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长期照护能力评估标准。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实地半结构式访谈等初步建立评估标准,通过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咨询,最终建立了老年人长期照护能力评估标准。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有效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92。确立了包括自理能力和疾病轻重程度2个一级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与社会参与、感知觉与沟通、疾病轻重4个二级指标以及包含了卧位状态、认知功能、意识水平、患病情况等在内的39个三级指标的老年人长期照护能力评估标准。结论建立的老年人长期照护能力评估标准科学、可靠,可为我国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等级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照护者职业吸引力的定义及其内涵。方法采用Walker和Avant概念分析法界定长期照护者职业吸引力的概念。结果长期照护者职业吸引力的属性:(1)一种力量或能力;(2)长期照护职业与在职人员和潜在求职人员之间的相互吸引;(3)吸引潜在求职人员,满足其从业意愿;(4)保留和激励在职长期照护人员,并使其产生职业认同、谋取职业生涯的发展。结论本概念从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护理实践角度出发,结合现阶段长期照护者的特点进行定义。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清晰的概念支持,并为我国养老机构、社区、家庭的长期照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在苏州市推出和试点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并对失能老人提供居家照护的基础上,探究居家照护员在照护情境中的工作体验,了解其困难与问题,探讨其真实感受并分析成因,寻找规律和总结经验,为居家照护员队伍的建设和相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法及半结构访谈法收集9名居家照护员在照护情境中的现场体验资料,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工作负担沉重,激励机制缺乏。照护体验多元化,有成就感和快乐感,但缺乏家属信任和认同。专业培训的需求迫切,期待同伴支持。结论优化居家照护员工作环境,减轻照护负担。提高居家照护员从业待遇,积极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关注居家照护员的情感体验,帮助其适应照顾者角色。规范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提供风险评估工具,提高照护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百岁老人家庭照护者在长期照护过程中的真实身心体验,为缓解照护者压力,减轻社会负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4—6月江苏省如皋市各乡镇百岁老人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百岁老人家庭照护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整理并提炼出主题。结果经过比对分析,百岁老人家庭照护者身心体验共析出3个主题:感恩的心;照护压力多元化;社会支持需进一步完善。结论长期的家庭照护工作给百岁老人家庭照护者生活造成了负性影响,政府、社区及社会工作人员需主动介入,提供多途径支持,减轻家庭照护者的身心压力,提高照护双方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2019年5—12月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180例癌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ACP接受程度调查问卷(ACP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癌症患者ACP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80份,有效问卷173份。173例癌症患者对ACPQ的接受程度得分为(69.10±7.0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居住地、子女情况、宗教信仰、知晓诊断时长、是否为多血质、社会支持度是癌症患者ACP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癌症患者对ACP持接受态度,并愿意进行ACP的讨论,其接受程度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子女情况、宗教信仰、知晓诊断时长、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度等多因素影响。建议推行ACP前应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并有针对性选择人群试行。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泰安市社区老年人长期照护的需求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泰安市3个社区294名老年人,采用自行编制的社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组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总均分为(2.67 ± 0.46)分。需求排前3位的依次是经济需求、慢性病康复需求和尊严需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居住状况、居住地和是否患慢性病是长期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t值为-2.070~2.828,P<0.05)。结论泰安市社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居住状况、居住地、是否患慢性病对长期照护需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政府和医护人员关注社区老年人经济、慢性病康复和尊严需求,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以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和幸福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诊护理人员对缓和医疗照护服务的认知和态度,并探究阻碍或促进急诊发展缓和医疗照护的因素,以期为急诊缓和医疗照护服务的发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3—6月对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的11名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归纳出3个主题,分别为:急诊患者及家属经常陷入决策困境;急诊护理人员对缓和医疗照护的接受程度较高,但在急诊环境中实施存在阻碍因素;急诊缓和医疗照护的实施方法需进一步探究,急诊护理人员对缓和医疗照护培训的参与意愿较高。结论急诊缓和医疗照护需考虑急诊工作环境的特点,探究适宜的实施方法;可增加缓和医疗照护相关培训,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缓和医疗照护素养,为生命受限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效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学生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认知、态度、行为意向现状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4—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广东省3所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实习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行设计的医学生ACP知信行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6份,回收有效问卷274份,有效回收率为99.3%。结果医学生ACP认知调查问卷的平均正确率为48.75%;ACP态度调查问卷的条目均分为(4.00±0.53)分;医学生ACP行为意向调查问卷的条目均分为(3.94±0.5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有无社会兼职经历、是否听说过ACP以及是否接受过ACP的培训或课程是医学生ACP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进入临床实习和是否有过患者死亡的救治经历是医学生ACP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对所学专业态度、是否有过患者死亡的救治经历是医学生ACP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学生对ACP有一定的接受度,但对ACP的知晓率普遍较低。应考虑完善相关教育方法和内容,为医学生在未来临床工作中做好角色适应,提升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以及ACP在临床中的推广做准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外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研究热点,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ACP的开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近年ACP相关文献,利用书目信息数据挖掘系统和图形聚类工具包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2 717篇,提取累计占比50%以上的高频主题词,其中国内主题词35个,国外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89个;国内研究热点包括:ACP和预先指示文化与价值研究、ACP的推行与实施现状、ACP相关研究进展、ACP接受程度调查、医护人员ACP态度及现状;国外研究热点包括:预先指示在ACP中的作用及评估和应用、影响终末患者ACP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代理决策的现状和方法、ACP与安宁疗护、临终选择对护理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ACP的辅助决策方式。结论我国ACP相关研究虽已在探索阶段,但国内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差距,研究形式、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都有待深入,今后研究应结合我国政策及文化背景积极探索ACP发展的新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及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问卷的形式调查197例住院患者及248例患者家属,分析患者和家属对于衰弱状态下进行营养支持、终末期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态度的差异以及制定生前预嘱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住院患者相比,家属听说过ACP/预设医疗指示(ADs)的比例[58.9%(146/248)和41.6%(82/197),χ2=13.070,P=0.000]、谈论过死亡话题的比例[89.9%(223/248)和55.3%(109/197),χ2=69.334,P=0.000]、会考虑制定生前预嘱的比例[88.7%(220/248)和46.7%(92/197),χ2=92.461,P=0.000]、愿意了解自己真实病情的比例[97.2%(241/248)和89.8%(177/197),χ2=10.349,P=0.001]均显著升高。对于留置鼻胃管、进行胃肠造瘘、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态度,家属对于老年人的选择相对于患者本人更加积极(χ2=42.996、11.446、27.704,P=0.000、0.003、0.000),对于终末期高级生命支持的方式(有创呼吸支持、心脏按压及电除颤、肾脏替代),患者本人及家属对于老年人态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1.866、4.337,P=0.752、0.393、0.114),但均提示不同意的比例更高。与患者制定生前预嘱意愿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对ACP/ADs的知晓(OR=0.187,95%CI:0.096~0.366,P=0.000)以及曾经与家人谈论过死亡话题(OR=0.450,95%CI:0.231~0.878,P=0.019)。结论我国老年住院患者中愿意制定生前预嘱的比例偏低,与此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对生前预嘱的知晓以及曾经与家人谈论过死亡话题,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生前预嘱的推广和教育。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晚期乳腺肿瘤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接受程度,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75例晚期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程度调查问卷(ACPQ)、中国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发放7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2份。晚期乳腺肿瘤患者ACPQ总分为(70.60±4.4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丧亲经历、住院经历、知晓疾病诊断时间的患者ACPQ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度是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晚期乳腺肿瘤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程度主要与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有关,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社会支持度的了解和利用,促进患者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