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大学城”是近两年在我国一些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大城市或地区中心城市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在一些城市地区,所谓的“大学城”已在建设之中。而在更多的城市地区,“大学城”也已进入构想与筹划的阶段。在一些地区,“大学城”的建设甚至透出一种竞争的气息:区内数个中心城市都在积极建设或筹建自己的“大学城”。种种迹象表明,“大学城”有可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下一阶段一个重要的生长点,一种新的大学运动表现形式,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态。由于“大学城”的规模与投入非同一般,牵涉的关系相当复杂,其建设的好坡无疑将对高等教育乃至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在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对这种新出现的情况及其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本文仅从概念规划和概念设计的层面上,讨论“大学城”的现实必要性、核心概念及相应的规划与设计问题。
简介:由柏拉图奠基的传统的形而上学是一套视觉性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使存在的意义这个属于存在论层次上的问题陷入存在者层次上的窠臼,一直隐而不显,处在被遗忘的状态。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借助以"Sicht"(视、看、见)为核心的一组视觉性的词,来表达作为Dasein(此在)的人在世界中与其他存在者打交道的情形。海德格尔试图赋予这些视觉性的词以更加具有开放性的意义,来突破传统形而上学语言的桎梏。最终,海德格尔意识到了这种努力的失败。
简介:国际国内高度关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传统硬件论、现代多元论、层次类别论、水平级差论、结果论、目标达成论等种种质量观,使得高等教育质量概念难以确定。高级专业人才、复合人才、创新人才、拔尖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及所有大学的主要功能与核心质量;此外,知识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也是现代大学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功能与根本质量。高等教育的根本质量就是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一目标的实现(狭义);高等教育系统内所有其他因素都是为了根本质量的实现而提供的保障,保障质量与根本质量合并为广义高等教育质量(广义)。该定义为进一步的大学分类、功能定位、质量标准体系的编制等,提供了清晰的逻辑依据和思维线路;也是当今中国对世界高等教育作出的一大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