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结核病。早期诊断能明显改善预后,但目前尚缺乏敏感、高效的诊断手段,脑脊液实验室检测对TBM的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就TBM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测方法新进展及尚处于研究阶段的有潜力的脑脊液新诊断标志物进行综述,重点讨论这些诊断方法的优势和局限,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为新诊断方法的研究提供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结核性脑膜炎(TBM)患儿营养风险状况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住院的112例TBM患儿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量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根据评分将患儿分为营养风险组和非营养风险组,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分析两组间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资料差别,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对营养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2例TBM患儿中男55例、女57例。营养风险组62例,非营养风险组50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5.4%(62/112)。营养风险组居住农村的患儿、出现脑神经受损、抽搐、消痩、纳差的症状、确诊时间≥21 d的患儿、脑脊液蛋白量均高于非营养风险组[50例(80.6%)比32例(64.0%)、20例(32.3%)比8例(16.0%)、33例(53.2%)比15例(30.0%)、30例(48.4%)比2例(4.0%)、59例(95.2%)比1例(2.0%),41例(66.1%)比18例(36.0%)、1 406(1 079,2 068)比929(683,1 208)mg/L,χ2=3.91、3.90、6.10、26.72、98.58、10.08,Z=4.35,均P<0.05],营养风险组的血清白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脑脊液糖含量均低于非营养风险组[(36±5)比(41±4)g/L、(110±17)比(122±14)g/L、1.4(1.0,2.0)×109比2.3(1.6,3.8)×109/L、7.8(6.3.10.0)×109 比10.0(8.3,12.8)×109/L、1.0(0.8,1.6)比2.1(1.3,2.5)mmol/L,t=-6.15、-4.22,Z=-4.86、-3.92、-4.16,均P<0.05]。血清白蛋白浓度增高(OR=0.812,95%CI:0.705~0.935,P=0.004)和淋巴细胞计数增加(OR=0.609,95%CI:0.383~0.970,P=0.037)可能降低TBM患儿营养风险;抽搐症状(OR=3.853,95%CI:1.116~13.308,P=0.033)、脑脊液蛋白量增加(OR=1.001,95%CI:1.000~1.002,P=0.015)可能增加TBM患儿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组较非营养风险组的并发症、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患儿均更多[47例(75.8%)比15例(30.0%)、31例(50.0%)比8例(16.0%),χ2=23.50、14.10,均P<0.05],住院时间更长[(27±13)比(18±7)d,t=4.38,P<0.05]。结论TBM患儿的营养风险发生率高,抽搐症状、血清白蛋白浓度、淋巴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量可能影响TBM患儿的营养风险,营养风险组并发症发生率高,经济负担重,有必要对TBM患儿进行尽早进行营养筛查及营养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TBM)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类赫反应(PR)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TB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R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选出PR的影响因素后,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PR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PR对随访≥9个月预后的影响。结果纳入87例TBM,其中31例(35.6%)发生PR,男16例,女15例,中位年龄92个月(8~168个月)。在抗结核治疗中位时间33 d(15~180 d)出现PR,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或复现(22/31例,71.0%),脑脊液(CSF)恶化(25/31例,80.6%)及脑影像恶化(16/31例,51.6%)。单因素分析显示PR与临床分期Ⅱ期、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结核感染检测(T-SPOT)阳性、CSF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基底脑膜强化、中枢神经系统外结核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LDH水平升高及T-SPOT阳性是PR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R与预后无关(P=0.165)。结论TBM患儿抗结核治疗中35.6%发生PR,与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CSF-LDH水平升高、T-SPOT阳性有关,与预后无关。识别PR极其重要,可避免一些临床误区。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乳酸的早期变化,探讨脑脊液乳酸清除率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1月至2021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曼-惠特尼U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乳酸清除率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7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58例存活,17例死亡。存活组年龄为(39.1±20.2)岁,小于死亡组的(58.0±24.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P=0.008);存活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为15.0(10.2,19.0)分,低于死亡组的21.0(19.0,2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1,P<0.001)。存活组乳酸清除率为35.0%(22.2%, 46.6%),高于死亡组的17.7%(14.0%, 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35,P=0.019)。