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大媒体发展观角度分析了中国传媒发展的"百年变局",提出了互联网是媒介发展变迁和生态转型的重要因素,它打破媒体发展的一贯逻辑,成为一切媒介的"母媒介"。但是,其弊端是既不能突破媒体信息传播的经典基因,又缺乏相应的"媒体能力",媒体营销价值应该是基于"人与媒介"的关系、接触点及其在不同媒体上产生的不同价值。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对中国传媒市场的基本面的判断是:经过一轮融合转型,各媒体市场格局已经渐趋稳定,媒体间"共时"生存将成为常态;受众的媒介接触由分散转为聚合;各媒体广告市场收入趋于稳定并形成胶着状态,电视仍然将占据重要比重,大品牌将回归电视。对中国传媒市场的机会点的判断是:媒体集中度走高,智能大屏将迎来大爆发;媒体融合发展明显提速;与终端绑定的媒体更具竞争力,社交化成为内容传播的标配;全球互联网的下半场主场将在中国。
简介:立足赋权理论视角,通过针对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网民个体的问卷调查,呈现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网民的个体赋权现状,阐述并检验了参与式网络传播行为对个体赋权的影响。研究表明:网民个体自我、人际和社会参与三层次的赋权程度呈逐层弱化分布,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网民个体自我层次的赋权程度有显著差异。互联网使用强度和网络内容生产意愿对网民自我、人际和社会参与三层次个体赋权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不同的互联网使用需求偏好、信息处理方式和网络内容生产偏好对网民个体三层次赋权程度的影响有所差异。参与式网络传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网民个体的赋权状态,且社会个体赋权依然受制于社会结构性因素。
简介:为深入了解迈克尔·舒德森的学术思想,笔者以他的新著《知情权的兴起》为出发点与他展开学术探讨,对知情权的概念做了延伸性解释,并就此书的研究方法、立场、观点提等与其进行了线上直接对话。舒德森回应称:他的'社会史'著作也可被称作'文化史'著作,因为主要是在追溯某些流行的政治、文化观念的兴起过程,《知情权的兴起》即为其一;知情权有法律和政治维度,但他视之为文化权利,因为它只是美国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文化观念或一种文化期待,而不是一项法定权利;知情权会受到各国不同文化的影响,但未因互联网的兴起而出现重大转变;他探讨知情权的目的之一是阐释监督民主,即一种现实主义的民主观。在书写媒介社会史时,一定程度的'碎片化'无法避免,新闻传媒的作用无法准确评估,研究者不必过于在意;研究者应多关注个体和事件,应深读新闻文本和记者的书信以求新知。当下,舒德森之所以离开媒介史领域,是因为希望跳出以媒介为中心的视野,对公共领域做整体性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