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东关作为大连最老的街区之一,其历史承载着大连发展的荣辱兴衰。1898年沙俄强租旅大后,与清政府签订《东省铁路续订合同》,伴随铁路的修建,大量关内移民聚居于此,形成了东关最早的雏形。至日本占领时期,大量华商、华工被迁至此,东关也成为当时大连最重要的中国人聚集区和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其街道建筑突显中国传统风格,商贸市场繁荣。此外,在日本殖民统治下,东关亦留下了中共大连地方组织早期活动的印记。"中华青年会"与大连地下党在此积极开展抗日运动,使东关成为大连地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重要阵地。

  • 标签: 俄日占领时期 大连东关街 街道建筑 商贸市场 抗日斗争
  • 简介:1920年7月17日,就读南开大学的周恩来因为率领爱国学生团到天津直隶省属为扣留学生们请愿,遭拘捕入狱刚刚恢复自由,随即着手赴法的准备。同年10月,周恩来携南开大学校董严修(字范孙)设立的“范孙奖学金”,自天津赴上海,搭乘法国邮轮“波尔多斯号”远赴法国。

  • 标签: 南开大学 留学生 周恩来 奖学金 波尔多 天津
  • 简介:福是具有鲜明温州特色的大型民俗节日。其雏形出现在清初,清中后期盛行,至少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初以春祈、禳灾、求吉的民间信仰为主线,继而融入文化娱乐和商贸活动,并且吸收上巳节、花朝节民俗,最后发展成为集信仰、娱乐、商贸为一体的复合性民俗活动。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此俗衰微。近年来,温州市政府对此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多次成功举办拦福,现已成为该市每年旅游节的重头戏。

  • 标签: 复合性民俗 温州文化 拦街福 春祈
  • 简介: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大连市区经济的发展应着重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问题;二是利用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经济问题;三是服务和社区服务产业化问题;四是激励机制和规范化管理问题。

  • 标签: 大连市 区街经济 政府职能 市场导向 特色经济 城市经济
  • 简介:作为具有强烈地域特征的春节文化符号,社火是甘肃天水地区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重要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通常以行政乡(或镇)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流行和表演区域,均属于表现秦腔剧目或演义小说中精彩有趣、矛盾冲突集中之情节的造型戏。这种艺术活动的组织和表演,深刻地表达着人们对于传统的理解,对于集体的理解,对于村落关系的理解,对于欢乐的理解以及他们的超自然信仰。同时,它也为处于大众传媒及通俗文化多种影响下的农村地区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表达自我、协商文化认同与地域认同的资源和重要途径。

  • 标签: 街子乡 社火 认同 协商
  • 简介:残雪的《五香》中存在封闭性、开放性和边缘性三类空间意象,它们表现出女性话语和性别文化的内涵。封闭性的房间是女性精神思索、定义自我的空间,镜子意象加诸其中,象征现代女性找寻自我形象与主体定位的精神旅程;开放性的街巷是女性争取话语权和身体自主的场所;边缘性的谷仓和公共厕所反映男权文化的旁落。可见,众空间意象所体现的现代女性生存境遇,寄寓着作者的性别文化反思。

  • 标签: 残雪 《五香街》 空间意象 性别研究
  • 简介:序跋是窥见学者学术思想、性情志趣及学界交游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纾高度重视序跋的写作,“译小说”的大量序跋是其启迪民智,探寻救国图存之道的重要载体。在译序跋中,纾提出了“变法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一系列重要的理念,是纾渴求民族自立、自强的“强国之梦”的真实反映。

  • 标签: 林纾 林译序跋 爱国情怀
  • 简介:纾翻译获得成功的必然性、纾翻译的目的与思想内涵、纾文化互动的翻译观和纾翻译捍卫了古文的地位等方面逐一介绍了纾的翻译。可以说,纾的翻译,不论从其翻译的目的考究,还是立足纾的翻译观探索,都不难寻找出译获得成功的必然性——译体现了其“救国保种”和“捍卫古文”的爱国思想,适应了清末民初社会背景和内在需要,满足了当时读者的需求和期待,是该时代的必然产物。

  • 标签: 林纾 翻译 目的 思想内涵 古文
  • 简介:商务印书馆早年名声鹊起,效益奇丰。除教科书广为发行外,严复的汉译名著和纾的翻译小说的出版,尤其是后者所带来的大规模品种,在商务印书馆的产业化运作下,获得了极大的收益。十几年间,在商务印书馆教科书之外的业务撑起了半边天,为商务印书馆品牌串红起到了功不可没之效。作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奠基人、最后的古文家,纾依托商务印书馆,在张元济的推动下,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 标签: 张元济 林纾 翻译小说 出版
  • 简介:作为一位维新派作家,纾多次提到“中学”以及奉“中学”为立国之本的传统中国所存在的种种缺陷,表现出了那个时代先进的中国人可贵的民族自省精神。但是纾又认为中国儒家文化所揭示的传统伦理道德具有普世价值,因而是不能随意否定的。纾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一点,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欧风美雨激荡下出现的某种“世风日下”现象促使他不能听任“中学”的沦落。

