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存储混合型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控制释放体系,但由于其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建立合理实用的动力学模型.以混合药膜包膜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释放动力学的简化模型并获得了解析解.实验数据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描述药物装填量大于饱和溶解度的药物释放动力学行为(相对偏差小于3%).根据该模型还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限定条件(DmDf和DmDf)下药物的释放特征:当DmDf时,释放速率变为常数,达到零级释放,其释放速率与药膜无关,这为零级释放缓释体系如何控制释放速率和药物释放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当DmDf时,药物的释放速率与药膜中的释放系数、溶解度和药物的装填量有关,与包膜过程无关,其释放过程类似于混合药膜缓释体系.
简介:对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预测电站锅炉在未知的燃烧或运行工况下烟气中汞组分进行了可行性评估.基于已掌握的三个电站锅炉现场测试的汞排放数据库,建立了一个三层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用以对烟囱处汞排放的组分进行预测.全部预测过程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训练过程和误差评估4部分.总共选取了59个煤样、灰样以及电站运行工况参数作为输入变量,利用部分实际汞排放测试数据来指导训练过程,其余的实测数据用来校验网络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模型获得的预测精度对单质汞元素的均方根误差为0·8μg/Nm3,对全汞的均方根误差为0·9μg/Nm3.这样的误差在当考虑到现场采用半连续释放测量(SCEM)方法,由湿法测试模块所产生的峰值误差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简介:以红树植物桐花树2a生龄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淡水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2+(0mg/L(对照组)、10mg/L、25mg/L、50mg/L、100mg/L、300mg/L、500mg/L)对桐花树叶片的超氧负离子(02。)、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质以及可溶性总糖量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桐花树叶片中O2一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最高值范围是在Pb2+浓度100~500mg/L;而蛋白质含量和POD的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SOD活性在铅胁迫浓度为10mg/L时达到最大,当高于10mg/L时,则随Pb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Pb2+浓度为0-300mg/L时,随Pb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试验表明:桐花树叶片在浓度为10—100mg/L铅处理下,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在调控抵御铅污染,即轻度的铅污染有利于桐花树的生长;在300—500mg/L高浓度铅胁迫下,各种生理指标出现衰减,显示高浓度铅胁迫的抑制效应,不利于桐花树生长.
简介:针对实验室废水,采用活性碳联合Fenton试剂氧化处理,探讨主要因素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碳在添加量为0.45g/mL,反应30min后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达61.32%;Fenton试剂在H2O2添加量为0.07mg/mL,FeSO4·7H2O的添加量为0.02g/mL的条件下反应60min后,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达到59.88%;将活性碳吸附和Fenton试剂联合作用后,活性碳添加量减少了0.05g/mL,FeSO4·7H2O添加量减少了0.005g/mL,去除率可达89.23%,显著提高实验室废水中COD的去除率.
简介:为了研究加味保元汤对束缚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的影响,将3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保元汤组。模型组、加味保元汤组大鼠每日束缚1次,连续3周。加味保元汤组束缚前给予大鼠200mg/kg体重加味保元汤水提取物灌胃。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结果显示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正常对照组(706.28540±98.64284)ng/mL,低于模型组(858.31980±55.87683)ng/m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加味保元汤组(746.67220±61.79915)ng/mL与正常对照组(706.28540±98.64284)ng/m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858.31980±55.87683)ng/mL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加味保元汤对束缚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升高具有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