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痉挛性发声障碍(spasmodic dysphonia,SD)是一种由局灶性喉肌张力障碍引起的发声困难,以不规则和非控制性的发声中断为特征性表现,伴有发声费力。有报道其患病率约为1/100 000,中年女性多见,我国男女性发病性别比为1∶10.3,高发年龄段为30~49岁。根据受累肌群和临床特点,SD可分为3个类型,其中内收型(adductor spasmodic dysphonia,AdSD)最常见,约占SD患者的80%,外展型(abductor spasmodic dysphonia,AbSD)和混合型(mixed spasmodic dysphonia,MSD)较少见。目前,对S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上,而对病理生理学的探索相对有限,临床诊断也因缺乏标准而具有挑战性,通常需要喉科医师、言语病理师及神经科医师的多学科合作。
简介:摘要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创刊66年与即将编委会换届之际,现任总编辑对杂志的辉煌历史、历代编委会与编辑部的甘于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行了简要总结与回顾。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并对本杂志能再创辉煌寄以厚望。
简介:摘要2020年9月27日,“疫情后呼吸学科建设呼吸介入专家研讨会”系列会议第二次会议在线上召开。此次研讨会以呼吸内镜介入下肺癌的诊断与治疗为出发点,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共同交流经验,探讨呼吸介入对肺癌诊疗的常规技术要点与最新技术进展。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依托网络会议直播,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个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的交流平台。
简介:摘要报道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治1例4月龄早产婴儿继发性声门下囊肿的诊疗过程。患儿早产、气管插管病史明确,表现为气促、喉喘鸣、呼吸困难加重,电子喉镜及CT检查提示声门下囊肿。全麻诱导时出现插管困难遂紧急行气管切开术,内镜下完整切除多发肿物。术后病理证实为声门下囊肿。术后1个月、5个月复查,患儿均无呼吸困难症状,无声嘶,电子喉镜检查示未见囊肿复发及声门下狭窄。
简介:摘要呼吸治疗是急诊、重症、呼吸与危重症、慢性呼吸疾病和呼吸衰竭患者综合管理的组成部分。随着慢性呼吸疾病负担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大气污染、呼吸道新型传染性疾病高发流行以及危重症患者数量增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呼吸系统和危重症疾病防治体系的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呼吸治疗学科的发展旨在改善和满足患者高质量呼吸治疗需求,降低呼吸系统疾病与危重疾病负担。本文主要介绍了呼吸治疗的工作职责和制度、组织结构和绩效考核以及质量控制。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以睡眠期反复出现上气道完全或者不全塌陷为特征。现代医学对OSA发病机制的认知源于睡眠期上气道开放与关闭两种力量的平衡理论;目前认为,基于解剖和非解剖因素参与的发病机制模型,即PALM模型,包括临界闭合压(Pcrit,P)、低觉醒阈值(arousal threshold,A)、高环路增益(loop gain,L)和上气道肌肉反应性(muscle responsiveness,M)。本文回顾OSA发病机制探究的历史沿革,详细论述PALM模型的相关内容。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流行告诫我们必须关注病毒源性的呼吸道感染,特别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正视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感染的严峻性的同时应关注非典型微生物及其感染。我国儿童哮喘的诊断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应从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注意环境对哮喘发病的影响以及合理使用现有的哮喘治疗药物等诸多方面提高儿童哮喘的防治水平。
简介:摘要由于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未考虑儿科特点,2015年儿科急性肺损伤委员会发布了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RDS)的诊断标准。随后研究显示PARDS诊断标准更适合于儿科临床实践,能更早更多地识别诊断PARDS,并有一定的预后判断作用。本文就PARDS诊断标准在临床使用情况、PARDS发病率和病死率等流行病学变化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平衡、步行、呼吸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包括核心肌群控制训练、放松训练、全身大关节活动训练、姿势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及面部肌肉控制训练等,每周训练3次,每次持续60 min,共训练2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包括腹式呼吸训练(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约为1∶2,每组进行15个腹式呼吸,分3组进行,每组结束后休息2 min后再进行下一组训练,每日45个腹式呼吸)和吸气肌训练(每组进行10次最大吸气与呼气训练,共3组,每组结束后休息2 min后再进行下一组训练,每日训练30次),每周训练5 d,共训练2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后,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 