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把愿动词分为可能A、必要、可能B、愿望、估价、许可等六个小类,考察各小类愿动词连用形成的各种格式:从线性序列上看,挨在一形成一个复杂愿结构的称为连续连用;被其他成分隔开而形成两个或更多能愿结构的称为间隔连用。证明根据语义场理论和分布特征给愿动词分出的小类的有序性,还说明各类组合对连用的愿动词的影响,制约愿动词的质(肯定、否定)的条件。

  • 标签: 能愿动词 邓小平 愿望动词 可能 有序性 动词连用形
  • 简介:本文运用语义指向的方法较为细致地考察了"分别"与"一"的歧义问题,并比较了二者语义指向的异同,认为"分别"既可以"指前",也可以"指后",还可以同时"指前"和"指后";"一"一般只能"指前".本文认为,针对这些特殊情况下的歧义研究正是目前的语法研究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分别 一起 语义指向 歧义
  • 简介:摘要可能补语是现代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法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频率非常高,但是由于句式语意复杂,而且在句法和语用上受限较多,因此给外国学生的学习和掌握造成了很大困难。据调查,可能补语是很多外国学习者认为最难掌握和准确运用的汉语语法之一。本文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可能补语的语法意义,并着重分析可能补语的性意义。

  • 标签: 可能补语 现代汉语 语法 能性意义
  • 简介:慈利方言里“得”的语法功能很丰富,可用作助词、助动词、语气词及构词成分。“得”字句可分为性和非性两类,文章只对慈利方言中以“得”为标记的性结构格式进行描写和分析,该方言谓词前的“得”可构成14种格式,谓词后的“得”可构成27种格式。

  • 标签: 慈利方言 能性结构 “得”字句
  • 简介:<正>曾经自信对语言操纵自如的人们,在现代语言学的反思浪潮中,似乎已有点把持不住了:在被语言划定了的世界中,我们如何言说才不只是重复?利奇早就指出过“语言中的反创造性趋向:‘行话化’”,“这类行话可能会使我们对那种人为的简单化和类别化习以为常”,“行话取代了独立的思考。”由此引出了“到底是我们在说语言还是语言在说我们”的争议,一些不想被语言所言说的人举起了“挣脱语法的桎梏”的大旗,有人甚至扬言要“扭断文法的脖子”,似乎非如此不足以解几千年被奴役之愤恨。此举到底能否成功呢?我们不妨从理论和事实上来讨论。先考察命题:挣脱语法的桎梏。其中包含了“语法=桎梏”的子命题,语法到底是桎梏,还是言语交流的坚实底座,只待我们仔细分析就能明白这个预设本身是个假命题。

  • 标签: 诗歌语言 行话 词类活用 合法句子 魔方 反语法
  • 简介: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清晰展现了元末至清末五百余年间北方话口语中性表达方式不断演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元末出现了句末附加语助词“有”的性述补结构,但这种结构很快消亡了。元明时期使用频率较高的“V得/不得(O)”式结构到了清代前期逐渐衰退,而“V得/不C(O)”式结构则在竞争中逐渐发展起来。此外,清代以来,汉语教科书中还出现了性述补结构与性助动词叠加使用的语言创新形式。而除了以上历时特征之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中还存在着明显的共时差异。

  • 标签: 朝鲜时代 汉语教科书 能性述补结构 汉语历史语法
  • 简介:本文论证了不同汉语复合构词法的产性互不相同,且构成一个连续统。偏正式复合法相对较为产,处于连续统较高的位置;联合式等复合法则相对较不能产,处于连续统较低的位置。通过词汇判断的事件相关电位实验,结果发现P600反映了人脑对汉语复合构词法产性的加工,即P600波幅越大,则被加工的构词法的产性越高,反之相反。因此,复合构词法产性差异有其认知神经基础。

  • 标签: 复合词 构词法能产性 词汇识别 事件相关电位
  • 简介:本文借鉴构式语法理论,讨论“性否定+疑问代词”组配形式的主观小量评述的话语功能,其中性否定指某些“V不C”形式;疑问代词选择“什么、哪里、多少、多久”,主要是后置于动词的“虚指”用法;“主观小量评述”是会话含义的概括,是语义层面的“部分量”含义在语用层面的映射。本文主要阐述三个问题:1)主观小量评述的构式类型;2)主观小量评述的理据解析;3)程度量评述的隐喻承继。

  • 标签: 能性否定 疑问代词 理据性 构式承继
  • 简介:<正>《汉语小词典》的编写工作开始于1972年。那个时期,“四人帮”践踏文化,精神食粮严重缺乏,出版界一片荒芜,书店没有几种书可卖,特别是工具书几乎一本也难找到。我们这些辞书编辑工作者,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深感本职工作没有做好,想利用在“干校”劳动之余暇,为人民做一点事,《汉语小词典》就是这样搞起来的。编写任务是由上海的几个大学、中学、工厂的同志和我们一

  • 标签: 词典 工具书 四不象 汉语 尝试 语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