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优化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方法,培养、纯化及鉴定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探讨单份和混合UCB-MSCs的区别。方法采用四联袋方法和试管方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比较两种方法分离后单个核细胞的回收率、细胞数及红细胞混入量。鉴定UCB-MSCs向神经样细胞横向分化的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析单份组和混合组培养液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符合正态分布并方差齐的,根据数据类型应用参数检验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应用非参数检验中秩和检验。结果试管法和四联袋法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回收率分别为(60.23±6.34)%、(71.92±11.30)%(P<0.05)。试管法和四联袋法分离后单个核细胞(MNC)数量分别为(6.12±1.21)×107、(9.29±3.11)×107个(P<0.05)。混合组的培养液上清中IL-2和IFN-γ含量高于单份组。单份组和混合组的IL-2水平分别为(0.52±0.13)、(1.50±0.23) pg/ml(P<0.05);单份组和混合组IFN-γ水平分别为(43.16±4.75)、(56.07±6.67) pg/ml(P<0.05)。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均为阳性表达。结论采用四联袋方法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回收率和细胞数均高于试管方法,四联袋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是一种高效、高质量和安全的分离方法,UCB-MSCs可以向神经样细胞分化,混合组UCB-MSCs增殖活跃,分泌更多IL-2和IFN-γ细胞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患儿脐带血干细胞移植(UCBT)后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UCBT的143例PID患儿的临床资料。UCBT后100 d内患儿每周进行1~2次血浆CMV-DNA检测,根据结果分为CMV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分析UCBT后100 d内CMV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比较移植1个月后CMV感染患儿与未感染患儿在移植后1个月时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比例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或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CMV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43例患儿中男113例、女30例,移植时年龄为14(8,27)月龄。原发病以慢性肉芽肿病(49例)、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43例)及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29例)为主。CMV感染率为21.7%(31/143),感染的时间为移植后44(31,49)d。复发性CMV感染率为4.2%(6/143),复发性CMV感染与非复发性CMV感染组间首次CMV-DNA的拷贝及治疗过程中的CMV-DNA拷贝峰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2.8(18.3,63.1)×106比22.5(13.2,31.9)×106拷贝/L,Z=-0.95,P=0.340;35.2(20.2,54.6)×106比28.4(24.1,53.5)×106拷贝/L,Z=-0.10,P=0.920]。难治性CMV感染率为4.9%(7/143),难治性CMV感染与非难治性CMV感染组间首次CMV-DNA的拷贝及治疗过程中的CMV-DNA拷贝峰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8(13.1,32.2)×106比25.9(14.2,12.2)×106拷贝/L,Z=-1.04,P=0.299;47.7(27.9,77.6)×106比27.7(19.7,51.8)×106拷贝/L,Z=-1.49,P=0.137]。CMV感染组中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RIC)的使用率、移植前受者CMV抗体阳性率、移植后Ⅱ~Ⅳ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45.2%(14/31)比25.0%(28/112),100%(31/31)比78.6%(88/112),64.5%(20/31)比26.8%(30/112),χ2=4.76、7.98、15.20,均P<0.05]。本组患儿随访31.6(13.2,45.9)个月,CMV感染对患儿的总生存率无影响(χ2=0.02,P=0.843)。难治性CMV感染、非难治性CMV感染及未感染组3组患儿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比95.8%(23/24)比86.6%(97/112),χ2=5.91,P=0.037],而复发性CMV感染、非复发性CMV感染及未感染组3组患儿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比88.0%(22/25)比86.6%(97/112),χ2=0.43,P=0.896]。移植1个月后感染CMV的患儿组在移植后1个月时的CD4+ T细胞绝对计数、比例及IgG水平均显著低于未感染组[124.1(81.5,167.6)×106比175.5(108.3,257.2)×106个/L,0.240(0.164,0.404)比0.376(0.222,0.469),9.3(6.2,14.7)比13.6(10.7,16.4)g/L,Z=-2.48、-2.12、-2.47,均P<0.05],而CD8+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未感染组[0.418(0.281,0.624)比0.249(0.154,0.434),Z=-2.56,P=0.010]。结论PID患儿UCBT后发生CMV感染与RIC方案、发生Ⅱ~Ⅳ级aGVHD及移植前受者CMV抗体阳性有关。UCBT后发生难治性CMV感染的患儿存活率降低。UCBT后应定期进行免疫重建监测,免疫重建延迟患儿可考虑增加CMV-DNA监测频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减低强度预处理非亲缘脐带血干细胞移植(UCBT)治疗CD40配体基因(CD40LG)突变引起的高IgM综合征(HIG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由CD40LG突变引起的3例HIGM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和UCBT治疗的预后。以“CD40配体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40 ligand deficiency”“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1年2月的文献,总结该病的移植供者选择、干细胞来源、预处理方案及预后因素。结果3例男性患儿均以反复呼吸道感染起病,基因检测均为CD40LG突变。3例患儿移植前年龄分别为1.0、1.4及0.5岁,均采用白消安、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的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脐带血干细胞与患儿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度分别为8/10、10/10及9/10。3例患儿在移植后14 d均达到完全供者细胞嵌合,均发生了Ⅰ度皮肤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截至末次随访,3例患儿分别为移植后33、18及18个月,均无病生存。文献检索到中文文献0篇,英文文献24篇。