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新生儿前转急救与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危重症新生儿2 083例为观察对象,在接到转运电话后,立即出车接诊,为患儿实施急救与护理,根据患儿疾病类型分为新生儿内科、外科两组。新生儿内科男613例、女420例,新生儿外科男637例、女413例。分析患儿的一般情况、转运结果、意外拔管率、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转运的危重新生儿中,新生儿内科、新生儿外科的性别、通气情况、转运新生儿类型、日龄、转运路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生儿内科转运成功率为100.00%(1 033/1 033)、到后病死率为0.19%(2/1 033)、放弃治疗率为0.29%(3/1 033)、治愈/好转率为99.52%(1 028/1 033),新生儿外科转运成功率为100.00%(1 050/1 050)、到后病死率为0.10%(1/1 050)、放弃治疗率为0.57%(6/1 050)、治愈/好转率为99.33%(1 043/1 05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生儿内科转运过程中意外拔管率、皮肤损伤发生率与新生儿外科[6.87%(71/1 033)比6.19%(65/1 050)、3.19%(33/1 033)比2.86%(30/1 0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危重症新生儿前转过程中开展急救与护理有利于稳定患儿病情,使患儿得到安全转运,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使患儿得到及时救治,改善预后。

  • 标签: 危重症新生儿 院前转运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转运在危重症儿童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危重症儿童转运系统建设。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疾病转运中心通过转运收治PICU的296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96例转运危重症患儿主要来自深圳地区及深圳周边地区共74家医院,辐射半径2.5~365 km,其中164例(55.4%)转运半径为50~200 km,117例(39.5%)转运半径为50 km以内,15例(5.1%)转运半径>200 km。转运患儿中男186例(62.8%),女110例(37.2%)。年龄范围1月龄~16岁(中位数1岁10个月)。所有转运危重症患儿中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152例(51.4%),转运途中发生不良事件4例(1.4%)。需紧急处理的:需吸痰18例(6.1%),球囊通气1例(0.3%),镇静药止痉4例(1.4%),无一例患儿在转运途中死亡。转运病种呈多样化,其中意外伤害103例(34.8%),呼吸系统疾病60例(20.3%),神经系统疾病52例(17.6%),心血管系统疾病24例(8.1%),感染致多脏器功能障碍20例(6.8%),消化系统疾病(含外科疾病)15例(5.1%),传染性疾病11例(3.7%),血液系统疾病5例(1.7%),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各3例(1.0%)。296例危重症患儿均经过我院急诊科绿色通道收入PICU住院治疗,住院后经手术治疗39例(13.2%),主要为颅脑手术29例(9.8%),2例(0.7%)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住院天数1~246 d(中位数12 d),243例(82.1%)治愈或好转出院,27例(9.1%)放弃治疗或转院,26例(8.8%)死亡。结论危重症儿童转运系统在三甲医院尤其是儿科专科三甲医院的建立,有助于解决周边大部分综合性医院儿科医疗设备不齐全和医疗水平受限的问题,有利于更迅速、更积极有效地救治危重症患儿,而持续推广和优化转运系统对实现三级诊疗阶梯建设、保障儿童健康和生存质量极其重要。

  • 标签: 儿童 危重症 院际转运
  • 简介:摘要危重症患儿由于诊疗的需求,常面对极大的转运风险。与成人相比,儿童危重症转运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近年来,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广泛应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儿童急性呼吸和(或)循环衰竭,并在转运救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国内尚无适用于儿童的ECMO转运技术规范或共识指南。依据国内开展经验,并结合国外相关研究,从儿童ECMO转运的各个环节形成本共识,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ECMO转运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直升机转运重症病例的经验,提高重症救护质量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广西航空医学救援培训基地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出诊任务记录单,汇总并分析任务受理及实施情况、疾病谱构成、转运前准备、机上医疗干预等情况。结果①一般资料:共登记直升机转运请求168例,实际转运36例,成功35例,1例在飞机降落阶段发生心搏骤停,持续复苏至入院数小时后死亡。36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50.5(29.8,66.0)岁;平均转运时间(54.95±17.89)min,平均转运距离(205.74±74.68)km。②疾病谱:脑卒中11例(30.55%),创伤7例(19.45%),重症肺炎5例(13.89%),心脏及大血管疾病5例(13.89%),腹部急症5例(13.89%),其他疾病3例(8.33%)。③疾病严重程度:根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31例(占86.11%)为重症患者(≥15分);根据Hamilton早期预警评分(HEWS),19例(占52.78%)为急诊转运高风险(≥6分);根据创伤严重度评分(ISS),6例(占创伤患者的85.71%)为严重创伤(≥16分)。④转运前准备:开通远程会诊,以掌握患者最新病情状态,特别是呼吸循环情况,必要时复查有关项目,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治,并对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针对性准备,如心电图(94.44%)、血气分析(94.44%)、颅脑CT(36.11%)等辅助检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72.22%)、深静脉置管(91.67%),胃管(86.11%)、尿管(88.89%)置入,镇静药物(38.89%)、血管活性药物(58.33%)和脱水降颅压药物(33.33%)的调整,骨折固定是否牢靠(11.11%)等。⑤机上医疗干预:所有患者均全程实施心电、血压、呼吸和血氧监测,使用呼吸机者及时调整参数(66.67%),使用微泵给药者及时调整用量(91.67%),其他还包括必要的镇静/镇痛药物使用(38.89%)、吸痰护理(75.00%),各类置入管道护理(气管插管或切开护理72.22%,留置尿管护理88.89%),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2.78%)等。结论直升机转运服务对象以危重症患者为主,对机载医疗设备与救护技术要求高,亟待建立技术规范和人才培养标准。

