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进程中,留下了很多值得经济学界和理论界思考与总结的案例、模式或经典。不同体制、不同经历的经营者和企业家,都对中国经济的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社会各界也理应给予积极的评价,国家资产和私人资本,谁更能促进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争论,也许还要经更长的一段时期观察才能得出些基本的结论。不过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和迄今为止的市场热点态势中,国有资产增值中的“青岛现象”和私人资本扩张中的“温州现象”,象一对性格迥异的孪生兄弟一样十分抢眼,国内经济学界对“温州现象”的关注一下持有很高的热情,然而对于“青岛现象”进行跟踪研究的却是以哈佛商学院为代表的美国经济学界,也许在美国的经济学家们看来,温州式的中国私人资本还远未构成对美国私人企业的冲击波,尽管有新闻传出某温州私人服装企业欲聘克林顿为形象大使(最后不了了之),也不能证明在中国,私人资本能够进占国有资产让渡中的充分空间;在中国,国有资产的兼并及重组后的内外渗透能力,才是美国企业应该认真对待的,所以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岛啤酒、青岛港等构成“青岛现象”的核心企业,越来越频繁地受到了美国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因此,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有必要对“青岛现象”作一番分析。
简介:如果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的话,那么,如何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持下形成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就是一个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这里的核心应是如何挖掘体制中的动力源泉问题,亦即如何使人的经济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笔者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论述。一、确认要素贡献第一,无论是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的“人”,还是作为一个“根本目的”的“人”,都必须通过并获得激励去实现个人的经济价值。在今天,更可以用发挥先进的生产力、启用先进的文化,从而确保社会主体——人的根本利益的实现,即可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加
简介:古往今来,任何民族、国家和政党的兴衰成败,莫不与意识形态的向背离合密切相关。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利用意识形态颠覆或夺取政权,放任意识形态的自由发展而丧失政权,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在前苏联和东欧地区,就已经有最突出的表现。在新时期的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反映,起着保障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凝聚民族意志、抵御腐朽没落思想侵蚀和反“和平演变”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这样,在夺取政权以后,我们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大力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构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显著标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加快发展、巩固政权已经和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美两国同为农产品进出口大国,但两国农产品贸易状况比较复杂,对中美农产品贸易关系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分析中国与美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现状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和美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贸易竞争力、贸易互补性、产业内贸易程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农产品竞争性强,中国竞争力较差;双边农产品贸易在一些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而且兼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特征。针对中美两国贸易特点,中国应在发展中美间农产品贸易中审慎把握形势、进行科学决策、合理安排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