Ⅲ)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MT)步行距离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对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ADL能力进行评定,并评估所有患者的呼吸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结果治疗12周时,2组患者的UPDRS Ⅲ、BBS、6MWT、MBI及FEV1、FVC、FEV1%[治疗组(25.82±0.62)分、(43.16±0.91)分、(324.54±88.51)m、(62.55±2.79)分及(1.96±0.62)L/s、(2.81±0.59)L、(71.83±9.12)%;对照组(27.33±0.68)分、(41.77±0.61)分、(297.34±90.12)m、(60.14±2.71)分及(1.71±0.53)L/s、(2.69±0.62)L、(69.38±8.89)%]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亦均较组内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治疗组的UPDRS Ⅲ、BBS、6MWT、MBI[(19.22±0.39)分、(46.27±0.82)分、(350.12±87.73)m、(70.29±3.01)分]及FEV1、FVC和FEV1% [(2.35±0.64)L/s、(3.17±0.63)L、(75.41±8.29)%]均较对照组同时间点[(24.91±0.72)分、( 43.62±0.74)分、(316.62±91.32)m、(65.42±2.92)分及(1.92±0.59)L/s、(2.97±0.59)L、(71.24±9.03)%]改善更为明显(P<0.05),且与组内治疗12周时相比亦有进一步改善。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呼吸功能,提高患者ADL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盲肠结扎穿刺(CLP)和脂多糖(LPS)联合诱导建立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的可能性,探讨其意义和理论依据。方法将17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4只。(1)CLP组;(2)尾静脉注射2 mg/kg LPS(LPS组);(3)CLP和尾静脉注射2 mg/kg LPS联合诱导(CLP+LPS组);(4)假手术后尾静脉注射2 ml/kg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分为4个亚组,分别在4、12、24、48 h检测大鼠呼吸频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多形核白细胞百分比、总蛋白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测定肺湿干重比,对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呼吸频率、总蛋白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总数、多形核白细胞百分比、IL-6水平在4 h时LPS组和CLP+LPS组升高(P值均<0.05),CLP组在12 h升高(P值均<0.05),24 h时CLP组和CLP+LPS组升高(P值均<0.05),而LPS组趋于恢复。在所有时间点,CLP+LPS组的呼吸频率和IL-6水平升高(P值均<0.05)。病理形态学和透射电镜观察到24 h CLP+LPS组炎性反应、肺泡细胞损伤最为严重。结论CLP和LPS联合诱导建立的大鼠模型与单独的CLP和LPS模型相比,肺损伤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在临床表现和肺损伤方面更接近ARDS的诊断标准,是一种较理想的ARDS模型。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在各种有害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膈肌疲劳、衰弱和收缩力下降等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训练能够延缓膈肌萎缩和增强收缩功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和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第21届世界支气管和介入呼吸病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8届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研讨会于2020年11月19—22日成功举办,会议主要以线上形式举行,并在北京设立了线下分会场。此次会议的主题是“New Land,New Scope”。本次会议创造了世界支气管和介入呼吸病学联盟一个新的里程碑,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介入呼吸病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情况,为本地区腺病毒感染的诊断、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住院的呼吸道感染病例样本775例,通过FilmArray检测84例为腺病毒感染。结果775例病例中检出84例腺病毒感染,阳性率10.8%。腺病毒感染全年散发,流行高峰为冬春夏季,尤其是冬季检出率20.8%,1月份检出率最高32.2%。发病年龄以6个月~2岁为主(占47.7%)。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91.7%)、咳嗽(96.4%)、喘息(48.8%)、气促(14.2%)。15例(17.9%)伴有基础疾病,其中伴先天性心脏病最多(9例,10.7%)。混合感染53例(63.1%),合并人鼻病毒/肠病毒比例最高(21例,25.0%)。诊断上呼吸道感染5例,支气管炎3例,肺炎76例,其中轻症肺炎55例,重症肺炎2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8.3 d。混合感染组住院天数、喘息例数、重症病例数明显高于单一感染组(P<0.05)。重症组住院天数、喘息症状、肺外症状、存在基础疾病、混合感染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病毒感染好发于6个月~2岁儿童,冬春夏季高发,1月份为感染高峰。临床表现以高热、咳嗽、喘息为主。有基础疾病、喘息症状、肺外症状、混合感染的患儿更易进展为重症。FilmArray检测系统可以快速、准确检测病原,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