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阑尾炎起病的阑尾肿瘤行急诊手术追加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意义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阑尾肿瘤急诊手术后再行补救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对预后进行评价。结果32例患者均以阑尾炎起病,其中30例于外院行单纯阑尾切除术,2例行阑尾及回盲部切除术。术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会诊15例为类癌(类癌组),17例为腺癌、黏液腺癌或者印戒细胞癌(非类癌组),均在本院接受补救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类癌组均未发现有癌残留及淋巴结转移,非类癌组有11例(64.7%)发现癌残留或者淋巴结转移。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0.5(12~156)月,其中类癌组均无复发、转移或死亡;非类癌组有6例出现疾病进展,4例因肿瘤死亡,其5年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分别为67.6%和68.6%。结论对于以阑尾炎起病的阑尾肿瘤行急诊手术后病理结果提示类癌者,追加右半结肠根治术后可获得良好的长期预后。而对于腺癌、黏液腺癌或者印戒细胞癌者,有较高的肿瘤残存或淋巴结转移率,应及早追加右半结肠根治术,以决定最终的病理分期,指导后续辅助治疗,进而提高预后。

  • 标签: 结肠 阑尾肿瘤 右半结肠切除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甲状腺手术追加肌松药物对术中神经监测的影响,为甲状腺手术神经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同一外科医师团队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监测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药物及肌松药物,均由资深麻醉医师完成神经监测气管插管。手术开始后待暴露迷走神经时,采用NIM-Response 3.0神经肌电监测仪监测,以3 mA电流刺激迷走神经,待有持续稳定肌电信号后,A组患者嘱麻醉医师加深麻醉,不追加肌松药物;B组患者开始给予顺式阿曲库铵微量泵持续泵入直至手术结束,其他麻醉药物维持原量。记录两组患者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肌电信号各时间段相应值;术中体动及呛管次数、术中血压、心率波动、苏醒延迟、恶心呕吐及颈部僵硬不适等并发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结果A组患者术中5例出现呛管体动,B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3,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能实时监测神经肌电信号,两组振幅分别为A组(355±125)、(482±136)、(580±156) μV,B组(382±132)、(468±118)、(620±163) 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5、0.326、0.596,P>0.05);B组患者较A组术中心率、血压更加平稳,术后恶心呕吐、颈部僵硬不适感、苏醒延迟等并发症相对较少,分别为A组6、5、2例,B组3、2、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6、1.409、0,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小剂量持续泵入肌松药物对术中神经监测无明显影响,更有利于手术的安全进行及患者术后的康复。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肌松药物 神经监测 顺式阿曲库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结直肠癌非治愈性内镜切除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病理证实结直肠原发性腺癌;(2)内镜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3)限期手术患者。排除标准: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阑尾肿瘤、肛管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及内镜治疗并发穿孔或出血而追加手术的病例。追加外科手术指征:(1)切除标本侧切缘和基底切缘阳性;(2)黏膜下层高度浸润(黏膜下层浸润1 000 μm以上);(3)脉管侵袭阳性;(4)低分化腺癌、未分化癌、黏液腺癌;(5)癌瘤出芽分级G2以上;(6)非完整切除或标本破碎切缘无法评价;(7)病理检查结果不明确,经与患者共同商讨决定手术。根据以上标准,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92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内镜切除肿瘤后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情况,包括追加外科手术指征、病变定位方法、手术术式、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等。结果全组患者男61例(66.3%),女31例(33.7%),年龄(58.2±10.7)岁,体质指数(23.8±3.5)kg/m2。病变位于右半结肠19例、左半结肠37例、直肠36例。内镜治疗采用圈套器电切16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45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31例。追加外科手术的指征包括切缘阳性(22例,23.9%)、黏膜下层高度浸润(9例,9.8%)、脉管侵犯(4例,4.3%)、低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5例,5.4%)、非完整切除或标本破碎切缘无法评价(13例,14.1%)和病理检查结果不明确(52例,56.5%)。内镜治疗至追加外科手术中位间隔时间为16 d。病变采用纳米碳示踪剂定位34例(37.0%),钛夹定位5例(5.4%)。腹腔镜手术74例(80.4%),开腹手术17例(18.5%),1例(1.1%)因为定位钛夹无法探寻,中转开腹。采用经肛局部切除3例(3.3%),肠段切除2例(2.2%),肠癌根治术87例(94.6%)。追加外科手术术后病理示:肿瘤残留5例(5.4%),淋巴结转移8例(8.7%),脉管侵犯1例(1.1%),癌结节1例(1.1%)。术后并发症12例(13.0%),其中4例(4.3%)吻合口漏或吻合口出血,均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全组患者肿瘤病理分期:0~Ⅰ期83例(90.2%),Ⅱ~Ⅳ期患者共9例(9.8%);1例Ⅳ期患者同期行肝转移灶切除,1例Ⅱ期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复查,7例Ⅲ期患者及1例Ⅳ期患者均接受术后化疗。85例(92.4%)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8(P25,P75:8.1,24.3)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外科手术是早期结直肠癌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的补救措施。追加外科手术同样存在并发症风险,需要明确适应证,必要时做好术前定位,确保追加外科手术的安全与疗效。

