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化扶正辅助西医常规化疗对原发性肝癌脾虚证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细胞免疫及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3月-2021年3月本院85例原发性肝癌脾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健脾化扶正。2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流式细胞仪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及凝血因子Ⅶ(CFⅦ),记录治疗期间化疗毒副作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为78.57%(33/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P=0.047)。治疗后,观察组胁痛、痞块、神疲乏力、黄疸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60、2.64、2.85、2.91、3.79,P<0.01);CD4+[(37.68±3.72)%比(35.92±3.61)%,t=2.21]水平及CD4+/CD8+[(1.44±0.22)比(1.31±0.23),t=2.66]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CD8+[(26.20±2.72)%比(27.44±2.16)%,t=2.3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g[(3.11±0.85)g/L比(2.74±0.72)g/L,t=2.16]、CFⅦ[(1.76±0.44)mg/L比(1.58±0.37)mg/L,t=2.04]高于对照组(P<0.05);PT[(14.65±2.72)s比(15.91±3.03)s,t=2.0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为11.63%(5/43)、对照组为30.95%(13/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P=0.029)。结论健脾化扶正辅助西医常规化疗可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和凝血纤溶功能的恢复,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健脾化积扶正汤 化学疗法 细胞免疫 凝血纤溶功能 药物相关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健脾扶正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0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西医治疗;研究组:健脾扶正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疲倦、疼痛、便秘、失眠、食欲下降、腹泻)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两肋胀痛(3.8±0.5)分、腹胀(4.5±0.5)分、嗳气纳呆(4.6±0.5)分、乏力(4.3±0.6)分、失眠(4.4±0.7)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1±0.9)分、(5.6±0.8)分、(5.1±0.9)分、(5.4±0.5)分、(5.4±0.8)分],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0%(87/100),高于对照组的73.0%(73/100),(P<0.05);治疗后,研究组ALT为(45.6±0.4)U/L、AST为(35.8±0.5)U/L、TBIL为(60.1±0.9)μmol/L,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3.7±0.5)U/L、(58.6±0.4)U/L、(74.6±0.7)μmol/L],均 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健脾扶正治疗,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可改善肝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健脾扶正汤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肾瘀活血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临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9.67±8.52)岁;试验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9.53±8.67)岁。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氯沙坦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瘀活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指标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升高[93.75%(45/48)比79.17%(3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P=0.037);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89.46±10.34)μmol/L比(125.35±14.18)μmol/L、(3.27±0.52)mmol/L比(6.58±0.75)mmol/L、(0.76±0.12)g/24 h比(1.45±0.27)g/24 h、(1.51±0.35)mmol/L比(2.13±0.37)mmol/L、(4.83±0.57)mmol/L比(6.76±0.75)mmol/L、(1.72±0.24)mmol/L比(3.15±0.4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的GFR、H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91.18±6.16)ml/(min·1.73 m2)比(75.35±9.74)ml/(min·1.73 m2)、(1.48±0.25)mmol/L比(1.16±0.2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补肾瘀活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调节血脂水平,且疗效显著。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补肾祛瘀活血汤 肾功能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湿治疗湿疹对患者EASI积分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诊治的湿疹患者中,随机筛选出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2例)。两组均外用地奈德乳膏,2次/d,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1次/d,1次/片,观察组行健脾湿治疗,内服1剂/d,分2次服用,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评价两组总有效率,并对比治疗前后EASI(严重程度)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及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96.30%(52/54)比82.69%(43/52)](P<0.05)。治疗前,两组EASI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EASI评分[(3.42±1.12)比(5.84±1.87)]、VAS评分[(1.72±0.63)比(3.95±1.07)]均明显更低(均P<0.05)。治疗前,两组IL-4、IL-5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4个疗程,观察组IL-4减少量、IL-5减少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健脾湿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改善免疫状态,有利于预后。

  • 标签: 湿疹 健脾祛湿汤 EASI VAS IL-4 IL-5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扶正抗癌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NP化疗治疗(对照组)及扶正抗癌联合NP化疗(N为长春瑞滨,P为顺铂),治疗(观察组)各6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均以21 d为一周期,比较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并记录其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随访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总控制率(91.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均<0.05),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及1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NP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扶正抗癌可有效改善NSCLC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有利于生存率的提高。