  • 标签: 林纾 中国文化 自省精神 普世价值 世风日下
  • 简介:<正>大学报到第一天,晓艾原本欣喜期待的心情就有那么一点点不爽。当晓艾肩扛手提着大大小小的几个行李包精疲力尽地走进宿舍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几个青春靓丽的时尚女孩和几个穿着得体的中年人。不知怎么,晓艾的心里突然有一种微妙的感觉,是自卑吗?晓艾不清楚。女孩们和他们的家长很友好,帮着晓艾摆放东西,以往麻利的晓艾竟手足无措起来。晚饭的时候几个家长说要一起去聚餐,女孩子们兴高采烈,晓艾借口不舒服没有去。他们走后,晓艾在宿舍一个人照了半天的镜子。晓艾非常郁闷,自己太不幸了,居然进了个美女宿舍!其实晓艾不丑,只是那一脸菜色和一身朴素的衣服掩盖了她青春的颜色。漂亮有什么用?家境好有什么用?我不会比她们差的,晓艾在心里暗暗发誓。

  • 标签: 青春靓丽 大学报 你怎么知道 她说 不知道 罪感
  • 简介:苏雪与胡适既是徽州同乡,又是益友和良师,他们在文学评论和学术研究诸多课题既有不少共识,亦有各自的创见和探索。

  • 标签: 益友 良师 五四精神
  • 简介:已被考证出的纾在京寓所,主要有永光寺、芝麻两处。但根据当事人的有关材料,宜补上另外3处:绒线胡同、棉花头条、下斜

  • 标签: 林纾 京寓 新考
  • 简介: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纾和魏易翻译了兰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后来纾、陈家麟主要从奎勒一库奇《莎士比亚历史故事集》翻译了4个莎士比亚历史剧,但是《亨利第六遗事》包含了不分行的、文言散文体的戏剧片段的翻译,有较多的汉化文言改写,而且纾对莎士比亚的了解比现在人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 标签: 莎士比亚 戏剧故事 历史戏剧 散文翻译 改写
  • 简介:纾是清末民初著名国学大师与翻译家。他以深厚的国学功底与流畅生动的语言,创造了特有的译文风格,对中国文学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纾与人合译的独特方式被称为“译述”。他是备受争议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译述的百多部优秀作品影响很大,而思想的矛盾又让他不能融入时代大潮。

  • 标签: 林纾 译述 林译小说
  • 简介:纾“五四”前夕声称庚子年曾为《杭州白话报》写作“白话道情”,迄今无人查证,致使其本来面目长期以来不为人知。1901年《杭州白话报》刊发的署名“竹实饲凤生”的六种“道情”,应是纾之作。襄助《杭州白话报》,创作“白话道情”,以白话开民智,以通俗文艺振民气,且曾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是20世纪初年的壮年纾确曾有过的一段白话文学创作经历。《杭州白话报》“白话道情”之考论,还原了纾作为晚清开风气之先的启蒙白话报和白话文学先驱者的本来面目。

  • 标签: 林纾 白话道情 竹实饲凤生 《杭州白话报》
  • 简介:西晋陶夔是福州的第一部方志,今仅存一、二条.唐大中諝,是继陶夔之后一部很重要的方志,也已散佚,有学者加以辑录,可惜仅得十余条,今予重辑,得百余条,并略加考证.宋庆历三年,世程在諝的基础上撰,也已散佚,今亦加以辑录,得数十条,附于后.

  • 标签: 林諝 《闽中记》 唐朝 林世程 宋朝
  • 简介:2009下半年,荔湾区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岭南文化品牌而推出"五区一"规划,时至今日,其不仅出台了"五区一"的具体规划,并多已付诸实践。"五区一"规划体现了"山水城市"理念及城市地域结构理论等规划设计理念,它注重整体规划发展,并较好的把自然融合到城市规划建设之中,强调城市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当然,其规划也并不完美,因此,最后一部分试着从山水城市理念、岭南文化主线、建立白鹅潭复合文化区、设立"行走荔湾"路线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其更加完善。

  • 标签: 规划 “五区一街” 荔湾区
  • 简介: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景观是展示城市外在形象的窗口。文章选取杭州著名的历史街区——河坊的语言景观为研究语料,结合场所符号学理论,从语码的取向、呈现形式、置放和功能四个方面分析杭州历史街区的语言景观,探讨其背后的语言政策及蕴含的历史文化。

  • 标签: 语言景观 场所符号学 河坊街 历史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