  • 标签: 结直肠肿瘤,早期 内镜切除 追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追加外科手术的淋巴结转移和残留癌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接受ESD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42例早期胃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为5∶1,平均年龄62岁(32~82岁)。主要研究指标为淋巴结转移风险和残留癌风险,次要研究指标为3年、5年总体生存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和残留癌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45.3,95%CI:3.762~546.250,P=0.003)、侵犯深度(OR:3.965,95%CI:1.1019~15.432,P=0.047)、组织学类型(OR:9.455,95%CI:0.946~94.482,P=0.049)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浸润形式(OR:10.675,95%CI:1.840~61.932,P=0.008)和水平切缘(OR:9.341,95%CI:1.470~59.346,P=0.018)是影响残留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男性,肿瘤侵犯至T1b-SM1,病理类型为未分化型;以及女性,肿瘤侵犯至T1b-SM2,无论病理类型,均出现淋巴结转移。当水平切缘阳性,无论浸润形式如何;以及浸润形式为INF-c,无论水平切缘如何,均出现残留癌。生存分析显示:无淋巴结转移者3年(100%比60%,P<0.001)和5年总体生存率(100%比25%,P<0.001)均优于合并淋巴结转移者;无残留癌者3年(100%比80%)和5年总体生存率(100%比62.5%)显著优于有残留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性别、侵犯深度、组织学类型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浸润形式和水平切缘是影响残留癌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无淋巴结转移和无残留癌的早期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以及残留癌出现的患者。因此,对于早期胃癌患者来说,ESD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部分患者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追加外科手术以期改善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外科手术 淋巴转移 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 补救手术 多因素分析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浅表食管鳞状细胞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追加治疗(放化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9年4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食管鳞状细胞癌ESD治疗,病理证实肿瘤浸润至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的97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按ESD术后是否追加治疗分成追加治疗组(57例)和未追加治疗组(40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分析2组无复发转移生存率差异(使用log-rank检验)。结果追加治疗组中,15例追加食管癌根治术,无一例肿瘤转移,但有1例死于食管癌术后上消化道出血;42例追加放化疗,无一例死亡,但有3例肿瘤转移。未追加治疗组中,有13例出现食管癌局部复发,有2例死于食管癌复发,有1例死于脑卒中。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追加治疗组无复发转移生存率明显高于未追加治疗组(P=0.001)。结论浅表食管鳞状细胞癌ESD术后患者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或放化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黏膜下层浸润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追加治疗
  • 简介:摘要代谢手术可以定义为:基于特定生理机制,为获得健康受益而针对正常器官进行的手术操作。因此,代谢手术具有一些区别于其他手术的特点,即对正常器官操作、强调认知、重视评价健康受益。减重代谢手术是最常见的代谢手术,笔者从上述三个角度浅谈外科医师眼中的减重代谢手术,认为代谢手术本质上是认知手术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何丽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 简介:手术室护理作为一种注意事项非常多,但是不能有一点疏忽的工作,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台手术过程都是由医生、护士、麻醉师及各手术科室配合完成的。手术室护理具有被动性、突发性、流动性、无菌性等特征。手术室受这些特征的影响,工作内容涉及面非常大,病人、护士、医生有很大的流动性,而且工作节奏很快,病患手术过程中会出现突发情况等。手术室作为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场所,不能有任何环节上的疏漏,否则都会对最终的手术质量造成影响,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 标签: 手术;手术室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表现类型,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结直肠,其并发症主要为出血、穿孔、癌变及反复发作引起梗阻。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不同,溃疡性结肠炎是可以通过手术而达到根治的,且手术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率都较低,手术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而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的管理与手术的效果及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外科医生的经验及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集中探讨外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等问题。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手术指征 手术方式 围手术期管理
  • 作者: 刘洪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手术室,重庆400030
  • 简介: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病人安全隐患的环节很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尽管不经常发生,但有潜在发生的可能,我们不能杜绝所有的危险,但应尽量减少发生在病人身上的可能性。围手术期是从护士迎接病人进人病房,到术后切口痊愈出院的这段时间。确保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更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何保证围手术期病人的安全呢?作为护理人员,每日的工作都是与病人打交道,为了保证工作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提高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的健康水平,本文主要讲述围手术期间针对手术病人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 标签: 围手术期;手术室;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血友病相关骨科疾病主要包括关节内出血、慢性滑膜炎、软组织畸形、血友病性假瘤、病理性骨折及跟腱挛缩。血友病相关骨科疾病在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下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但血友病骨科手术不同于常规手术,围手术期凝血因子的替代方案、手术适应证的掌握、术中操作、术后管理、功能训练与康复,以及凝血因子抑制物的检测等均可影响手术效果。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和中国血友病协作组在2016年版《中国血友病骨科手术围术期处理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采用Delphi法问卷调查的形式,制订了《中国血友病骨科手术手术期管理指南》,详细阐述了截骨矫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截肢术等血友病相关骨科手术的适应证、手术原则和注意事项,最终形成17条推荐意见,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进一步规范血友病骨科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