当乳酸清除率>28.1%时,预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存活的灵敏度为65.2%,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46.7%,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结论脑脊液乳酸清除率或许可作为预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实验室检查指标,当乳酸清除率>28.1%时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临床特征和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其临床诊治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60例出院诊断为TBM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年以上患者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两组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60例TBM患者,男性33例(55%),女性27例(45%),年龄15~79(44.5±19.8)岁,30例(50%)合并脑炎,21例(35%)存在结核播散感染,病原学确诊22例(36.7%),其中22.7%(5/22)抗酸染色阳性,36.4%(8/22)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培养阳性,90.9%(20/22)分子生物学阳性。55例患者随访1年以上,中位随访时间52(43,66)个月,预后良好40例(72.7%),预后不良15例(27.3%),死亡11例,病死率20%。高龄(OR=1.06,P=0.048)、低钠血症(OR=0.81,P=0.020)、脑脊液蛋白含量高(OR=3.32,P=0.033)、急性期脑梗死(OR=10.50,P=0.040)、脑积水(OR=8.51,P=0.049)是影响TBM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BM患者病死率高,分子生物学检测可提TBM诊断的敏感度并有效缩短诊断时间。高龄、低钠血症、脑脊液蛋白含量高、急性期脑梗死、脑积水是影响TBM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母婴预后。方法根据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1例及国内外文献报道的34例妊娠期及产褥期颅内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妊娠相关颅内结核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母婴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患者29岁,因"停经25+2周,反复头痛伴发热20 d,精神异常2 d"于2009年12月7日收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入院后症状进一步加重,随后出现脑膜炎刺激征,结合影像学表现高度怀疑结核性脑膜炎,即启动抗结核治疗;患者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治疗过程中因考虑到链霉素对胎儿的致畸作用,决定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四联治疗,最终于孕32周行剖宫产分娩一活婴。产后随访母婴体健。检索1956年至2020年文献报道的34例妊娠期和产褥期颅内结核患者,其临床症状包括头痛28例(82.35%),发热23例(67.65%),呕吐16例(47.06%),颈项强直15例(44.12%),Kernig征阳性6例(17.65%),抽搐8例(23.53%),偏瘫8例(23.53%),嗜睡8例(23.53%),神志不清8例(23.53%),视神经损害7例(20.59%)。在33例(97.06%)有描述孕产妇结局的文献中,经治疗后治愈9例(27.27%),好转17例(51.52%),死亡4例(12.12%),遗留视力损害3例(9.09%),失去随访1例。有25例(73.53%)描述新生儿结局,其中17例(68%)健康,4例(16%)患先天性结核病,4例(16%)死亡。结论妊娠期和产褥期颅内结核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部分病例可伴有抽搐、视神经损害,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治疗方案以抗结核治疗为主;母婴的预后往往与开始抗结核治疗的时机相关,抗结核治疗开始越早,母婴预后越好,反之则越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8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比较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存活与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8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51例存活,33例死亡。死亡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意识障碍发生比例和脑脊液氯化物分别为40(6,123) /μL、39%(13/33)和111(102,118) mmol/L,生存组患者分别为81(40,144) /μL、16%(8/51)和117(112,120) 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513,χ2=2.45,U=509,均P<0.05)。84例患者中,仅有15例患者脑脊液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年龄>60岁、意识障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μL和脑脊液氯化物≤115 mmol/L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死率较高,高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下、脑脊液氯化物减少和意识障碍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医疗机构对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相关诊疗资源的配置情况及对TBM患者的管理现状。方法纳入我国27个省份49家收治TBM的医院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由主要收治TBM的相应科室的管理人员填写,调查时间为2018年9月至12月。根据问卷结果,对这些医院TBM诊治相关临床资源可及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段、抗结核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和相关合并症及并发症监测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结果49家调研医院中,75.5%(37/49)的调研医院每年疑诊TBM不超过50例,85.7%(42/49)的医院病原学确诊的TBM患者不超过20例。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增强磁共振成像、脑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用来诊断及评估TBM的可及率分别为100.00%(49/49)、95.92%(47/49)、91.84%(45/49)、61.22%(30/49)、67.35%(33/49);脑脊液结核培养、脑脊液抗酸染色涂片、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可及率分别为77.55%(38/49)、95.92%(47/49)和83.67%(41/49)。