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田径》2000年第3期刊登了《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一点探索》(以下称《探索》)一文,笔者对《探索》勇于向传统的短跑运动技术挑战,以期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精神表示肯定,但是,对其观点不敢苟同,并对其“创新动作”提出异议。一、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认识现代蹲踞式起跑技术,是在运动实践中发展形成的,这一技术在世界范围被广泛采用,它既符合《田径竞赛规则》对短跑起跑的某些针对性的要求,又遵循了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由于两肩关节与两手支撑点连线向前的夹角小于90°,在运动员两手推离地面时,地面的反作用力分解为一个垂直向上的分力和一个水平向前的分力,前者具有使运动员抬体的作用,后者是起跑动力。运动员两手推地、两腿后蹬所产生的垂直反作用分力,以及背部肌肉收缩力,三者适当地协调作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并保持躯干适宜的前倾角15°~20°。二、对《探索》改变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异议从《探索》中可以看出,把现代蹲踞式起跑技术中“两手迅速推离地面”动作去掉的理由,简而言之,是练习者在做这个动作时,产生了以脚为轴的翻转力矩,对起动有阻碍作用;两手推离地面需两臂屈伸,延缓了起动时间,分散了后蹬的注意力,减...
简介:目的:探讨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大鼠骨骼肌αB-crystallin表达和血清CK的变化,及针刺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安静组、运动非针刺组与运动针刺组。运动组大鼠进行一次力竭离心运动,于运动后即刻对运动针刺组进行针刺处理。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比色法分析各组大鼠腓肠肌中αB-crystallin含量的变化和血清CK的值。结果: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运动针刺组大鼠αB-crystallin含量高于运动非针刺组大鼠(P﹤0.05)。运动针刺24h组血清CK显著低于运动即刻组(P﹤0.01);运动24h组与运动即刻组相比,血清CK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针刺可促使运动诱导的αB-crystallin蛋白进一步表达,可能是针刺促进运动导致的骨骼肌损伤提前恢复的机制之一。2)针刺通过加强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修复促使血清CK含量提前恢复至24h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