  • 标签: 扶正抗癌汤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医化疗结合益气扶正解毒+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院内收治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5.17±2.24)岁;研究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55.44±2.37)岁。两组均予以同种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联合应用益气扶正解毒+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主证、次证积分,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CA125、CA199、甲胎蛋白(AFP)等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CD3+、CD4+、CD8+等免疫指标,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主证胃脘疼痛、食少纳差积分,次证气短乏力、精神萎靡积分分别为(1.21±0.36)分、(1.04±0.27)分、(1.13±0.45)分、(1.25±0.33)分,均低于对照组[(1.96±0.44)分、(1.88±0.62)分、(2.02±0.17)分、(2.29±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05、7.349、10.946、11.690,均P<0.05)。研究组CEA水平、CA724水平、CA125水平、CA199水平、AFP水平分别为(3.12±0.45)μg/ml、(6.63±0.24)U/ml、(30.21±1.14)U/ml、(32.14±1.15)IU/ml、(20.12±2.23)mg/L,均低于对照组[(5.41±0.26)μg/ml、(8.92±0.71)U/ml、(32.47±1.36)U/ml、(34.24±1.36)IU/ml、(23.25±2.7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68、18.077、7.534、6.976、5.219,均P<0.05);研究组CD3+、CD4+、CD8+、ORR、D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3、11.144、8.822,χ2=7.198、9.181,均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5/35),略高于对照组[11.43%(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5,P>0.05)。结论将益气扶正解毒+足三里穴位注射等中医疗法与西医化疗相结合,可促进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症候、体征改善,对降低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病情进展均有积极意义,此中西结合疗法未明显增强不良反应,安全性尚可。

  • 标签: 晚期胃癌 西医化学治疗 益气扶正解毒汤 足三里穴位注射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痂法在血液透析扣眼穿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行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体对照研究,患者在改良前3个月进行常规痂法,后3个月进行改良痂法。对比改良前、后痂时间、痂疼痛感、痂难易程度、感染的发生率和痂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改良前、后患者均无感染发生。痂时间、痂疼痛感、痂难易程度、痂满意度在改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痂法能明显减少患者痂时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的操作时间,深受患者及护士的好评。

  • 标签: 扣眼穿刺 改良祛痂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扶正逐瘀泻火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瘀毒互结证患者疗效及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3月-2020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与邵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AP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扶正逐瘀泻火。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8、TNF-α及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 I2,PGI2)、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水平,比较2组腹痛、腹胀、发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对照组为84.0%(4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4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07、7.06、11.47、10.30,P值均<0.01),腹痛、腹胀、发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52、4.90、6.27、6.55、7.12,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30.15±7.04)μg/L比(42.37±8.29)μg/L,t=7.95]、IL-8[(39.36±8.11)μg/L比(50.36±10.47)μg/L,t=5.87]、TNF-α[(106.28±21.04)μg/L比(153.45±30.23)μg/L,t=9.0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XA2[(223.68±40.15)ng/L比(257.11±50.32)ng/L,t=3.67]、PAF[(74.86±15.37)ng/L比(85.53±15.26)ng/L,t=3.4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GI2[(91.43±17.45)ng/L比(76.49±15.13)ng/L,t=4.5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正逐瘀泻火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AP瘀毒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液微循环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胰腺炎 痰瘀互结证 扶正逐瘀泻火汤 促炎性细胞因子 微循环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方剂扶正消癥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胶州市人民医院中医内科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男47例,女33例,年龄(61.35±2.60)岁,年龄范围为50~76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经典方案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经典方案组给予经典FOLFOX6方案化学治疗,联合治疗组在经典方案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扶正消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癌抗原199(CA 199)]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率[75.0%(30/40)]显著优于经典方案组[52.5%(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脘灼热[(3.58±0.66)分、(2.41±0.54)分]、口燥咽干[(2.56±0.85)分、(1.35±0.47)分]、精神萎靡[(3.25±1.13)分、(2.09±0.88)分]、气短乏力[(2.77±1.28)分、(1.30±0.86)分]评分低于治疗前[(5.23±0.98)分、(5.30±1.15)分,(4.10±1.25)分、(4.08±1.33)分,(3.86±1.08)分、(3.80±1.13)分,(4.39±1.30)分、(4.42±1.25)分],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胃脘灼热、口燥咽干、精神萎靡、气短乏力评分显著低于经典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A 199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剂扶正消癥治疗胃癌患者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中药方剂 扶正消癥汤 胃癌 中医证候积分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脘腹结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临床疗效,探讨对胃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脾胃病科106例CA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口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脘腹。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新悉尼系统直观模拟评分法进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评分;采用ELISA法测定胃泌素17 (G-17)、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计算PGⅠ/Ⅱ比值,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1/53)、对照组为79.2%(42/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4,P<0.01)。观察组治疗后胃脘隐痛、饱胀、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纳呆、四肢倦怠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788、3.632、3.816、1.590、2.183、2.103,P值均<0.05),黏膜慢性炎症反应、炎症活动度、萎缩程度、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983、2.106、3.773、1.922、3.095,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17[(14.47±3.06)pmol/L比(10.67±2.47)pmol/L,t=10.510]、PGⅠ [(130.31±14.79)μg/L比(102.36± 12.63)μg/L,t=8.178]水平及PGⅠ/Ⅱ比值[(10.45±0.48)比(9.17±0.72),t=2.104]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脘腹结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可有效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G-17、PGⅠ、PGⅡ水平及PGⅠ/Ⅱ比值,促进胃黏膜修复。