文献报道共258例CD40LG突变的患儿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供者类型以同胞相合供者[30.6%(79/258)]及非亲缘相合供者[40.3%(104/258)]为主,干细胞来源以骨髓[50.8%(131/258)]为主,预处理方案以清髓性预处理[66.7%(172/258)]为主,移植后总体生存率为70.9%(183/258),移植前存在肺损伤、肝脏并发症是影响患儿预后的不良因素。14例UCBT患儿中2例植入失败、2例混合嵌合、3例移植后死亡。结论UCBT治疗CD40LG突变引起的HIGM安全有效,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1岁5月龄患儿以血常规三系减少、反复发热起病,肝脾进行性增大,骨髓病理提示造血细胞减少伴弥漫骨髓纤维化,排除恶性肿瘤等继发性原因,核型正常,无克隆异常,全外显子未检测出致病变异,未发现基因融合,诊断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术后,应用白消安、塞替哌为基础的清髓性预处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4-羟基-3-甲基-2-烯基焦磷酸(HMBPP)和多肽E7对结核患者胸水及脐带血中γδ T细胞分泌白介素6(IL-6)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收集自广州市胸科医院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标本18例,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正常健康产妇脐带血标本17例。使用流式分选技术分选出结核性胸水和脐带血中的γδ T细胞与CD277+CD14+单核-巨噬细胞混合培养,分别用HMBPP或E7刺激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IL-6的γδ T细胞百分率及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CD277+CD14+单核-巨噬细胞百分率;利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中IL-6、PD-L1的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6的含量;用PD-L1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PD-L1的表达以检测PD-L1是否参与分泌IL-6;在分选于结核性胸水和脐带血的共培养细胞中,HMBPP或E7刺激后上述指标在每一时间点对照组和实验组间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其差异,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在结核性胸水和脐带血中,给予HMBPP或E7刺激24 h之后,与对照组相比IL-6+γδ+ T细胞占比显著升高,给予HMBPP或E7刺激12 h之后γδ T细胞中IL-6在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以及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显著上调;在分选于脐带血的共培养细胞中,给予HMBPP或E7刺激,CD277+CD14+单核-巨噬细胞中PD-L1在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3.70±0.33)vs(4.20±0.34)vs 1.00];在沉默PD-L1的表达后,γδ T细胞中IL-6的表达显著降低[(0.53±0.03)vs(0.55±0.01) vs 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MBPP和多肽E7能够促进CD277+CD14+单核-巨噬细胞PD-L1表达上调,后者参与刺激与其共培养的γδ T细胞分泌更多的IL-6,这为γδ T细胞的抗结核免疫机制的研究以及结核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新生儿脐带血中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含量与新生儿出生指标的关联。方法于2015 年2—7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医院招募符合标准的待产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61对孕妇及新生儿。问卷调查孕妇年龄、吸烟、饮酒等人口学信息,并在分娩后采集脐带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测定脐带血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含量,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新生儿体重、身长和出生体重指数的关联。结果161名孕妇年龄为 (30.3±3.0)岁;161名婴儿体重为(3 447.2±413.0)kg,身长为(50.2±1.1)cm,出生体重指数为(26.7±2.2)kg/m3,男婴占51.6%(83名)。脐带血中检出的7种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邻苯二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丁酯、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氧己基)酯、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羧基戊基)酯和邻苯二甲酸乙酯含量分别为(3.50±0.28)、(2.65±0.47)、(4.31±0.55)、(6.26±0.57)、(1.71±0.13)、(1.10±0.09)、(0.47±0.06)ng/ml。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7种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含量与新生儿体重、身长和出生体重指数均无关联(P值均>0.05)。结论北京市新生儿脐带血中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的含量较低,与新生儿体重、身长和出生体重指数无关联。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脐带夹持时间对高胆红素血症风险的影响。方法2014年10月2日至11月21日,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的Paropakar妇产医院招募了540名正常阴道分娩者。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257/270在60s内夹闭脐带,209/270在180s后夹闭脐带。出院时和生后24h测定经皮胆红素。生后4周,通过电话联系了506名母亲,记录了婴儿的健康状况、黄疸病史和治疗情况。结果根据出院时的经皮胆红素,早期夹闭组和延迟夹闭组是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人群。在4周的随访中,早期夹闭组中13/253(5.1%)的患儿出现黄疸,延迟夹闭组17/253(6.7%)的患儿出现黄疸(P=0.57);早期夹闭组3/253(1.2%)的患儿接受治疗,延迟夹闭组1/253(0.4%)的患儿接受治疗(P=0.62)。所有分析均基于治疗的目的。