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型和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CCF)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CCFs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主要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对直接型与间接型CCFs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31例CCFs患者,29例(93.5%)伴有眼部症状,以结膜充血水肿(24例,77.4%)、眼球突出(19例,61.3%)和眼眶杂音(18例,58.1%)最多见。直接型CCFs组23例(74.2%),间接型CCFs组8例(25.8%),前者多有头颅外伤史(78.2%对12.5%;P=0.002)、流量更大(高流量CCFs:100%对37.5%;P<0.001)、更易引起眼眶杂音(69.6%对25.0%;P=0.043)。血管内栓塞治疗安全有效,EVAL胶联合弹簧圈栓塞(18例,66.7%)和单纯可脱式球囊栓塞(6例,22.2%)为常用的血管内栓塞方式。结论CCFs以眼部表现最为突出。直接型CCFs更多见,通常有头颅外伤史,临床和影像学征象更典型。介入栓塞是CCF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海绵窦蝶窦假性动脉瘤临床上相对少见,由于其易并发致死性鼻衄或重症脑血管病,病情凶险,应及时诊治。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TCCF 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可选经动脉与经静脉两种。血管内治疗入路应首选患侧颈内动脉通路,由于瘘口部位的复杂性,部分患者微导丝未能从颈内动脉入路通过瘘口,故只能选择静脉入路。静脉入路的路径较长而迂曲,且可能需要多通道,对技术要求较高。笔者报告1例TCCF合并海绵窦蝶窦假性动脉瘤患者,探讨经颈内静脉、面静脉、眼静脉联合入路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闭合及假性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疗效。
简介:摘要海绵窦区结构复杂,诸多神经及重要血管穿行其中,累及此处的肿瘤治疗方式包括硬膜内入路、硬膜外入路和内镜经鼻入路。本综述围绕内镜经鼻入路,就海绵窦区肿瘤的种类、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等进行介绍。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光纤内镜观察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中黏骨膜的状态,为临床医师对于上颌窦黏骨膜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瑞城口腔医院种植外科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的66例患者(72侧上颌窦),其中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龄(56.2±11.5)岁(26~80岁)。术中使用光纤内镜对上颌窦黏骨膜的状态进行观察并分类。结果本组72侧上颌窦术中黏骨膜状态可分为以下4类,①Ⅰ类,占25%(18/72),骨膜完整,黏骨膜无损伤;②Ⅱ类,占39%(28/72),骨膜损伤,固有层未暴露;③Ⅲ类,占6%(4/72),骨膜破裂,固有层和上皮层暴露;④Ⅳ类,占31%(22/72),黏骨膜穿孔,骨膜层、固有层和上皮层均破裂。结论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中上颌窦黏骨膜的状态可分为4类,对Ⅱ类及Ⅲ类黏骨膜状态应加以保护,避免发展为黏骨膜穿孔而产生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光纤内镜作为临床辅助检查手段,可提高术者对上颌窦底黏骨膜状态的把控,辅助黏骨膜剥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肿瘤显微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87例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海绵窦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海绵窦区常见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随访方式包括门诊及电话随访,随访结果以KP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肿瘤切除率:57例(65.5%)全切除,14例(16.1%)次全切除,16例(18.4%)大部分切除;住院时间14~98 d,平均29 d;并发症:脑神经受损30例,脑干受损2例,术后出血4例,脑脊液漏5例,感染4例,垂体受损1例,死亡1例;预后及随访:术后1个月KPS评分超过60分68例,超过80分66例。术后3个月KPS评分超过70分74例,超过80分72例。术后12个月KPS评分超过80分78例。随访6~120个月期间死亡3例;6例未全切除脑膜瘤术后1~6年复发,4例未全切除神经鞘瘤术后1~8年复发,2例垂体瘤腺瘤术后13个月及16个月复发,均再次手术治疗后随访无复发。2例软骨肉瘤、3例脊索瘤、3例生殖细胞瘤术后予以放射治疗,随访期间病灶未进展。其余病例随访期间肿瘤无进展或复发。结论海绵窦区肿瘤手术困难,术后并发症较多;合理的术前规划和手术入路,以及具备精准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预后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患者岩下窦(IPS)的DSA图像,探讨其对血管内治疗CCF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血管内治疗的76例CCF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过程及全脑DSA图像。依据Barrow分型将患者分为直接CCF组(52例)、间接CCF组(24例)。比较2组患者患侧IPS的显影情况,比较IPS全程显影患者中直接CCF、间接CCF患者IPS汇入颈内静脉(IJV)的位置,分析经IPS行血管内治疗CCF的疗效。结果间接CCF组患者中IPS显影不良者所占比例(45.8%,11/24)明显高于直接CCF组(17.3%,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全程显影的56例CCF患者中,除1例患者IPS直接汇入椎静脉丛(VVP)而与IJV无连接外,直接CCF组、间接CCF组患者中IPS颅内汇入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间接CCF患者均首选经IPS栓塞,其中13例IPS全程显影者超选时均比较顺利(开通率为100%),微导管到位耗时较短(平均32 min);11例IPS显影不良的患者术中使用泥鳅导丝引导以及微导丝成袢技术成功开通5例(开通率为45%),微导管到位耗时较长(平均69 min)。结论间接CCF有较高的IPS闭塞率,造影侧位及3D成像可见IPS与颈内动脉岩骨段呈近似平行关系,掌握IPS的走行及其末端汇入IJV的位置关系,对于经静脉途径将微导管通过显影不良的IPS进入海绵窦进行介入栓塞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简介:摘要多学科合作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特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绵窦综合征病因比较复杂,治疗比较困难。