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集体自由自选动作中空间和三维空间的运用是评判一套花样游泳自由自选编排全面性、艺术创新以及运动员整体能力利用的重要依据之一。以此为创新点,将第28届奥运会、第29届奥运会、第30届奥运会和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顶级赛事上花样游泳取得前六名的队伍为主要研究对象。釆用录像解析统计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前述顶级赛事所得到的数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花样游泳集休自由自选项目中空间和三维空间运用情况。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集体自由自选动作中占领空中优势,发挥立体效果是当前世界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总体编排的一个新趋势。托举技术是花样游泳占据空间领域的主要技术之一。托举次数、托举组合次数和托举总时间比例是全套动作编排的重要内容和不可忽略的因素。立体队图形也是花样游泳空间技术的主要部分。托举技术三维空间的利用是空中编排总发挥技术亮点和艺术亮点不可缺少的元素。利用好三维空间,创作出更难、更新、更高的托举动作可提升全套动作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中国队应在托举次数、托举组合次数、托举时间比例上、立体队图性上改进与提高,以集体自由自选动作中空间的运用,占领空间优势。加强托举的多维,多方向的旋转,提高三维空间的运用。这些方面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简介:为探明21世纪以来中外排运动科学研究的不同特点,以期为国内排球运动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运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等研究方法,借助BICOMB2.0书目共现与SPSS20.0统计软件,对2000—2017年收录在WOS核心合集与CNKI核心期刊的排球运动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国内研究热点聚集于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排球新规则与技战术发展、排球教学理论与实践、排球比赛分析与竞赛理论;国外研究热点则集中在运动损伤及预防与康复、运动员肩关节活动及伤痛、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运动表现;排球教学理论与实践、排球新规则与技战术发展是国内排球运动研究的热门主题,而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是国外排球运动研究的重点;中外研究热点在内容、侧重点、关联度、研究方法、学科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国内研究注重理论问题导向性,而国外研究则突出实践问题导向性;国内研究应从表象研究向实质研究过渡,以排球运动的实践问题为逻辑起点,拓宽学科交叉领域,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形成清晰的研究脉络。
简介:采用近景摄影测量的先进技术,对人体(尸体)下肢肌肉的起止点进行量测;运用计算机进行编程解析,求得国人下肢肌肉附着点的三维坐标.建立下肢4个运动环节的独立坐标系;运用刚体方位广义坐标描述下肢环节运动;提供肌肉机能评定相关的定量参数资料.建立起止点坐标与有关的人体测量参数间的回归方程,为活体下肢肌肉起止点的推算提供依据.
简介:目的:同时注意空间中多个目标刺激对于乒乓球运动员非常重要。考察认知负荷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注意分布的影响。方法:实验中采用计算机行为实验,控制认知负荷(同时注意的目标数量为2、4或6个),并且在不同注意范围(离中央注视点3°、6°和9°视角)的位置上同时呈现刺激,要求被试对刺激的亮度变化做辨别反应。结果:认知负荷对于乒乓球运动员的注意范围有显著调节。当刺激个数为2时,在3°和6°视角条件下呈现的刺激反应时均显著快于9°视角条件下的刺激。当刺激个数为4时,视角为3°条件下的反应时快于视角为6°和9°时的反应时,而视角为6°时又比视角为9°时的反应时显著要快。当刺激个数为6时,视角为3°时的反应时均快于视角为6°和9°时的反应时。结论:当前研究证明随着认知负荷增加,乒乓球运动员注意焦点范围显著缩小。可以通过测量运动员在高负荷条件下注意焦点的范围来进行运动员的选拔。
简介:马拉松突然火爆起来。自2014年以来,我国城市马拉松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参与人群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路跑赛事。根据在中国田协注册的赛事数据:2014年国内共举办了53场马拉松赛事,2015年陡增至134场,比2014年增加了160%,2016年达到328场,参赛人数超过280万人次。2017年我国800人以上参与的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达1102场,参与人群近1000万人次。可以说,马拉松赛事正成为民众狂欢的运动盛典和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名片。为什么马拉松赛事突然风靡起来,它给人何种体验,折射出社会何种问题,对经济的发展有何种影响,都是值得学界探讨的。本期体育评论刊登了江西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纪成龙、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孙科、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博士陈国强的相关观点,他们从市场、社会、竞赛参与三个维度对马拉松现象进行了剖析。
简介:体育公共空间供需矛盾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桎梏所在,现实中,体育公共空间供需矛盾主要体现为供需失衡。体育公共空间供需矛盾既有量的短缺,在社区体育公共空间先行供给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社区体育发展对空间的潜在需求,加之在法律上没有给予社区体育公共空间明确的定位,社区体育公共空间也没有刚性的供给制度,使得现有的空间供给难以满足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有结构性矛盾,社区体育公共空间供给时并未顾及到集体性社区体育活动开展对空间的特殊需求,引发了一系列群体性社区体育活动冲突。此外,更有制度的缺失,社区体育公共空间治理机制还不完善。对于体育公共空间的供需矛盾,可通过社区体育公共空间供给侧改革予以化解。在宏观层面,政府需要作为供给主体,通过资源合理配置解决社区体育公共空间的供给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加供给量,满足社区体育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通过调整结构,化解社区体育公共空间结构性矛盾。在中观层面,需要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社团协同,通过公共服务、治理制度与组织供给,解决社区体育公共空间治理与服务问题。在微观层面,需要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协同,解决社区公共体育空间的微观治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