结论与早期夹闭组相比,延迟脐带夹闭与生后第1天高胆红素血症或4周内黄疸风险增加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带过度扭转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脐带过度扭转产妇为观察组,按1∶1的比例选取同期无脐带过度扭转的产妇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分娩方式、围产儿结局,以及脐带过度扭转产妇不同脐带螺旋指数(umbilical coiling index,UCI)[脐带扭转周数/脐带长度(cm)]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1 780例)分娩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均小于对照组[(37.9±3.2)周比(38.4±2.9)周,(3 007±726)g比(3 354±616)g,(48.5±4.3)cm比(49.6±4.1)cm],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脐血pH<7.20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34.9%(622/1 780)比12.9%(230/1 780),1.5%(26/1 780)比0.7%(13/1 780),4.2%(75/1 780)比2.8%(49/1 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I≥0.73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低于UCI<0.73组,脐血pH<7.20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UCI<0.7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过度扭转增加了胎儿缺氧及新生儿窒息风险,对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及身长均有明显影响,UCI越大,对新生儿影响越大。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胎儿脐带溃疡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探讨产前超声对脐带溃疡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3例脐带溃疡胎儿的超声表现;对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国内文献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国外文献通过PubMed数据库检索。采用似然比、校正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脐带病理结果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1)本院3例脐带溃疡胎儿中,2例合并消化道梗阻,1例合并宫内感染;最终2例出生后存活,1例新生儿死亡。产前超声检查脐带及羊膜腔:1例胎儿未发现异常,2例胎儿发现异常。脐带溃疡的超声表现有脐带周围片絮状低回声包绕;动态观察可见"云雾"状高回声从脐带破口处喷射;脐血管裸露,脐带周围"飘带"状回声。(2)国内未检索到脐带溃疡病例报道。国外文献报道脐带溃疡共39例,均合并十二指肠或空肠梗阻,其中胎死宫内占30.8%(12/39),新生儿死亡占28.2%(11/39),存活占41.0%(16/39)。产前超声发现羊膜腔内异常6例,检出率15.4%(6/39),其中3例为脐带实时出血,3例为羊膜腔或脐带周围片状回声、线状回声,此6例均经紧急剖宫产分娩后新生儿存活。66.7%(26/39)胎儿出现血性羊水,35.9%(14/39)胎儿出现心率减慢。未见脐带溃疡位置、溃疡数量及溃疡病理分级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产前超声细致检查脐带及羊膜腔有无异常回声,对脐带溃疡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脐带周围片状、线状回声可能是脐带溃疡的超声表现。产前超声实时发现脐带溃疡出血可以为临床及时处理提供直接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氧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及其细胞外囊泡(EVs)生成的影响,初步阐述其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hUCMSCs,将其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分别在常氧(21%O2)和低氧(5%O2)培养箱中培养,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提取hUCMSCs生成的EV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纳米颗粒示踪分析(NTA)进行鉴定,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Vs膜标志蛋白CD9和CD63表达,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低氧对hUCMSCs表达谱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和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以及磷酸化40×103大小的富含脯氨酸的Akt底物(p-PRAS40)的表达水平。两组间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氧处理hUCMSCs 24 h后,CCK-8结果显示低氧组吸光度值(2.151±0.116)高于常氧组(1.929±0.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9,P<0.05);NTA检测结果显示低氧组EVs颗粒浓度[(13.714±1.704)×109/ml]高于常氧组[(1.271±0.573)×10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10,P<0.05);低氧组EVs蛋白浓度(2.743±1.013)高于常氧组(0.403±0.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1,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氧组EVs的CD9、CD63表达水平(4.092±1.711、1 162.225±573.901)高于常氧组(1±0,t=3.005、3.505,P<0.05)。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有1 429个基因存在显著表达差异,且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相关通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氧组HIF-1α、Akt、p-Akt、p-Akt/Akt,以及p-PRAS40的表达水平(2.593±0.556、1.395±0.044、2.586±0.130、1.953±0.104、2.131±0.572)均高于常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8、4.246、4.059、3.149、2.799,P<0.05)。结论低氧可通过激活HIF-1α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hUCMSCs增殖和EVs生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整脐带挤勒和脐带结扎后挤勒两种方式对早产儿贫血的早期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剖宫产出生的胎龄<34周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完整脐带挤勒组和脐带结扎后挤勒组。对比两组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间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水平、生后7 d内贫血率、输血率、经皮胆红素水平及光疗时间等。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完整脐带挤勒组30例,脐带结扎后挤勒组30例。完整脐带挤勒组入院时、生后7 d、生后14 d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血清铁水平均高于脐带结扎后挤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整脐带挤勒组生后7 d贫血率[3.3%(1/30)比33.3%(10/30)]和输血率均低于脐带结扎后挤勒组[13.3%(4/30)比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经皮胆红素、光疗总时长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红细胞增多症。结论完整脐带挤勒较脐带结扎后挤勒能更有效提高早产儿生后早期体内血红蛋白水平和铁储备,降低了早产儿输血需求及贫血发生率,是预防和减轻早产儿贫血的有效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