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82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患,任意编号法划入辩证组与参照组(n=41)。参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辩证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用药后病症恢复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辩证组病患的IL-2、IL-6及TNF-α值相对较低,与参照组对应数值差异明显(P<0.05)。辩证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是97.56%,参照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是80.49%,辩证组的病情好转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建议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食在脾胃湿热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中西医结合口腔黏膜诊疗中心就诊的98例脾胃湿热型扁平苔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采取相同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食护理指导,两组均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征评分、VAS、SAS、SDS得分。结果两组干预第4、8周的体征评分低于初诊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试验组的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第4、8周的VAS评分低于初诊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周后,试验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得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胃湿热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食护理指导,能够改善患者病损情况、疼痛症状,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胃十针”对脾胃湿热型失眠症患者睡眠感知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3月-2021年3月石家庄市中医院300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0例。胃十针组给予“胃十针”针刺治疗,安定组口服地西泮片,联合组给予“胃十针”针刺+口服地西泮片。3组均治疗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程度;采用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评测患者的平均睡眠潜伏期(mean sleep latency,MSL),采用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系统监测患者的睡眠效率(SE)、总睡眠时间(TST)、觉醒次数(NWAK)、睡眠潜伏期(SOL)、快速眼动期(REM),计算N1/N2/N3期占TST的百分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0%(94/100)、安定组为77.0%(77/100)、胃十针组为85.0%(85/1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P<0.01)。联合组治疗后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安定组与胃十针组(F值分别为5.70、3.65、5.23、6.37、3.66、6.19、7.54、6.40,P值均<0.01);SCL-90评分及MSL值均低于安定组与胃十针组(F值分别为8.97、7.53,P值均<0.01)。联合组治疗后NWAK[(1.36±0.87)次比(2.69±1.15)次、(2.11±1.05)次,F=5.88]、SOL[(13.62±5.85)min比(25.06±9.42)min、(19.78±7.63)min,F=6.49]、N1/TST[(5.69±1.09)%比(12.65±2.58)%、(8.49±2.45)%,F=5.13]、N2/TST[(51.07±2.06)%比(58.36±2.18)%、(55.61±2.04)%,F=9.86]值均低于安定组与胃十针组(P<0.01),SE[(90.33±2.89)%比(85.39±2.75)%、(87.53±2.69)%,F=8.36]、TST[(449.32±23.65)min比(421.66±25.33)min、(431.26±25.98)min,F=8.26]、REM/TST[(23.87±4.52)%比(14.52±3.87)%、(18.36±3.25)%,F=5.34]、N3/TST[(18.69±2.02)%比(10.31±1.64)%、(14.89±1.74)%,F=7.69]值均高于安定组与胃十针组(P<0.01)。结论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胃十针具有清利中焦湿热、调节中焦气机升降之效,与地西泮片联用可改善脾胃湿热型失眠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低载量Hp感染脾胃湿热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门诊患者130例,按治疗方案分为四联组与二联组,每组65例。四联组给予2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34例采用方案1(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31例采用方案2(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二联组给予荆花胃康胶丸+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四联组14 d为1个疗程,二联组28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停药后4周采用13C-UBT法检测Hp,观察Hp根除率,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四联组Hp根除率为90.8%(59/65)、二联组为78.5%(51/65),2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P=0.052)。四联组方案1的Hp根除率为91.2%(31/34)、方案2为90.3%(28/31),2种方案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06)。四联组治疗后中医证侯评分[(7.02±0.89)分比(6.51±0.85)分;Z=-3.01,P<0.01]高于二联组。二联组总有效率为93.8%(61/65)、四联组为78.5%(51/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P=0.011)。四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6%(16/65)、二联组为6.2%(4/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P=0.004)。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方案对低载量Hp感染患者具有一定的抗Hp作用,可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轻法频下”由清代温病大家章虚谷提出,针对湿热邪气胶黏、难以速除的特点所设,是以小剂量药物配合一日内多次使用下法的方式,将湿热邪气逐步排出体外,用以治疗温病湿热邪气积滞肠道的特殊治法。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为湿热邪气蕴结大肠致使局部气血失和,热盛肉腐成脓,故临床应用“轻法频下”治疗切合病机,理气导滞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可使湿去热消,气血调和,而脓血自除,患者症状得以快速缓解。本病患者虽有下利,治疗却不应囿于大便溏而不可攻之的思维,且“六腑以通为用”,“轻法频下”亦为“因势利导”“通因通用”思路的具体体现,临床值得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治疗湿阻型脾胃病的用药思路。