现报道多学科合作成功诊治海绵窦综合征患者1例,希望以此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系统性综述,回顾性分析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利用PubMed、Embase检索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章标题、摘要、全文阅读后筛选文献15篇,共收集155例患者资料,平均肿瘤体积14.7 cm3,无症状患者22例,有症状患者133例,其中39例患者有动眼神经麻痹,外展神经和视神经损伤患者分别有31例和28例。利用SPSS对文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33例有症状患者经过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20例症状消失,97例症状改善,其余14例患者情况稳定。影像学结果显示肿瘤消失患者9例,明显缩小101例,部分缩小27例,无变化13例。除2例患者外,其余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统计学结果显示患者不同症状缓解情况患者肿瘤体积及边缘剂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影像学变化不同患者的肿瘤体积及边缘剂量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手术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组患者(96.8% vs 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7,P<0.001)。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腺样囊性癌(ACC)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唾液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向颅内侵犯的ACC则更加罕见。由于其侵袭性强,易于复发和转移,且包绕颅内血管、神经,手术全切除非常困难。本文报道了4例侵犯颅内海绵窦和眼眶的ACC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学诊断。4例患者中,3例行开颅手术,1例行神经内镜经鼻蝶、经翼突入路;3例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放射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27.5个月,均未见复发。
简介:摘要1例老年女性因视物重影5个月就诊眼科。眼部检查右眼外转受限,视野示双眼上象限同向非一致性局部视野缺损,头部核磁共振平扫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右侧海马后部异常信号。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大动脉瘤,右侧展神经麻痹。行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后动脉瘤栓塞完全。经详细定位诊断后发现患者视野缺损为视放射Meyer襻受损所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62-864)
简介:摘要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蝶窦内巨大假性动脉瘤的报道并不多见。2018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因颅底骨折而导致TCCF合并蝶窦内巨大假性动脉瘤的患者,采用球囊辅助弹簧圈和Onyx胶,经颈内动脉-海绵窦和颈内静脉-岩下窦联合途径将病灶完全栓塞,术后随访1年,患者预后良好,未见病灶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海绵窦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2020年12月收治的1例原发海绵窦区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63岁女性,行海绵窦病损切除术,病理诊断为DLBCL。行6个疗程R-CHOP方案化疗,并行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再次追加2次利妥昔单抗免疫化疗,脑脊液脱落细胞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未见肿瘤细胞。术后2次复查磁共振成像(MRI)肿瘤未见复发及邻近转移。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未遗留神经功能后遗症。结论原发海绵窦区DLBCL临床罕见,早期明确诊断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不同蛋白表达情况可能提示预后。手术活组织检查、保留重要解剖结构及功能前提下肿瘤全切除并规范化疗及联合鞘内注射局部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并发颈髓周围血管充血罕见,一旦发生,可引起高位脊髓损伤而出现四肢无力症状。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神经外科于2019年3月收治1例外伤性CCF,因长期后路静脉充血导致颈髓病变,患者发生四肢进行性无力以及呼吸困难。患者接受海绵窦内栓塞治疗后,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眼部表现特点、影像学检查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年中18例首诊于我院眼科的颈动脉海绵窦瘘者的眼部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等。18例患者均行介入手术治疗,其中应用可解脱球囊封堵瘘口12例,应用弹簧圈+Onyx胶封堵瘘口3例,覆膜支架隔绝瘘口3例。结果所有病例中最常见的眼部表现为搏动性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运动障碍等。头颅或眼部CT平扫检查所有病例均显示患侧眼球突出,眼上静脉增粗;全部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本组18例(20眼)均行介入手术治疗,其中应用可解脱球囊封堵瘘口12例(14眼),结果10例(12眼)瘘口完全闭塞,发生并发症2例,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应用弹簧圈+Onyx胶封堵瘘口3例(3眼)、覆膜支架隔绝瘘口3例(3眼),瘘口均完全闭塞,无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全部手术患者眼部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时间(12±3.4)个月,无复发病例,颈动脉覆膜支架内未发生狭窄及闭塞。结论对于以突眼及其他相关症状就诊于眼科的患者,应考虑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可能,血管造影是该病诊断的金标准,介入手术治疗对颈动脉海绵窦瘘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