利福平(100.0%,49/49)、异烟肼(100.0%,49/49)、吡嗪酰胺(98.0%,48/49)和乙胺丁醇(95.9%,47/49)是非重症TBM患者常规初始抗结核方案中常用的药物。25家(51.0%)医院抗结核治疗持续时间为18个月,17家(34.7%)为12个月。39家(79.6%)医院将异烟肼+糖皮质激素作为鞘内注射方案。24家(49.0%)医院选择地塞米松治疗,28家(57.1%)医院的糖皮质激素使用持续时间为2个月。32家(65.3%)医院未正式调查低钠血症的潜在病因,最常用的治疗低钠血症的措施为高渗盐水(83.7%,41/49)和口服钠盐治疗(71.4%,35/49)。48家(98.0%)医院最常用的检测颅内压方法为腰椎穿刺。结论调研医院收治的TBM病例呈现来源分散、病原学确诊病例少的特点。TBM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管理均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需要制订规范性诊治方案来提升TBM的管理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LZD)联合左氧氟沙星(LFX)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强化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抗结核强化期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LZD和LFX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对照组分别为68.42%(26/38)、23.68%(9/3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27、5.028,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葡萄糖、蛋白质分别为(30.21±4.16)×106/L、(3.65±0.32)mmol/L、(0.79±0.15)g/L,对照组分别为(54.28±6.42)×106/L、(2.18±0.21)mmol/L、(0.98±0.21)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396、23.675、4.538,均P<0.001);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87.59±4.11)分、(216.94±3.90)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33,P<0.001)。结论LZD联合LFX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强化期治疗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分析其脑脊液代谢特征的改变。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和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区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同时收集已确诊的其他病原感染的非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组有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7.9±16.1)岁;对照组有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4.7±14.8)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对两组患者的脑脊液进行反相色谱正离子、反相色谱负离子和亲水色谱正离子检测,生成代谢指纹图谱,并使用SIMCA软件对其分析,选择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OPLS-DA)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采用OPLS-DA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阈值>1)并结合t-test的P值(P<0.05)来寻找两组患者脑脊液中的差异性代谢物质。结果在两组患者脑脊液中共发现10种差异性代谢物质,它们分别是L-异亮氨酸、L-苯丙氨酸、L-犬尿氨酸、L-蛋氨酸、L-酪氨酸、二甲基甘氨酸、L-丙氨酸、L-苏氨酸、L-组氨酸和L-赖氨酸,且与对照组比较,在结核性脑膜炎组均表达上调。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代谢发生改变,可为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鉴别诊断和分子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二代测序技术应用于脑脊液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2月2日至2018年8月2日于山东省胸科医院就诊的临床怀疑TBM的患者共50例,并跟踪随访其诊疗结局。送检脑脊液标本均进行二代测序,测序所得原始序列与病原微生物数据库进行对比得到最终结果。二代测序结果以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唯一比对序列为阳性,未检测到唯一比对序列为阴性。以符合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涂片阳性、Xpert MTB/RIF检测阳性及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等4项中至少1项即为确诊TBM患者;临床可疑TBM且抗结核治疗有效为临床诊断患者;有其他病原学依据或临床排除TBM者为非TBM患者。分析二代测序在TBM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度。结果确诊为TBM患者22例中Xpert MTB/RIF检测阳性13例,培养阳性6例,结核分枝杆菌核酸PCR检测阳性5例,临床诊断为TBM患者12例,非TBM患者16例。在确诊及临床诊断患者中,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系列20例,敏感性为58.8%(20/34),特异度为100%(16/16)。在确诊患者中,二代测序的敏感性为63.6%(14/22);在同步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Xpert MTB/RIF检测与二代测序的50例标本中,以临床诊断为标准,3种方法的特异度均为100%(16/16);传统方法、Xpert MTB/RIF检测及二代测序的敏感性分别为29.4%(10/34)、38.2(13/24)和58.8(20/34),前两种检测方法与二代测序敏感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χ2 = 8.333、P = 0.013,χ2 = 8.333、P = 0.065)。传统方法与二代测序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达82.4%(28/34)。结论二代测序技术能够较快速地检测脑脊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且其敏感性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作为TBM的早期诊断指标。二代测序联合传统检测方法可提高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