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病位在脾胃、病证为"湿"的医案所涉及的内服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 2.5)对用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62首,涉及中药155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茯苓、厚朴、陈皮、白术、泽泻;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主要归脾、胃、肺经。关联网络中核心药物为白术、泽泻、猪苓、茯苓、厚朴、陈皮、人参、黄芩、黄连。药物间关联度分析中,2味药组合106个,3味药组合19个,4味药组合1个,关联系数大于0.03的药对有15个,如"升麻-葛根""白术-桂枝""苦杏仁-栀子"等。基于复杂熵聚类分析可提取核心组合5对,如"白芍-黄连-莲子"和"黄芩-黄连-茯苓",得到新方组合5个,分别具有清热燥湿、升阳胜湿、理气化湿、温阳祛湿、清热利湿的功效。结论《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治疗湿阻型脾胃病,注重调畅气机、分消走泄,常用宣肺化湿、升阳胜湿、行气导湿、芳香化湿、温阳祛湿、苦辛泄湿、渗淡利湿、清热利湿等治法。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药倒模疗法对湿热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湿热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6例,年龄(34.5±3.3)岁,内服自拟炎五方合少腹逐淤汤加减治疗;试验组36例,年龄(34.1±4.2)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倒模疗法。2周为1个疗程,两组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3.89%(23/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85.52±2.47)分比(71.66±3.54)分,活动能力:(86.23±2.05)分比(75.32±1.22)分,自理能力:(90.19±2.36)分比(76.32±2.43)分,健康水平:(87.44±1.68)分比(75.29±1.41)分,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子宫压痛消失时间、附件区压痛消失时间、腰骶部酸痛下坠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分别为(5.18±1.13)d比(7.46±0.72)d、(7.96±0.19)d比(9.63±0.83)、(10.08±0.44)d比(12.53±0.62)d,均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痛患者进行中药倒模疗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龟苓膏对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体温、胃肠运动、胃肠激素、Th1/ Th2细胞因子及水液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及龟苓膏低(3.4 g/kg)、中(6.8 g/kg)、高剂量组(13.6 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环境因素+肥甘饮食+生物因子”方法制备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造模后连续灌胃相应药物7 d,观察给药期间大鼠一般状态、体重及体温,采用称重法计算大鼠胃残留率,炭末推进法计算大鼠肠推进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P-物质(SP)、IL-4和干扰素-γ(IFN-γ)及电解质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3(AQP3)mRNA水平。结果造模后第22天,与模型组比较,龟苓膏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升高(P<0.05);龟苓膏中、高剂量组大鼠第19~20天肛温降低(P<0.01);龟苓膏中、高剂量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增加(P<0.01或P<0.05),血清MTL、GAS、SP水平升高(P<0.01或P<0.05),SS水平降低(P<0.01或P<0.05);IL-4、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降低(P<0.01);龟苓膏高剂量组AQP3 mRNA[(1.16±0.25)比(0.23±0.01)]水平上调(P<0.01)。结论龟苓膏可有效改善因复合因素所致的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的活动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胃肠运动、增加胃肠激素分泌、恢复免疫系统Th1/Th2动态平衡及促进水分从肠腔转运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化膏湿热敷治疗粉刺性乳痈僵块期的疗效、安全性及对体液免疫功能、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85例粉刺性乳痈僵块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口服托里消毒散、外用紫色消肿膏,观察组加用消化膏湿热敷,30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乳房肿块大小、体液免疫指标、CRP、血沉,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补体无明显改变(P>0.05),疼痛评分、乳房肿物大小、肿块评分,CRP、血沉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乳房肿物大小、肿块评分,CRP、血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消化膏湿热敷治疗粉刺性乳痈僵块期安全有效,且可改善患者炎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华医典》历代医籍治疗便血肠道湿热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华医典》(第5版)中药内服治疗便血肠道湿热证的处方,采用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次;SPSS Statistic 22.0对高频次用药进行聚类分析;SPSS Modeler 18.1分析中药间关联程度。结果纳入中医治疗便血肠道湿热证处方143首,涉及中药196味,使用频次较多的有当归、地榆、黄连、牡丹皮、槐花、槐角;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归-牡丹皮具潜在关联,核心药物为当归,核心药对有黄连-黄芩、槐花-黄柏、槐花-荆芥、槐角-茯苓、槐角-侧柏叶、荆芥-枳壳、甘草-白芍。结论历代医家多用槐角丸、槐花散、地榆散治疗便血肠道湿热证,重视配伍健脾化湿、补益气血及活血化瘀之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斡旋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斡旋针法组与温针灸组,每组43例。温针灸组采用温针灸,斡旋针法组采用斡旋针法联合温针灸。对比两组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胃镜评分、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嗳气返酸、胃脘疼痛、食少纳呆)、胃肠激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结果斡旋针法组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温针灸组(79.07%,34/43),P<0.05。治疗后,斡旋针法组胃镜评分及GSRS评分均低于温针灸组(P均<0.05),嗳气返酸、胃脘疼痛、食少纳呆积分低于温针灸组(P<0.05);斡旋针法组胃泌素水平低于温针灸组,胃动素水平高于温针灸组(P<0.05)。结论斡旋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可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黏膜状态,减轻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