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广韵》系统的金浊声母並定澄从崇群等在现代闽方言读清的塞音、塞擦音,其中多数字不送气,少数字送气。这种不送气和送气之分,并不以《广韵》的韵类或调类为条件,这是其他方言所少见的情况,成为闽方言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究竟送气与不送气分化的条件是什么,许多学者都在进行探索,也提出过种种解释。作者思索多年,对已有的几种说法尚未敢苟同,又深感这一现象虽不容易解释却是涉及许多方面的重要问题。本文现对此试作视步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属于古並定澄从崇群等声母的字约有四分之一在今闽方言多数点读为送气清音,陈章太同志与我合写的《论闽方言的一致性》一文已经罗列了一些材料。本文加以补充,得出下列四十个字,这四十个字是口语中比较常用的,能单用,而且各地读音比较一致。现把福建境内有代表性的六个点的读音列表对照如下(若有文白异读的只列白读音):
简介:摘要声调是所有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方面。普通话的韵味,主要由声调体现出来。可以说,是否使用普通话声调是判断说的是不是普通话的关键,而声调的准确与否,又直接显示了一个人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山东威海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辨正有一定基本规律。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山东威海方言也有四个声调,所不同的是它们的调值不同。有人概括为“上声不变阳平变,阴平去声两相颠”。就是说在威海方言里读上声的字普通话里也读上声,都是读降升的调型;阳平字读的要有变化,普通话调型为中升,而威海方言读成了高平;普通话阴平、去声的调型分别为高平和全降,而威海方言正好相反,读成了降调和平调,只不过调值稍有差别。本文将对这个现象做出分析,以便为山东威海方言研究增砖添瓦。
简介:古-k韵尾字与二合无音au、ou、ai、ei的对应,从现代汉语的情况看,是北纬37°以北地区方言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北纬37°以南地区的汉语方言中,根本不存在这种对应。本文以文献和方言资料为依据,认为古-k韵尾字与二合元音的对应在历史上曾经普遍分布于北纬37°南北的广大地区。只是由于后来(大约从北宋开始)在北纬37°以南发生了新一轮的语音变化(二合元音au、ai等趋于单化),而在北纬37°以北则没有发生,这才造成了两个方言区现在的上述差异。本文还以为,共同语读书音的发展滞后于口语音的现象有助于推测口语音中一些变化产生的时代;现代北京方言中古药、铎、觉、陌、麦、职等韵的所谓文读,也并非从北京方言自身中发展出来,而是来自洛阳、开封方言较新阶段的读音。
简介:古知三、章组声母在冀州市城关镇方话中读[tsts's]、[t(s)t(s)'(s)]两套声母,在冀州市官道李镇话中读[t(s)t(s)'(s)]、[t(c)t(c)'(c)]两套声母.两镇的读音不光音值不同,而且音类分合也不一一对应.但在今组两组声母中,均有一组与本镇话中的知二、庄组读音相同.本文论证了下面问题:入声韵的消变与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合流演变是交织进行的.止开三章组与庄组的合流演变在入声韵消变之前,而阳声韵知三、章组与庄组的合流演变,在人声韵消变之后.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方言中的演变是不平衡的,演变时间是漫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