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不同字表、词表对实际阅读材料覆盖的考察,发现字、词覆盖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对阅读材料的识读水平,在词覆盖的基础上提出的阅读识读可以更好地反映对阅读材料的识读水平。通过对阅读材料的考察和计算发现,满意的阅读理解建立在0.95左右的识读上。通过对不同词表所包含字数及其识读的分析和比较得出,阅读者掌握的字词比达到1:7以上才能达到这样的识读水平。学习汉语时,掌握近3千汉字的同时,应该掌握2—3万个左右的汉语词语。

  • 标签: 阅读理解 覆盖率 识读率 字词比
  • 简介:<正>一汉魏以降,历代翻译的佛经浩如烟海。汉译佛经中保存的梵汉对音,不仅材料十分丰富,而且译经师生活的地域和时间在各朝经录中都有确切记载,因此是研究汉语语音历史的最有价值的资料之一。但是,梵汉对音这一宝贵语音资料到现在并没有得到全面整理和利用,这是非常可惜的。前人研究梵汉对音,多是运用一些零碎的材料证明一些个别问题。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探索和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即全面整理能反映某一个时代的某地方音的梵汉对音资料,研究这个时代的汉语这种方言的语音系统的面貌。隋唐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译经事业异常发达。隋升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登基,北齐沙门宝暹等十一人西游赍梵经二百六十部膺期而至,被认为是应运吉兆,即下诏立大兴善寺译场,并"勒旨付司,访人令翻"。一时高僧云集长安,盛况空前,总计隋"一朝代三十七年道俗二十余人所出经论传法等合九十部五百一十五卷"。其中主要译经师阇那崛多早年也曾在北朝宇文周长安译经,所以本文将北周时长安所出译经也一并收入,然后从中剔出能够反映长安方音的部分,整理分析其中保存的语音资料,以求对公元六、七世纪之交的长安方音进行探索。本文所用梵汉对音资料,采自北周及隋代阇那崛多、阇那耶舍、耶舍崛多、达摩笈多

  • 标签: 梵汉对音 对译 方音 长安 梵文 半元音
  • 简介:戴震是清代学术的领军人物,他所倡导的“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的学术思想与方法,启导了乾嘉时期的朴学之风,尤其是他对《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四部汉辞书的研究与推崇,对当时以及后世的语言文字学和经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戴震 小学研究 两汉辞书
  • 简介:“三言”“语”说香港[香港城市大学]邹嘉彦一前言香港自开埠以来已有一个半世纪。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对香港实行了长期的殖民统治。1858年清廷与英廷签订了《天津条约》,其中的有关条款对后来香港社会与语言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条约规定了中英种语言在...

  • 标签: “三言” 语言转移 粤方言 香港社会 香港语言 官方语言
  • 简介:<正>一行士玺《古玺汇编》二八页著录如下方楚印:(1)行士玺。0165(2)行士之玺。0166印文的"行士"显然是职官名。先秦的外交官叫"行李"或"行理"。《左传》襄公八年:知武子使行人子员对之曰: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杜预注:行李,行人也。

  • 标签: 楚国 行人 少数民族 文物 战国文字 著录
  • 简介:“一语话”和“一文体”是岸的语文生活现状。在“和平统一、一国制”政策背景下面对当前岸关系和研究未来发展,作者认为,现代汉语的本体研究和语言规划,都需要一个视角的转换。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汉语词汇系统的丰富化现象;反映“一语话”语言实际的新型词典的编纂;“话”在交流中的融合趋势以及岸在语言规划项目上合作的可能性等。“一语话”和“一文体”的语言观念与“和平统一、一国制”方针协调一致,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强化民族认同、促进岸和平统一需要文化基础的构筑,新视角下的语言本体研究和语言规划的设计,将对此有所贡献。

  • 标签: 两岸 一语两话 一文两体 差异 扩容 词典编纂
  • 简介:部《莎士比亚辞典》的比较李伟民最近年来,已经和将有5部莎士比亚辞典问世,它们是《简明莎士比亚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90年)、《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辞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莎士比亚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莎士比亚辞典》(...

