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正>氰尿酸是一种白色品体,呈弱酸性,能溶于水、热醇、吡啶及热的硫酸,不溶于冷的甲醇、醚、酮、苯及氯仿,微溶于酰胺.其结构式为:是重要的化工生产中间体.在厨房洗涤剂,消毒剂和清污剂等的合成中广泛应用,如厨房洗涤剂——二氯异数尿酸钠的合成,其主要原料就是氰尿酸.目前,国内主要是采取直接加热尿素来生产氰酸尿.尿素经过热分解、聚合、酸化

  • 标签: 氰尿酸 溶剂法合成 空气冷凝管 尿素 二氯异氰尿酸钠 消毒剂
  • 简介:摘要: 本文基于中学生物学知识,分析了血液的组成,介绍了血浆疗法的原理,谈了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 标签: 中学 生物学 血浆疗法
  • 简介:摘要:血浆蛋白结合率是一种重要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在给药量一定的情况下,血浆蛋白结合率的高低决定了体内游离药物的数量,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影响药物的半衰期和药效,与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密切相关。但是传统的体内或体外测量方法效率相对较低。而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其预测模型,可以实现高通量的预测,从而节省人力物力,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本文综述了建立血浆蛋白结合率机器学习模型的大概流程与相关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与潜力。

  • 标签: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血浆蛋白结合率
  • 简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鼠血浆中羟甲香豆素(7-羟基-4-甲基香豆素)浓度的方法.分析条件为:色谱柱:ThermoHypersilGOLDC18(150mm×2.1mm,3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400μL·min(-1).柱温:35℃,进样量:5μL;通过ESI离子源,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进行负离子方式检测.源电压2500V,离子传输毛细管温度350℃,蒸发温度350℃,鞘气氮气流速45mL·min(-1),辅助气流速15mL·min(-1).羟甲香豆素浓度在2.84-1420n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61);检出限为0.6nmol·L(-1).方法回收率介于105.35%-96.76%,提取回收率介于64.2%-70.7%.日内和日间RSD小于3.1%.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大鼠血浆羟甲香豆素浓度的测定,为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基础.

  • 标签: 羟甲香豆素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大鼠血浆
  • 简介:基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体液中尿酸含量的新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手段对传感器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优化了检测条件,研究了传感器对尿酸的响应.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对尿酸的氧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尿酸在修饰电极表面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10^-7-8.0×10^-4mol·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10^-8mol·L^-1,该传感器已经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的测定,测定的回收率在94%-105%.

  • 标签: 尿酸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传感器
  • 简介:    摘要:探究脑梗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其临床疗效、预后的关系,以及对其干预后是否有益处。研究脑梗急性期和恢复期血尿酸水平的变化以及作用机制。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高尿酸血症 预后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对肝病患者采用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方法与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通过体外循环代替肝脏解毒,促进肝细胞再生,使患者肝功能在正常内环境下逐渐修复。结果:通过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成功治疗肝患者高达103例,肝患者治愈好转率由31.2%显著上升至66.4%,肝病患者体内的血浆内毒素和病毒载量明显下降,意识障碍消失或明显好转,能显著延缓和有效控制肝患者病情,为等待供体赢得时间,降低肝患者的病死率。结论:临床护理是人工肝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护理能有效提高人工肝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持续推进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 标签: 人工肝 血浆置换 肝细胞
  • 简介:以那格列奈(Nateglinide)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在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s)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合成了那格列奈分子印迹聚合物颗粒,制成了电流型那格列奈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CV)及差示脉冲法(DPV)对传感器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传感器响应的条件如底液、pH值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制得的传感器对那格列奈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在pH=4.0的PBS缓冲液中,那格列奈检测线性范围为2.0~160μg/mL,检测限为1.0μg/mL(S/N=3)。该方法被成功用于血样中那格列奈的测定,只需对样品进行简单处理,加标回收率为81.6%~94.2%。

  • 标签: 那格列奈 碳纳米管 分子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