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警察职能的社会性,划定了警察职能的国家性和公共性统一的基本原则,确定了警察的打击犯罪紧急救险双重意义.由此出发,社区警务首先代表着一种走向社会性和人民性的理念,其次才体现为一种警务模式.作为一种理念,它不仅反映了警察职能上的"返朴归真",而且,它与当代政治回归其促进社会生活的意蕴一致,在此意义上,警察职能的统一观折射的是人类文明走向新的历史高度的境界.

  • 标签: 统一性 社会性 人民性 社区警务
  • 简介:以来料加工、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劳教生产,就其管理而言主要分两个层面:一是生产项目的承接、选定及核算;二是生产过程的管理。在此,笔者仅就生产过程的管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劳教生产的特殊性劳教生产,顾名思义是指被强制性劳动教养的人员所从事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其特殊性突出表现在生产者和管理者两方面。

  • 标签: 劳教人员 生产管理 教育改造 生产过程 生产劳动 生产效益
  • 简介:法律意识形态既是意识形态体系的一个分支,又是法学基础理论的重要范畴,目前理论界对于法律意识形态的认知主要从本体论的层面展开,[1]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来探讨该问题在理论界尚属空白。本文尝试以批判的方法论替换本体研究的视野,分析法律意识形态在分析总体性意识形态批判前提发生历史性转换的条件下,法律意识形态批判存在的可能和必要,由此揭示法律意识形态批判系统的生成,进而密切法律意识形态批判与法治发展之间的复杂关联。

  • 标签: 意识形态批判 法律意识形态 方法论 基础理论 本体研究 法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