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以战争为题材或者以战争作为背景的诗歌在杜甫的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本文借助叙事学理论,从旁观叙事、全知叙事以及体验式叙事三种叙述视角对这一类诗歌进行了解读,总结出杜甫战争诗歌叙事形式方面的特征,即以写实为基础的白描式的简练的笔触勾勒,在看似平常的细节叙事之中,通过讽刺、戏谑手法,流露出自己复杂而深刻的感情。

  • 标签: 杜甫 战争诗歌 叙述视角 白描 讽刺 戏谑
  • 简介:《金锁记》存在三重叙述,即三人称叙述、三人称叙述中的叙述和复数一人称叙述。通过三重叙述,作者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旧女性如何从被囚到自囚进而囚人的历程,并在这样一种三重叙述中完成一种“苍凉的启示”,即女性解放之门敞开的可能性。

  • 标签: 三人称叙述 三人称叙述中的叙述
  • 简介:《古本小说丛刊》中有两种抄本的《中真》,运用对读法,从版本、作者和思想内容等方面对两种版本进行考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廓清对这部小说的认识。

  • 标签: 幻中真 版本 故事
  • 简介:深度报道离不开背景材料的运用,而运用的关键又在于叙述分寸的把握。深度报道中背景材料的叙述分寸主要体现在:广度方面,要全面地拓宽视野,挖掘各种类型的背景材料,进行综合运用;量度方面,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在使用数量上恰到好处;高度方面,要有高屋建瓴的视野,帮助读者最大程度地了解报道内容的价值所在。

  • 标签: 深度报道 背景材料 叙述分寸 价值
  • 简介:在中国小说史上,唐人传奇占有重要地位.这除了作品所表现的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健康执着的人生态度外,其巧妙的构思和描写艺术,则是很重要的原因.

  • 标签: 唐人传奇 虚构 细节 映照
  • 简介:艺术凭借几何形的排列造成形状和色彩的律动,产生视幻觉,造成视知觉的运动感和闪烁感.视艺术为现代艺术设计做出重大贡献,拓展了其艺术形式的新领域.本文结合标志设计作品,从流动的几何韵律、色彩的视觉颤动以及空间的视错觉三个方面对视艺术在标志设计中的形式进行了研究.

  • 标签: 视幻艺术 标志设计 形式研究
  • 简介:本文从沈从文小说文本中的叙事模式入手,着重通过论述沈从文小说写作中形成的独特的叙事特色,来解析其小说文本中的时间模式,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模式对文本时间进行了某种分裂,即隐去了客观的时间而又将文本中的主观的时间模式进行了一种有意识的消解,而这种消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文本中的空间容量,增加了文本的感染力。

  • 标签: 叙事模式 文本时间 时间感知 个人认知
  • 简介:独特的童年经历、牙医经历和"文革"记忆,使余华内心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暴力情结。对于暴力的沉迷,使余华在告别先锋时代的暴力叙述后,又在长篇小说《兄弟》中,以超然物外的冷漠态度、冷静细腻的细节描写、多方位的叙述角度,开始了暴力言说,为读者呈上了一场暴力和杀戮的场景。

  • 标签: 暴力叙述 《兄弟》 非理性背景
  • 简介:刘呐鸥作为上海新感觉派的灵魂人物,在小说创作中自觉追求影像叙述方式。他采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突出镜头感和节奏性,并利用"陌生化"的叙述语言在小说中营造出电影般的场景画面,而这种自觉借用更是体现其"都市性"的文化追求。

  • 标签: 刘呐鸥 蒙太奇 “陌生化”都市性
  • 简介:《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是关汉卿元杂剧公案戏代表作之一,可简称《蝴蝶梦》.《蝴蝶梦》结合文本叙述与舞台叙述的特殊要求,以“悲剧性”叙述手法进行创作,剧情发展弥漫着浓郁悲剧气氛,但关汉卿却在结尾处笔锋一转,以喜剧形式落幕,让《蝴蝶梦》戴上“喜剧”的光环,产生明显反讽效果.“以悲剧叙述,以喜剧结局”根源在于:元杂剧创作形式的特殊要求;儒家伦理观念惩恶扬善的历史要求;以不现实喜剧结尾消解“悲剧”所带来的痛苦.

  • 标签: 《蝴蝶梦》 悲剧性叙述 文本 舞台 反讽
  • 简介: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也是最能体现作家个性的文体。毕淑敏集作家、心理医生于一身,她思维通透,文笔细腻,善于在散文创作中灵活运用多种叙述视角,真诚自由地表达她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洞察,对人性的悲悯,对人间天堂的向往,使读者的灵魂在她心灵自由地表达中与她一起自由飞翔。

  • 标签: 毕淑敏 散文 多人称 叙述视角
  • 简介:1990年代以来的女性自传体小说叙事的形式技巧呈现开放的态势,"展示"与"叙述"的整合,在"经验自我"中穿插"叙述自我"的自传体小说,在经验视角与叙事视角的统一、多种叙事人称的共存以及个人化叙事与宏大叙事的遇合等三个方面,女性自传体小说的叙事艺术得到升华。

  • 标签: 展示 叙述 自传体
  • 简介:麦克尤恩在《星期六》中运用脑神经科学认知大脑的智慧,阐述了认知的建构主义本质,指出人类虚构故事的自然本能与认知过程中反思、校准和修正先见的必要性。小说将主角设定为脑外科医生,探讨了根植于脑神经科学的大脑如何运用充满情感的叙述引导个体正确地感知和判断,指出生活经验隐而不现的编故事本质。

  • 标签: 《星期六》 麦克尤恩 脑神经科学小说 叙述虚构
  • 简介:《泰坦尼克号》是21世纪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从电影叙述和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该影片进行解读,可以发现该影片展示给人们所独有的特色和魅力。

  • 标签: 解构 叙述 女性主体 缺失
  • 简介:小说视角是当代理论家小说家非常关注的修辞技巧。严歌苓小说中采用了儿童视角、男性视角、女性视角、动物视角、民间视角等,根据不同的主题、情节与表现人物的需要,精心选择叙述的立场,从不同的认知角度展现了世界与人性的复杂。在她的叙事时间中,作者将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连成一线,对故事进行剪切、拼贴,时而预测未来,时而回溯过去,时而跳到当下,不断将"过去时"、"完成时"、"现在时"、"将来完成时"组成一体,让故事过去中孕育着未来,未来又渗入过去。在这样的跳跃、流动中,将不同人物的背景、命运,条理分明地展现了出来。同时,又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积极参与到历史真相的共同揭示中来。

  • 标签: 严歌苓 叙事视角 叙事时间
  • 简介:4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出现了一批以“童年回忆”为主题的小说,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叙述模式:叙述人称为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对全知叙事视角进行了变革。双重叙事视角的使用使文本呈现复调意味,具有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 标签: 儿童视角 东北作家群 叙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