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寄生囊肿(NPHC)的术前评估、术中处理及预防复发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市南开医院行腹腔镜开窗术的82例NPH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54例;平均年龄(65±13)岁。单纯囊肿60例,合并胆囊结石7例、胆囊息肉7例、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8例。单发囊肿63例,多发囊肿19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术前根据CT检查对囊肿复发风险进行评估。术中根据囊肿位置及显露情况,先行囊肿穿刺抽吸囊液,然后用高频电钩、超声刀或切割吻合器切除囊壁裸面完成囊肿开窗,应用带蒂大网膜固定填塞囊肿残腔。结果78例行一期腹腔镜开窗术,4例行二期腹腔镜开窗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53±15)min,术中出血量(60±17)ml,术后住院时间(6.5±1.4)d。未发生与开窗术相关的出血、胆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患者随访时间6.0~1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4个月,随访率88%(72/82)。术后CT检查发现囊肿复发6例,其中4例术前评估存在复发风险,术前评估准确率97%(70/72)。影像学检查囊肿复发率8%(6/72),其中Ⅶ、Ⅷ段复发各2例,Ⅳa+Ⅳb、Ⅱ段各1例。结论术前对囊肿复发风险的充分评估是腹腔镜开窗术成功治疗NPHC的前提,广泛囊壁切除、良好残腔暴露及妥善术后引流是防止囊肿复发的保障。Ⅳa、Ⅶ和Ⅷ段囊肿存在解剖高复发倾向,应注意预防。

  • 标签: 肝囊肿 腹腔镜 开窗术
  • 作者: 周吕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系统医学》2023年第16期
  • 机构:攀钢集团总医院检验科,四川攀枝花617023
  • 简介:病原体和寄生,二者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寄生是病原体的一种,多以原虫、或者蠕虫的形式存在,寄生在人体当中,当人体内出现了寄生,病发疾病之后,需要尽快采取治疗,比如打针,吃药,来改善病症,否则将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严重时将危及生命安全。寄生和病原体是十分令人恐慌的东西,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是来抵抗和防御这些微小的东西。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病原体、寄生之间的斗争,一方变得强大,另一方就会妥协适应,要么人的机体出现问题,要么疾病被免疫系统打败,正如过去人们不断克服的瘟疫。

  • 标签: 寄生虫;病原体
  • 简介:摘要长链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且基本不编码蛋白质的转录本,以RNA形式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及转录后水平影响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围绕lncRNA分子在寄生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防治寄生疾病寻找新的靶点。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医学寄生虫 感染
  • 简介:摘要为顺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需求,打造一流在线课程,广西医科大学寄生学教研室在学银在线平台上建立课程《族入侵——人体寄生学》,为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医学生的通识教育提供学习资源。在构建理念上,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兼顾科学和趣味;在课程内容上,包含微课、PPT、随堂测验、病例分析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在课程管理上,教师借助平台的多种功能实时与学生开展互动,起到督学的作用;在课程考核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开展综合评价。自课程上线运行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虫族入侵 在线课程 自主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寄生病儿童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的特点。方法收集2002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确诊为寄生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寄生感染后外周血EOS的变化特点。结果1.共确诊儿童寄生病37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10个月~12岁7个月,中位年龄5岁3个月。2.在37例患儿中外周血EOS绝对计数增多32例(86.49%),范围为(0.55~43.80)×109/L,其中轻度增多6例(18.75%)、中度增多8例(25.00%)、重度增多18例(56.25%)。3.不同种外周血EOS增多情况:肺吸虫感染16例(50.00%),肝吸虫感染4例(12.50%),混合感染3例(9.38%),血吸虫、裂头蚴、包、囊虫感染各2例(均占6.25%),蛔虫感染1例(3.13%)。不同种类寄生感染外周血EOS增高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值为17.97,P=0.01)。4.不同系统受累外周血EOS增多情况:呼吸系统18例(48.65%)、消化系统13例(35.14%)、皮肤7例(18.92%)、中枢神经系统5例(13.51%)、循环系统3例(8.11%)、其他2例(5.41%)。5.无EOS增多5例寄生感染分别为人芽囊原虫2例,裂头蚴和囊虫混合感染、囊虫、旋毛虫感染各1例。不同系统受累后外周血EOS增多情况虽然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值为7.37,P=0.06)。结论外周血EOS增多是儿童寄生病的常见现象,增高的严重程度与感染寄生种类相关,与系统受累的部位无相关

