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对戴复古的研究,自南宋至今络绎不绝,前期从对其诗词进行品味、评点,到对其诗词的整理编选,从而打下了文献学的基础.20世纪以来,戴复古研究基本是以传记、文学史、诗文选注等方式出现.五六十年代编写的文学史教材对戴复古褒贬不一,提及不多.前80年论文一直少见,80年代以后,戴复古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关注,对其生平和诗歌展开讨论,学位论文也多了起来.21世纪的最近十年,重点相对集中在其诗歌创作和诗文理论两个方面,并在宋诗研究和江湖诗派研究的大背景下,给江湖诗派和戴复古都重新作了历史定位的确认-在南宋中晚期的诗坛上独树一帜,成为“晚宋之冠”.

  • 标签: 南宋 诗人 戴复古 文献综述
  • 简介:《全宋诗》第69册《林景熙·三》据清戴第元《唐宋诗本》卷六二辑录佚诗一首,题《知宗柑诗用韵颇险,予既知之,复取所未用之韵,续赋一首三十韵》,实误。此为宋王十朋诗,见《梅溪集》后集卷十九,应加订正。

  • 标签: 《全宋诗》 林景熙 王十朋 《梅溪集》
  • 简介:宋诗钞》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其版本现存尚可考知的共有七种。其中清康熙十年三余堂藏版的《宋诗钞选》目前学界尚无人提及,更令人十分疑惑的是它竞与《宋四名家诗》有着完全一样的“柴望叙”,这极有可能是书商在编刊时的误孱所致。

  • 标签: 《宋诗钞》 《宋四名家诗》 版本 柴望
  • 简介:南宋严羽标举宗唐抑宋的诗学理论,近人陈衍则在唐宋兼美的前提下强调宋诗的创新意义,二者观点相对立,但都未揭示出唐宋诗嬗变的原因。影响唐诗向宋诗转变的因素很多,唐宋人性情的差异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唐人的情感自然而浪漫,未经雕琢;宋人的情感冷静而深刻,经过理性的澄汰。唐人把自身作为情感的主体,喜怒都是为我;宋人于自我的关怀之外,更有对国家与民族的忠爱。唐人多无法排遣悲哀与绝望的情愫;宋人因情感中融合着理性,更容易发现超脱之径。唐宋诗风之转移与此不无关系。钱锺书更为强调诗人的性情气质,指出此乃诗歌风格的决定性因素,朝代之别的影响尚在其次。

  • 标签: 唐诗 宋诗 性情 风格
  • 简介:永乐城是宋夏战争期间北宋修筑的一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军事城堡。元丰五年(1082)在此发生的著名的永乐之战,历来为学界所重视。但永乐城的具体位置,却因年代久远,在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可以确认永乐城在今陕西省横山县党岔乡王家洼村。

  • 标签: 永乐城 银川寨 永乐之战
  • 简介:《全宋诗》卷二三三六尤裹下收《落梅》与卷二四二二张栻下收《落梅》当为同一首诗,其出现文字上的差异,实为传刻之误。从尤袤与张栻自身的情况、《落梅》的用语以及文献的角度考察,《落梅》应为尤袤的作品。而且很可能尤袤“一作两用”,既当诗,又当词。

  • 标签: 《落梅》 作者 尤袤 张栻
  • 简介: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全国为十五路。京西路治河南府(今河南洛阳),辖十六州,其中襄州领有襄阳、邓城、谷城、宜城、中庐、南漳六县。

  • 标签: 北宋 襄州 知州
  • 简介:依据《宋史》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宋记》、滁州旧志和传主家乡地方志等史料,可以勾勒出55位北宋滁州知州一生概貌,特别是与滁州有关的经历,使读者对他们的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可由此增加对北宋知州一级官员在学历、素质、行政作为等方面的了解。

  • 标签: 北宋 滁州 知州 《宋史》 地方志
  • 简介:吕大临是北宋理学中极为特殊而又重要的人物,他先是张载弟子,后为二程门人,其为人为学由关学、洛学所共同促成。本文在对吕大临的思想略作介绍的基础上,试图将其思想置诸牟宗三的宋、明儒学之分系理论中作一分析与讨论,以便说明吕大临思想不仅兼具关学和洛学之特点,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架构和型态。

  • 标签: 本心 五峰蕺山系
  • 简介: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士大夫忧患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旧唐书》的不满,使得北宋中期出现了一股唐史研究的热潮,涌现了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史家和史著。这些史著多以《春秋》之义为评判标准,褒贬唐史,史评色彩浓厚,鉴戒思想突出。

  • 标签: 北宋 唐史 鉴戒 春秋
  • 简介:本文认为中国当代诗歌经过八十年代前后的大繁荣之后,进入了较为寂寞的时期。当前诗坛的现状是:多元格局,无序竞争,沉寂与热闹同在,危机与希望并存。为此,新诗走出当代困境的关键在于提高新诗自身的质量,而提高新诗质量的关键又在于提高诗人的品位、学识。