  • 标签: 胃炎,萎缩性 胃黏膜 脘腹祛痛汤 埃索美拉唑 胃蛋白酶原A 胃蛋白酶原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扶正培元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NSCLC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30例。联合组给予扶正培元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NP化疗方案治疗。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血清因子(IFN-γ、TGF-β、IL-10)、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治疗2个疗程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FN-γ、TGF-β、IL-10、CEA、NSE水平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个疗程内,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培元联合N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还可起到显著抗癌功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扶正培元汤 NP化疗 NSCLC 血清IFN-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拟养阴益气结合火针及刺络放血治疗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2月-2021年2月本院120例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患者采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火针及刺血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养阴益气,2组均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L-6、IL-17、IL-37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54/60)、对照组为70.0%(42/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P=0.006)。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6、IL-17、IL-37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0.94、9.73、14.84,P值均<0.001);灼热、丘疹脓疱、瘙痒、干燥、红斑、毛细血管扩张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8、14.69、10.35、15.83、13.44、14.37、23.13,P值均<0.001)。2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养阴益气结合火针及刺络放血可缓解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痤疮样疹 酒渣鼻 肺胃热盛证 自拟养阴益气祛邪汤 火针疗法 放血疗法(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拟温肺瘀化痰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本院COPD急性发作患者1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自拟温肺瘀化痰治疗。2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检测FVC、FEV1及FEV1/FV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8、CRP;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5%(46/52)、对照组为70.6%(36/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7,P=0.024)。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评分[(7.3±0.9)分比(12.9±1.2)分,t=27.979]低于对照组(P<0.01);FVC[(2.69±0.35)L比(2.12±0.24)L,t=9.621]、FEV1[(1.58±0.22)L比(1.13±0.18)L,t=11.349]、FEV1/FVC[(0.59±0.07)比(0.53±0.08),t=4.053]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L-8[(51.48±6.27)ng/L比(69.27±7.32)ng/L,t=13.255]、CRP[(2.12±0.46)mg/L比(3.51±0.53)mg/L,t=14.223]、TNF-α[(41.38±6.22)ng/L比(52.24±7.29)ng/L,t=8.13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6/51)、研究组为15.4%(8/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1,P=0.571)。结论自拟温肺瘀化痰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急性病 温肺祛瘀化痰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容联合阿拓莫兰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及对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郸城县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均采用阿拓莫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容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89%(P<0.05);观察组SIL-2R与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黄褐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相较于阿拓莫兰的单独使用,美容与阿拓莫兰的联合应用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佳,在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降低了诸多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对角质形成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美容祛斑汤 阿拓莫兰 黄褐斑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肾包膜下脓(RSA)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机制不明,CT为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本文报道2例RSA患者,1例及时予清创引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例拒绝行清创引流,病情加重而死亡。该病发病急,进展快,充分的清创、引流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包膜下积脓 泌尿系感染
  • 作者: 王川 厉媛 刘稳 李轩毅 乔月华 戴春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徐州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徐州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徐州 221000 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听力中心,徐州 221000 江苏省人工听觉工程实验室,徐州 221000,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科和颅底外科,上海 200031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因头部外伤后出现平衡不稳及听力障碍,并且在影像学表现为内耳部分区域出现迷路气的患者。例1:患儿女,3岁,因“车祸伤后出现平衡不稳,无法直立4 h”入院。颞骨高分辨CT提示:右侧颞骨岩部横行骨折;内耳中见气泡影,考虑为颞骨骨折伴前庭内积气;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示双耳听力正常。给予抗感染、激素、营养神经等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儿的平衡不稳消失,听力无明显下降。例2:患者男,45岁,因“车祸伤后出现右耳聋、耳鸣、面瘫伴平衡不稳1周”来我院就诊。颞骨高分辨CT提示:颞骨骨折伴外半规管气;内听道及面神经迷路段周围少许气;纯音测听示右耳110 dB,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2个月后随访复查,患者外半规管气仍存在,患者右耳仍为极重度耳聋,平衡不稳感无明显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呈现发病率高、上升快的趋势。SAP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同时也增加卒中后的死亡率,SAP的有效预防成为新的关注点。目前SA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免疫抑制、误吸、吞咽障碍、糖尿病、心房颤动及是否机械通气等都是SAP的危险因素。免疫抑制是其中重要的危险因素,现代研究证实,卒中后急性期内,机体确实发生一系列的免疫抑制状态改变,患者易感性增加。中医学认为脑卒中的发生以"正虚"为因,卒中后仍是"气虚"不能"卫外",邪袭肺腑,发为SAP。玉屏风散作为扶正固表的代表方剂,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具有增强免疫,恢复免疫器官功能的作用。从多角度探讨应用玉屏风散预防SAP的合理性。

  • 标签: 卒中 肺炎 抑制因子,免疫 扶正解表 玉屏风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升陷袪瘀联合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升陷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相关血脂指标、血压变异性的改善程度,以观察瘀升陷治疗气陷血瘀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SBP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DBP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BP及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均明显下降(P<0.05),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4 h SSD、dSSD、nSSD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24 h DSD、dDSD、nDSD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陷治疗气陷血瘀型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压变异性及血脂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升陷祛瘀汤 血压变异性 血脂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