  • 标签: 寄生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儿童
  • 作者: 常遇晴 梅旭 侯永恒 宋健平 吕芳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 51040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广东省媒介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寄生病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给贫困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用于治疗原虫病和蠕虫病的药物存在一定缺陷,亟待研发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小檗碱最早从黄连的根茎中提取获得,是一类重要的抗炎药物。小檗碱的衍生物通过修饰小檗碱的结构位点获得,除了具有抗菌和抗微生物活性以外,小檗碱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显著的抗寄生活性。本文概括了小檗碱及其衍生物抗原虫(利什曼原虫、锥、刚地弓形、恶性疟原虫和柔嫩艾美尔球)和蠕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犬弓首蛔虫)感染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小檗碱 原虫 蠕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囊肿压迫下腔静脉的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描述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囊肿压迫下腔静脉病人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为(46±5)岁,年龄范围为38~51岁。根据术中囊肿与下腔静脉的贴合程度以及囊肿完整切除的难易程度,分别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于术后3、6、12、24个月门诊随访1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病人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情况。随访终点为术后2年,随访次要终点为囊肿复发。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7例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2例行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1例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10例病人术中无大出血及感染性休克发生。10例病人手术时间为(99±27)min;术中出血量为(99±48)mL。(2)术后情况:10例病人术后2~5 d拔除引流管,无术后出血、术后残腔感染、术后胆瘘发生,无围术期死亡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7.1±1.8)d。(3)随访情况:10例病人中,9例完成终点随访,随访时间内均无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形成;1例病人于术后12个月,第3次随访失访,此病人术后3、6个月随访未发现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结论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均能完整切除囊肿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下腔静脉 压迫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寄生病是寄生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而14-3-3家族在寄生感染、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了解14-3-3家族在寄生体内的分布和生物学功能,为寄生病的免疫学诊断和预防提供帮助。故文中就近年来人体重要寄生14-3-3家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寄生虫 14-3-3家族 免疫学效应
  • 简介:摘要为提高教学质量,寄生学教研室探讨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人体寄生学教学效果。以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班)为例,为克服传统灌输式教学带来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在优化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基础上,部分课程内容通过课前学习慕课视频,开展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导向,注重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培养,注重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表明,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其学习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标签: 慕课 翻转课堂 人体寄生虫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超星教学平台的人体寄生学课程线上混合式教学实践情况及评价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方案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问卷显示,81.13%同学对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感兴趣,64.10%以上同学认为线上教学目标清晰、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教学内容有扩展性、教学节奏紧凑。大部分同学认同在线上授课中学习了完整的课程知识,提升了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科研能力。结论基于超星平台构建的人体寄生学线上混合式教学方案保证了教学质量,强化了课程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的融合,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 标签: 教育,医学 寄生虫学 教育,远程 教学 超星平台 模型,教育 调查和问卷
  • 作者: 吕芳丽 沈继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安徽省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高校人兽共患病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2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疫情)的暴发,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在应对疫情的同时,不能忽视新型冠状病毒与寄生共感染对中低收入国家人群的威胁。被忽视的热带寄生病主要流行于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非洲大陆在内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此人体寄生学课程与来华医学留学生日后的医疗卫生工作关系密切。本文分析了我国医学留学生人体寄生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疫情下在人体寄生学教学中适当增加医学留学生生源国的重要寄生病、新型冠状病毒与疟原虫或蠕虫共感染及相互作用的教学内容,在医学留学生人体寄生学教学中融入"全健康"(One Health)的理念,加强医学留学生人体寄生学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学留学生 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寄生病防控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为强化寄生病防控能力建设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0月12、13日,山东省17个地市各组织5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2017年山东省寄生病防治工作岗位技能竞赛",包括理论知识考试(笔试)和技能操作考核(操作)两部分。笔试包括疟原虫及其他常见寄生生活史、病原、诊断、流行和防治等基本知识;操作包括血片制作、加藤片制作、疟原虫镜检和蠕虫卵镜检4项。对选手竞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及格率、答对率和镜检正确率。根据2010-2017年疟疾病例报告情况,将山东省17个地市分为疟疾一类报告区(≥100例)和疟疾二类报告区(< 100例),比较两类地区竞赛成绩。结果全省共有85名选手参加本次竞赛,其中,男性19人(22.35%),女性66人(77.65%);年龄为(34.67±6.04)岁,最小的25岁,最大的51岁。