  • 标签: 莎士比亚 专科辞典 词条 《外语教学与研究》 时代背景 《哈姆莱特》
  • 简介:<正>为了向出国人员以及从事外事工作人员提供一本有关外语会话的工具书,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即将出版一本《中英俄会话与词汇手册》(赵兴仁、杨松林编著)。这本手册共分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在同外国客人交谈时和出国人员出国后的常用会话。内容包括:海关、旅途、城市、交通、衣、食、

  • 标签: 工具书 词汇手册 工作人员 科技文献 会话 经济文化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正>1987年5月,我们带领汉语专业的学生到宁波市进行方言调查实习。我们请了宁波市甬剧团的退休老演员、在职的青年演员和退休中小学教师,共九名发音人,记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方言调查字表》及我们自己设计的《字组连读变调调查表》等。返校后我们整理了调查所得的材料,比较研究了已经发表的有关宁波方言著作,撰成本文。本文有些调查结果及观点跟以前有些学者的不一致,有些观点涉及吴语声调和变调的性质及声调调查方法论,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一下讨论。本文所谓老派音系指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的语音。

  • 标签: 宁波方言 两字组 连读变调 调类 宁波市 单字
  • 简介:<正>一状态持续与动作进行1.0现代汉语普通话动态助词"着"既可以表示状态持续也可以表示动作进行,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日本学者木村英树(1983.2)最近试图区分个"着":表示状态持续的"着"是补语性词尾;表示动作进行的"着"是时态词尾。除了"词尾"这一名称尚可斟酌外,本文原则上同意这样的分类,并进一步扩大讨论的范围,寻求多方面的论据。1.1"着"由动词虚化为助词,逐步形成了汉语表示动态的个语法次范畴:状态持

  • 标签: 状态持续 单音节动词 动作完成 汉语普通话 现代汉语 动态助词
  • 简介:<正>点明修辞手法,是以往注释书当中的传统做法之一。但有时只是点明属于何种修辞手法,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修辞的特性.去认真揣摩古人行文中的修辞意图;否则,便无法真切地把握原文的意旨.下面,我想从《荀子》的处比喻为例,试作一些说明。一、根据喻之多“边”来考察古人用比的含义.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周易正义·归妹》中提出了“喻之多边”的说法。他指出:“比喻有柄而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放。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故

  • 标签: 《荀子》 金石 比喻 训诂 修辞手法 《荀子集解》
  • 简介:摘要“家”与“傢”、“据”与“據”分别是组非对称繁简字,人们在实际使用时,往往不能正确地对其进行繁简的对应转化。本文通过对这组繁简字进行字形、字义方面的分析,分别梳理了这组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对照关系,从而使人们能正确地对这组字进行繁简转化。

  • 标签: 繁简字
  • 简介:本文以语料库的方式分析“廿”和“卅”的使用情况。在大陆,以20世纪50年代初为界,前后个时期“廿”和“卅”的用法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为:使用频率由高到低,表数字的功能日趋淡化,指称对象愈来愈单一。在台湾,这个字的用法基本上保持了1950年之前在大陆使用的特点,即可以较灵活地与其他数字汉字进行搭配,较自如地起到数字表达的作用。本文还探讨了“廿”“卅”的记数功能在台湾地区得到延续,而在大陆地区则明显萎缩并几乎消失殆尽的原因。

  • 标签: 海峡两岸 廿 使用
  • 简介:摘要宜兴市位于太湖西岸,宜兴话属于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使用人口大约有一百多万。宜兴话内部有差异。本文从组易读错的字恬和莲,李和二,来分析这组字的异同,以及在用方言教学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读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宜兴话声母浊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形名组合指形容词直接修饰名词的定中结构。词长搭配主要指2+2、2+1、1+2、1+1这四种形式。“的”字隐现指“的”字可有可无且基本同义的情况,如“特殊(的)问题”、“正确(的)方向”等。关于形名组合出现的量化研究不多。祁峰和端木三(2015)对四种形名词长搭配进行了量化考察,但是没有考虑“的”字隐现问题,结果不够精确。文章以“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为语料来源,通过“的”字隐现的语感实验,对“的”字隐现情况进行了明确定义。然后,排除“的”字隐现情况,重新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在真正无“的”的四种词长搭配中,2+1的出现(类频)不到5%,与前人看法相似,而2+2的出现不到2%,大大低于前人估计。研究表明,和2+1一样,真正无“的”的2+2形名组合在汉语中不是能产的结构,而是受限制的结构。

  • 标签: 形名组合 词长搭配 “的”字隐现 小分枝结构 韵律词 音步屏蔽
  • 简介:摘要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 标签: 小学 数学 两位数 乘法 速算 剖析
  • 简介:<正>广昌县位于江西省东部,与福建省建宁县交界。除南端的驿前乡接近石城县口音外,全县方言基本一致。本文讨论的是老派县城话。发音合作人吴潜同志,退休教师,世居县城。调查时间一九八二年秋。一声韵调

  • 标签: 方言 退休教师 广昌县 异同 声韵调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