  • 标签: 郭沫若 中国新诗 《女神》 诗歌创作 现实主义文学 闻一多
  • 简介:本文根据北宋一千二百多条流星记录,先证明它们都是火流星或“准火流星”。其次根据流星群的条件,定出三条划分火流星群的原则。最后挑选其中一条原则,考察北宋诸火流星记录,选出五群符合原则的火流星,先讨论和确定其出没点的位置,然后按流星运动路线相交法定出它们的辐射点。

  • 标签: 北宋 火流星 原则
  • 简介:<正>15.寻常百姓丹阳陈辅每岁清明过金陵上冢,事毕,则过蒋山,谒湖阴先生,岁率为常.元丰辛酉癸亥两岁,访之不遇,因题一绝于门,云:“北山松粉未飘花,白下风轻麦脚斜.身似旧时王谢燕,一年一度到君家.”(《宋诗话辑佚》上,第6—7页.)按:“北山”即钟山之别名,南齐孔稚圭《北山移文》:“钟山之英.”“白下”亦金陵之别称,《旧唐书·地理志·江南道》:“武德……九年,……改金陵为白下县.”均应加地名号.

  • 标签: 宋诗话 商兑 昭君 桃叶 东坡 桃根
  • 简介:北宋新儒学从本质上说是'义理之学',而北宋'义理之学'的发展一开始就表现出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取向,那就是经世论取向的义理之学和心性、性理取向的义理之学.在北宋时期,经世论取向的义理之学是占主流的.后来,由于政治改革的挫折、儒学经世论方面的学术资源的相对不足、排斥佛道思想的需要等方面的原因,注重心性的义理之学逐渐占据了上风,最终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标签: 北宋儒学 义理之学 经世之学 性理之学
  • 简介:第一章前言浙江位处滨海之地,山有普陀,天台,雁荡,东西天目之奇秀;水有钱塘潮之壮观,西子湖之明媚,七里泷之幽胜,以及兰亭曲水,鉴湖,鸳鸯湖诸胜。在在莫非诗境,致两浙古今诗人辈出,实有基于自然之地理环境,沾其熏陶而成者。自古一地文化之开展,文风之鼎盛固有因其自然之地理环境,然与当时之时代背景如政治、经济、阶级斗争等情况,更有密切之关系。溯于邃古之初,两浙本边远之地,自勾践诏吴,蔚成霸业,而文风未启。三国以后教化及焉,人才渐盛,卒以文章之秀萃于浙江,盖有其特殊之时代背景,乃经我国历史上二次南渡而促成者。先为东晋之衣冠

  • 标签: 七里泷 中国韵文史 《诗薮》 勾践 浙本 维桢
  • 简介:宋太祖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以文人治理国家,将科举作为选拔文官的主要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士子读书应试的热情与需求,官学因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官学的发展主要是集中在宋仁宗之后,而此时北宋实行科举已有60余年,官学的发展明显滞后,难以满足士子读书应试的需求。而北宋建立之初创建和修复的书院不仅在规模、办学条件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而且其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又能满足士子获取应试知识的需要。因此,书院在北宋前期弥补了官学之不足,成为科举应试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与此同时,由于书院与地方官学的职能高度重合,在朝廷大力扶植官学的举措出台之后,书院面临着或被改为官学,或停止办学的局面,盛极一时书院逐渐走向衰败。

  • 标签: 科举 官学 书院 教育
  • 简介:顾城是一位引领朦胧诗潮的年轻诗人,也是人们崇拜的童话诗人,他却以让人震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和妻子的生命。审视顾城的一生,可以看出,顾城是一个童话世界的天才,而正是这种天才特质造就了他的悲惨结局。

  • 标签: 顾城 天才 童话诗人 杀妻自杀 必然悲剧
  • 简介:“元丰九先生”的出现被视为温州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而这一标志的出现与北宋中后期太学法的改革是有密切关系的。元丰太学法改革使得温州士子可以通过太学争取到远多于解额的参加省试的名额;崇宁元年推出的州县学三舍法改革,使取士权的重心部分地向下移动,进一步拓宽了温州士子的仕进之路;阻碍温州士子科举的的身份限制被从根本上取消了,生员的生活负担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而后赵构小朝廷以临安为都和程学的传入,解决了温州在地理上荒僻边缘的尴尬和文化渊源匮乏的问题,这预示着温州科举和区域文化崛起的春天就要到来。

  • 标签: 太学法 三舍法 改革 温州士子 机遇
  • 简介:夏蔼琳乌克兰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专业2015级研究生《大学生》:你来中国多久了?选择来中国的原因是?A:我是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的硕士研究生,在中国已经待了三年半了。之所以来这里念研究生是因为我参加了湖南卫视举办的汉语桥比赛,当时感觉整个节目的录制过程特别有意思,

  • 标签: 传媒经济学 乌克兰人 中国传媒大学 动画电影 中国动画 动画界
  • 简介:清代闽籍赴台诗人创作的诗歌有多方面内容,如对台湾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对当时时局和渡海情形的描述、对当时重大事件的记载和评议、对台湾民俗民风的描绘、对台湾风物名胜的状写、对台湾秀丽景观的激赏、对台湾物产的咏叹.

  • 标签: 清代 闽籍赴台诗人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