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搞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企业的内在要求。只有充分发挥粮食企业这支粮食经营主力军的作用,才可能建立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流通新体制。几十年以来,国有粮食系统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确保城乡人民的粮食供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国有粮食系统和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一样,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发展步履蹒跚,经济效益下降,陷入严重亏损境地。但是,由于粮食企业的特殊性,人们对粮食企业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还有不少模糊认识,往往强调历史因素多,而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重视不够。这次中央提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
简介:<正>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公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国在卫生费用负担的公平性(fairnessoffinancialcontributions)方面,排在191个成员国中的第188位;中国卫生系统的总体绩效评估在全球191个国家中也后居第144位。其实,中国城乡之间在医疗保障状况的差别,不仅仅反映在国外权威机构的排行榜上。据卫生部统计,199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投入567.2亿元(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15.6%),大部分用在城市,用于农村的只有92.5亿元,仅占政府卫生投入的15.9%。而新华社2002年2月25日公布的一份数据也表明,目前约占中国总人口15%的城市人口享用着2/3的卫生保障服务,而约占85%的农村人口却只能享用不到1/3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简介:基于川、湘两省6市12县246个稻作大户的调研数据。剖析并梳理粮食规模经营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大户心理诉求。研究发现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提升面临内生与外生双重阻力,主要表现为农业要素市场化程度与政策可及性“双低”,引致规模种植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双高”难题;从成本构成。农业分工与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分析发现.规模种植主体能够实现内部化交易成本,却难以内部化外部风险和制度成本,最后,基于完全成本视角.探讨了政府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进程中的角色和定位,对政府、市场和规模种植主体三者进行关系界定和责任明晰,并从机制设计和信息经济学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建立个动态平衡、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提供政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