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PVST)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行脾切除的278例肝硬化PH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PVST发生率为38.8%(108/278)。Logistic回归-ROC曲线模型显示,手术时间(AUC=0.651,95% CI:0.585~0.716)、术中输血浆量(AUC=0.615,95% CI:0.546~0.684)、术后脾静脉直径(AUC=0.665,95% CI:0.598~0.731)是影响脾切除术后PVS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输红细胞量(AUC=0.583,95% CI:0.514~0.651)和术后第7天TT水平(AUC=0.634,95% CI:0.568~0.699)是独立保护因素,以上指标对术后PVST都具有一定预测作用,且联合以上指标预测效能更高(AUC=0.783,95% CI:0.727~0.839)。结论对于肝硬化PH患者,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通过围手术期适量输注红细胞和减少血浆输注预防PVST。综合考虑术后脾静脉直径和第7天TT水平因素有助于提高术后PVST的预测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PVT形成对肝硬化并发症及临床表现的影响,探讨PVT的治疗。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住院治疗的肝硬化PVT患者199例设为PVT组,随机抽取同期肝硬化无PVT患者199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PVT形成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对肝硬化PVT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据资料不同用t检验、Z检验、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比较,肝硬化病因、门静脉宽度、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胆碱酯酶(CHE)、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酒精性肝硬化[OR = 3.125(95%可信区间1.414~6.906),P = 0.005]、门静脉增宽[OR = 5.814(95%可信区间2.746~12.307),P < 0.001]是肝硬化PVT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肝硬化PVT形成使患者更易出现白细胞减少[OR = 1.594(95%可信区间1.015~2.502),P = 0.043]和CHE降低[OR = 4.267(95%可信区间2.313~7.869),P < 0.001];PVT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胸水、食管静脉曲张、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住院天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酒精性肝硬化、门静脉增宽是肝硬化PVT形成的影响因素,肝硬化PVT患者更易出现白细胞减少和CHE降低。PVT的形成使肝硬化患者更容易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更容易出现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胸水等临床表现,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由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异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断困难、出血量大、止血困难、预后差、死亡率高,其早期识别和治疗是困扰临床工作的一个难题。本文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异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识别与治疗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由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异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断困难、出血量大、止血困难、预后差、死亡率高,其早期识别和治疗是困扰临床工作的一个难题。本文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异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识别与治疗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选择性脾胃区减断术(SDD-GSR)与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资料,男性102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1岁。其中61例行SDD-GSR纳入SDD-GSR组,73例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由门静脉压力(FPP)、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前和术后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术后并发症等。结果SDD-GSR组手术时间165(110,198)min、术中出血量280(100,650)ml,少于对照组190(135,605)min、895(300,3 5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SDD-GSR组和对照组FPP分别为39(35,44)cmH2O(1 cmH2O=0.098 kPa)和38(34,44)cmH2O,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DD-GSR组术后血小板计数与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DD-GSR组患者术后近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D-GSR组腹腔感染、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比,SDD-GSR具有术中出血少,肝功能改善明显,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球囊闭塞肝静脉造影,观察不同剂量造影剂对肝内静脉-静脉侧支分流(HVVC)检出率的影响,评价HVVC对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与门静脉压力梯度(PPG)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的131例患者,按造影剂剂量分为低剂量组(5 ml)和高剂量组(10 ml)碘对比剂对同一患者进行3支肝静脉造影,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HVPG与PPG的一致性。结果经肝右静脉测量发现门静脉压力(PVP)与肝静脉楔压(WHVP)之间呈正相关(r=0.241,P=0.001),肝中、肝左静脉测量的PVP与WHVP之间则无相关性(均P>0.05)。注射10 ml碘对比剂发现更多的肝内静脉-静脉侧支分流。存在HVVC患者的PPG均值显著高于HVPG均值,HVPG与PPG之间无相关性(均P>0.05)。无HVVC患者的HVPG与PPG之间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肝静脉测压应首选肝右静脉;应用10 ml碘对比剂可以更好地发现HVVC;HVVC可能影响HVPG与PPG的一致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各种病因所致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共68例,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范围18~70岁。根据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将其分为正常组(12例)、轻度组(22例)、中度组(18例)和重度组(16例)。采取瞬时弹性成像检测患者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行腹部彩超观察患者脾脏大小、门静脉内径和腹水等。收集4组患者的LSM、腹水、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度和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情况,并分析LSM与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度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LSM、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的差异。结果随着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加重,患者LSM、腹水、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度均显著增加(均P<0.05);LSM与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64、0.55、0.41,均P<0.05)。56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中,未出血患者32例、单次出血患者8例、多次出血患者16例;随着患者出血次数增加,LSM、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门静脉高压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巨脾切除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6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巨脾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33例。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s)表示,行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蠕动时间、引流量和住院时长方面均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时较开腹组长(P<0.05);(2)腹腔镜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24.2% vs. 54.5%), P<0.05;(3)腹腔镜组术后2周肝功能改善且优于开腹组(P<0.05);(4)术后2周两组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直径、流速及流量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腹腔镜巨脾切除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3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诊治的7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改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 shunt,TIPS),采用直径8 mm Fluency覆膜支架及直径8 mm E-Luminexx裸支架建立分流道,测量支架植入前后的门静脉压力。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未出现操作并发症。门静脉主干压力由TIPS术前的(43.4±3.5)cmH2O(1 cmH2O=0.098 kpa)降至术后的(25.7±3.8)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56,P<0.01)。随访3~41个月,5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5、9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患者于术后13、24、31个月死于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脑病),3例于术后16、21、24个月出现支架闭塞,再行1枚支架成功开通分流道,即时造影显示分流道血流通畅,4例患者支架狭窄>50%,给予球囊扩张等治疗后,支架内血流恢复通畅,余61例患者支架内血流通畅。本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双支架植入TIPS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安全且近、中期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