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清明前夕,我们去为1994年因执行公务、以身殉职的老税干——汪森中同志扫墓。初春的料峭,绵绵的春雨使我们的心情格外沉重。脚下那湿润润的山路印下了我们一串串、一次次不尽雷同的脚印。此刻,我的心里正惦记着那簇映山红,它是否开得似以往那般艳。那样红。山路一转,首先跃人眼帘的就是那簇似火、似血的映山红,它依偎在高大的墓碑下,给青幽幽的墓碑都染上了一抹红色。他们是那般的和谐,庄严而肃穆。“杜鹃啼血”,它是为老江而绽放。我们静静地站着,蒙蒙烟雨飘在我们的身上,洒在树叶上,落在这片广表的土地上。万籁俱寂,我们仿佛听到一种声音,似树枝抽条,似小草萌发……。忽然,几声鸣叫打断了我的遗想,寻声望去,见不远处一株小
简介: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尤为重要。中国古代纺织品衣料主要有三种:一是丝绸:二是麻、宁、葛;三是棉花。由于我国上古无棉花,它的传播和普及乃是宋以降,故宋以前经济条件较好的官僚士绅才有资格穿着丝绸服装,经济条件较差的普通百姓则只能穿着麻、宁、葛“布”制成的服装。鉴于古书《小尔雅》中有“麻、宁、葛曰布”之说因此,古人常将庶民百姓称为“布衣”,并且随着岁月的推移,“布衣”还成了人们表达谦卑的礼貌用语。例如,诸葛亮在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上表后后主刘禅的《前出师表》中就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隈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于感染,遂许先帝以驱驰”。由此可见,穿麻葛布的普通百姓被称为“布衣”,并且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谦称,其历史已经十分久远了,中国古代赋税按征收的物质形态划分经历了劳役地租,实物税收和货币税收三个阶段,在实物税收阶段纺织口不仅可作为实用货币被广泛使用,而且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封建朝廷称为“布帛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