  • 标签: 血友病 围手术期 疾病管理 循证医学 指南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围手术期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备受临床医师尤其是麻醉医师的关注。然而,围手术期脑卒中的识别和诊断较为困难,有效的术前预防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文章就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定义、病因及危险因素、预防、术中管理、诊断和早期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麻醉医师全面认识围手术期脑卒中的概念、了解其发生原因、掌握围手术期预防措施和麻醉管理原则,并对术中和术后可疑脑卒中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围手术期 脑卒中 麻醉,全身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分析不同治疗手段下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的生存获益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比分析2017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住院的40例手术或探查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治疗组)和26例非手术治疗患者(非手术治疗组)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66例恶性肠梗阻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39例,中位年龄56(21~87)岁。手术治疗组出院时可经口进食的比例、可进固体食物的比例、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多于非手术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30 d内死亡患者3例,手术治疗组有1例死于术后吻合口漏伴腹腔感染、1例死于术后肺部感染;非手术治疗组有1例死于肿瘤进展。中位随访5(1~22)个月,手术治疗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中位数为234(7~612)d,长于非手术治疗组89(6~63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手术治疗组的无再梗阻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37(7~456)d,长于非手术治疗组46(6~9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恶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优势。

  • 标签: 肠梗阻,恶性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手术室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以适应眼科专科医院日间手术的大规模开展,并实现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法以患者为中心,以信息驱动流程,建立基于手术安全三级核查模式的围手术期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医疗质量控制、手术安全管理。结果通过以围手术期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在不断优化流程的过程中,实现了手术申请的全覆盖和手术核查的零错误。结论通过手术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眼科专科医院在较少投入的条件下,完成日间手术的流程改造,实现大规模日间手术的开展。

  • 标签: 眼科手术室 日间手术 管理
  • 简介:摘要老年手术患者常合并衰弱,衰弱与老年患者一系列的不良结局(术后谵妄、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等)密切相关。本文就老年手术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及干预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识别老年手术患者的衰弱状态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借鉴,进而提高老年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综述 老年人 衰弱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对我院所收治的HIV感染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时的围手术期防护流程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更加优化的相关策略,由此避免医护人员出现职业暴露情况。方法: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1月,样本对象为八例上述期间的HIV感染手术治疗患者,针对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职业暴露原因进行防护策略的优化。结果: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八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未出现职业暴露情况,体现出当前防护举措的优势价值。与此同时,本研究还针对暴露现象优化应急流程处置教育工作。结论:在HIV感染手术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加强防护意识,应用更加完善的职业防护策略,避免职业暴露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职业防护;职业暴露;HIV感染;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