笔试和操作成绩分别为(67.06±12.73)和(59.31±14.23)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9,P < 0.01)。笔试及格率为74.12%(63/85);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知识答对率分别为71.76%(366/510)、71.61%(913/1 275)、67.94%(462/680)、71.18%(847/1 190)、66.91%(455/680)和65.76%(1 062/1 615),不同知识点答对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85,P < 0.01)。操作及格率为55.29%(47/85);其中,血片制作、加藤片制作、疟原虫镜检和蠕虫卵镜检及格率分别为98.82%(84/85)、98.82%(84/85)、70.59%(60/85)和31.76%(27/85)。共考查了4种疟原虫,总体镜检正确率为61.41%(261/425),不同疟原虫镜检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91,P > 0.05)。共考查了9种常见蠕虫卵,总体镜检正确率为47.29%(402/850),不同蠕虫卵镜检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064,P < 0.01)。疟疾一类报告区疟原虫镜检和蠕虫卵镜检得分[(28.27±3.74)、(23.20±3.39)分,n=30]均高于疟疾二类报告区[(22.40±5.81)、(18.25±3.41)分,n=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7、2.860,P均< 0.05)。结论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对寄生病防控理论知识的掌握优于技能操作,应加强能力薄弱地区寄生病防控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 标签: 寄生虫病 防控 评估
  • 简介:摘要泡型包病是由多房棘球绦虫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病,其病灶生长方式类似肝脏恶性肿瘤,呈浸润生长。泡型包病灶不仅可直接侵犯邻近组织,还可经淋巴管和血管转移。泡型包病发生腹腔种植转移极其罕见。笔者介绍1例泡型包病腹腔种植转移的诊断与治疗经验。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转移 腹腔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包病是呈全球分布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全世界公共卫生健康的问题。影像学技术在病的早期诊断、术前评价及疗效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包病影像诊断缺乏统一共识,不利于影像专业人员学习培训以及临床对于包病的规范诊断与治疗,为此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多家医院的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家,在充分学习国际指南、文献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对建立指南及标准的方法学要求,针对病影像学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形成共识,为临床医师在病影像学临床应用中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影像 诊断 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和评价腹腔镜外囊完整切除与开腹外囊完整切除治疗囊型包病(HC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外囊完整切除术治疗HCE患者中的5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9例,开腹组37例。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达到临床治愈,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相较于开腹组,虽然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带管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方面均较低(P<0.05)。腹腔镜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6.3%)明显低于开腹组(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外囊完整切除术在具备安全、有效的同时,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切口美观等多诸多优势。但术前准确的病情评估、术中精准的外科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腹腔镜 肝囊型包虫病 肝包虫外囊完整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阻断动脉血流在囊型包外囊完整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连续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囊型包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7岁。所有患者均行外囊完整剥离术,依据术中血流阻断不同分为:A组(n=42),选择阻断动脉;B组(n=38),阻断第一门血流。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总胆红素。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215.7±29.6)ml、术后通气时间(2.3±0.1)d、住院天数(11.6±1.0)d,少于B组(254.8±20.6)ml、(3.2±0.2)d、(12.7±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9.5%),B组发生并发症5例(1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3天ALT、AST、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第5天ALT(62.8±5.2)U/L、AST(32.7±2.6)U/L、白蛋白(39.1±0.3)g/L、总胆红素(12.1±0.5)μmol/L,均优于B组(121.9±5.6)U/L、(53.9±8.0)U/L、(32.2±0.6)g/L、(19.3±0.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囊型包病外囊完整剥离术中选择阻断动脉,在控制术中出血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传统第一门血流阻断法。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肝动脉 并发症 肝功能恢复
  • 作者: 胡道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 《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渠县渠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达州 635200
  • 简介:慢性脂肪按发病原因可以分为酒精滥用所引起的酒精性疾病、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相关的酒精脂肪、营养不良、丙型肝炎、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药物性损伤所引起的特殊类型脂肪。那这两种疾病有什么不同,哪一种危害更大呢?咱们来根据病症做全面的了解。

  • 标签: 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
  • 简介:摘要内胆管囊腺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内囊性病变,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及较高的复发率。该病多发于中年女性,早期不易察觉,缺少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易造成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误诊为病的内胆管囊腺瘤病例。患者女性,38岁,有牧区生活史,影像学检查提示病。患者行肿物完整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物囊泡不同于传统囊泡,术后病理诊断为内胆管囊腺瘤。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是婴幼儿常见的内外胆管进行、闭塞性病变,常迅速引起肝硬化。如何改善BA患儿预后,延长自体生存时间,一直是小儿外科医师努力的重要方向。胆道闭锁患儿形成内胆管囊肿是影响自体长期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被认为是预后不良的标志。本文综述了有关内胆管囊肿的分类,发病机制,预后及治疗进展方面的文献,希望能够对阐明胆道闭锁内胆管囊肿形成的机制及提高治疗效果带来一些帮助。

  • 标签: 胆道闭锁 胆管,肝内 囊肿 儿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