  • 标签: 重症医学 院间转送 航空转运 直升机 空中救护车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转运核查单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保障患者转运安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实施的转运危重患者27例为对照组,将2018年12月—2020年2月实施ECMO转运的危重患者14例设为试验组。基于相关文献及指南编制ECMO转运核查单,将核查单应用于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16,P=0.061)。结论使用ECMO转运核查单能够有效规范转运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可能降低转运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患者安全 核查单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策略对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 500 g的极早产儿转运时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极早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转运的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 500 g的极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常规转运的早产儿为干预前组,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实施综合干预策略的早产儿为干预后组,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转运前和转运至NICU时的体温、并发症及治疗结局。结果共纳入1 194例极早产儿,干预前组630例,干预后组564例。两组患儿及母亲一般情况、单程转运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转运前及入住NICU时体温高于干预前组[(36.8±0.5)℃比(36.0±0.4)℃、(36.7±0.5)℃比(36.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糖发生率[3.7%(21/564)比8.4%(53/630)]及病死率[4.8%(27/564)比7.9%(50/630)]低于干预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保暖干预策略在转运中能有效提高早产儿转运出发前和转运后的入室体温,降低早产儿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

  • 标签: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极早产 综合保暖干预策略 院际转运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诊医护团队主导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的转运效果,为ECMO支持下的转运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团队在ECMO支持下转运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际之间距离、转运方式、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疾病诊断、插管地点、插管方法、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转运结局及转归。结果21例患者中18例患者由笔者团队至外置管后转至笔者单位。3例患者外置管后,由笔者团队转至笔者单位。所有患者均是地面救护车转运转运距离为2.5 km~ 252 km,平均距离为(112.3±103.2 )km。转运过程中无死亡事件发生。6例患者出现转运不良事件。最常见为患者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我国ECMO支持下的转运目前以地面救护车转运为主,专业的急诊ECMO团队可安全运行ECMO支持下的转运

  • 标签: 急诊医生 体外膜肺氧合 院际转运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心脏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优化导管管理策略对减少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转运过程中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ECMO转运至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患者。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优化导管管理策略转运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8年1月至12月采用常规导管管理方法转运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带管数、转运时间、转运距离、ECMO运转时间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岁):58.26±10.38比54.00±16.61,带管数(根):6.03±1.32比5.51±1.37,转运时间(h):2.48±0.30比2.51±0.39,转运距离(km):155.27±20.45比165.56±25.62,ECMO运转时间(d):8.47±1.28比9.11±1.99,均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67%(8/30),其中2例患者过床后出现ECMO导管打折,导致流量监测报警;1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未呈"U"型摆放,导致导管扭曲,血管活性药物未及时输入体内,造成患者低血压;3例患者导管穿刺点渗血较多,贴膜卷边;2例患者上车后尿管夹闭,未及时开放。而观察组实施优化导管管理策略后,ECMO患者转运途中均未发生导管相关不良事件。两组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4,P<0.05)。结论对ECMO患者转运途中实施优化导管管理策略,很大程度减少了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为ECMO患者转运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院际转运 导管管理 导管相关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结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及转运核查单构建体外膜肺氧合支持(ECMO)患者际标准化转运方案,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根据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际情况将MEWS评分与转运核查单有效结合,构建ECMO患者际标准化转运方案,并根据际标准化转运方案对转运小组医护人员进行ECMO患者转运知识培训与考核。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9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常规转运方式进行转运的223例ECMO患者为对照组,将2020年1—12月收治的采用ECMO际标准化转运方案进行转运的222例ECMO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培训前后转运小组医护人员ECMO患者转运知识得分。结果培训后医护人员ECMO患者转运知识得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MO患者际标准化转运方案能够形成高效、安全地标准化转运流程,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ECMO患者转运安全性。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院际转运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东省妇幼保健出生和外转运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入广东省妇幼保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并诊断为ROP的75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本院出生组239例,外转运组516例。收集2组患儿的胎龄、体质量、性别、ROP病变程度及手术治疗等资料。结果外转运组ROP早产儿出生体质量[(1 290.64±392.87) g]低于本院出生组[(1 586.21±512.74)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转运组ROP早产儿诊断胎龄[(35.53±2.81)周]高于本院出生组[(34.51±2.17)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转运组严重ROP[如病变Ⅰ区、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AP-ROP)、合并Plus病变]所占比例高于本院出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外转运组ROP早产儿行激光光凝术、玻璃体注药术、二者联合术、补激光术治疗所占比例均高于本院出生组[60.1%(310/516例)比20.9%(50/239例);10.9%(56/516例)比2.5%(6/239例);8.1%(42/516例)比1.7%(4/239例);4.5%(23/516例)比1.3%(3/23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外转运ROP早产儿出生体质量较低,ROP病变较重,手术干预率高。提高基层医院早产儿ROP筛查水平,及时诊断和高效转运可有效防止ROP进一步恶化,提高早产儿生活质量。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婴儿,早产 转运
  • 简介:摘要远程医疗的进步正在慢慢改变现有的医疗模式,第5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G)技术作为目前最新的通信技术,凭借其超低延时、超大连接、超快速率三大特性能够为远程医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5G技术的远程医疗逐渐应用于应急救援和危重患者的转运,但目前在危重新生儿前急救和转运中的应用较少,该技术的应用是否优于现有模式还缺乏相关数据及研究支持。本文归纳5G技术的优势特点,分析危重新生儿前急救和转运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5G技术的应用价值。

  • 标签: 5G 危重新生儿 院前急救 转运 远程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际急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转运团队主动转运237例急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转院前的危重评分、转运路程和需要的时间以及转运途中、住院期间相关资料和患儿的转归。结果237例患儿中,男162例,女75例;转运的中位日龄为6 d,中位体质量2.98 kg;转运前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86.54±9.05)分,>90分136例,70~90分84例,<70分17例;转运距离中位数90 km,转运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时NCIS(87.05±8.19)分,>90分138例,70~90分82例,<70分17例,根据转运时间和路程分组,转运前后危重病例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6,P>0.05);转运前后各急危重症患儿生命体征无明显恶化;转运过程中无一例死亡,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治疗好转及治愈出院222例,放弃治疗或丧失手术时机后死亡15例。结论际急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转运按照原则及转运规章制度,做好双方医院医护人员的沟通,转运设备齐全,转运途中认真观察及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处理,急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的转运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急危重症 先天性心脏病 婴儿,新生 院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转运记录单配合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质量、转运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收治的378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该阶段患者按照常规模式转运,将该院急诊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6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试验组,对该阶段患者使用转运记录单配合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转运时间的差异,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转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突发病情变化、急救物品准备不充分、设备故障、管道意外和故障以及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转运交接时病情、用药、辅助检查、管道、皮肤和床位联系等相关信息遗漏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转运记录单配合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可有效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转运交接时患者信息的遗漏,提高转运安全性,还能够缩短转运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急诊 危重症患者 转运记录单 安全转运 转运质量 多学科协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6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转运经验,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中使用ECMO转运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施ECMO转运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ECMO转运距离、时间,ECMO上机前后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转运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患者最终预后等指标,从个人防护、转运流程、转运设备、团队配合、转运途中监测、质量控制等方面总结经验,对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使用ECMO转运流程及防护给出参考建议。结果共实施ECMO转运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6例,所有患者均由本科室ECMO转运团队在当地医院建立ECMO后使用救护车安全转运至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转运距离11~197 km,平均(93.8±58.6) km;转运时间30~150 min,平均(79.2±40.6) min;其中有2例患者在搬运、转运过程中出现ECMO流量和SpO2下降,主要原因为血容量不足,经过补液和调整体位后好转;所有患者SpO2维持在0.93以上。6例患者均存活出院;ECMO辅助时间4~9 d,平均(6.5±1.5) d;机械通气时间7~24 d,中位时间10.0(8.0,14.5) d。无一例医务人员出现感染。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主要经验是:选择合适的ECMO启动时机和模式;转运车辆和设备完好,减少或避免出现机械性并发症;转运途中有效的呼吸、循环管理,避免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和严重的低氧血症;转运团队队员车内合适的占位可迅速处理各种危急情况;个人防护需要贯穿始终,避免感染。结论在具有丰富经验的ECMO转运团队、良好的转运设备、全面的防护措施、合理的转运流程、完善的应急预案下,对于存在人与人传播的新冠肺炎患者使用ECMO转运是安全的。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外膜肺氧合 院际转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折叠式转运支架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嘉兴市第一医院从急诊科转运至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按照转运时是否使用自行研制的折叠式转运支架将患者分为支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命体征稳定率及转运时间的差异。结果共入选437例危重症患者,其中转运过程中使用折叠式转运支架转运者222例,使用普通转运转运者2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情况、病情程度等基线资料均衡。支架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率高于对照组(89.19%比82.33%,P<0.05),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min:6.39±1.35比7.61±1.34,P<0.01)。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支架组低于对照组(2.25%比10.23%,P<0.01),尤其是支架组抢救用物携带不齐、仪器掉落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比2.79%,0%比2.33%,均P<0.05)。结论折叠式转运支架可降低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风险,尤其可降低抢救用物携带不齐和仪器掉落的发生风险,规范转运仪器管理,保持患者转运中生命体征稳定,缩短转运时间,有利于高效和高质量的转运

  • 标签: 危重病 院内转运 仪器管理 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