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第十九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于1986年9月12日至9月14日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举行。来自日本、印度、泰国、西德、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各大州一些国家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我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我会副会长刘焕辉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在大会上
简介:文本的符码具有强编码或弱编码的不同类型。符码的这种特征与"物-符号"的二级特征相联系,当符码偏向于强编码时,文本的性质偏向于符号性,具有符号表意的片面特征;当符码偏向于弱编码时,文本的性质偏向于事物,在认知中类似于对事物的多维度探索,从而使文本阐释得出不同层面的意义。《周易》的文本阐释以观物取象为特点,卦画、卦辞与《易传》等系统都与"象"的建构密切相关。通过《周易》的取象思维,可以深入发掘《周易》作为弱编码文本在阐释中获取多重意义的认知过程,进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表意特点。
简介:摘要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一书的上编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语言中存在的句法象似性,并且提出六种象似性动因复杂性、独立性、对称性、次序性、重叠性、范畴化。本文将运用独立性、对称性、次序性、重叠性四个理论来分析汉语的字词,从每一种动因出发,寻找汉语中的实例,文章重描述和分析,以达到用汉语词汇的实例去解释西方理论的效果。
简介:易学符号学思想研究是随着中国符号学研究升温而出现的学术研究新视野。《周易》通过拟物取象、观象设辞而具有丰富的符号学思想,而易学本身也是一个完备的符号系统,通过对《周易》的符号学解析,我们可以揭开其神秘面纱,还原其真实面目。易学符号学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即易学符号思想研究、《周易》的语言符号学研究、《周易》的符号美学研究、《周易》的身体符号学研究。易学符号学思想研究不是为了以中国的易学印证西方的符号学,更是为了挖掘中国文化符号精神,为我所用,更好地促进中西学术交流与对话。
简介: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语言学界开始集中研究语言中的像似问题.当时将iconicity译为“象似性”,至今几乎已成为学界定译.本文通过字源、词源、构词语法和术语生成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察后指出,“像”与“象”的使用在符号学领域内需要重新审视;同时,通过一种符号学考察,指出“象”与“像”的发展呈现为一般符号典型类型演进,这种演进也同时印证了“像似”在意涵上的自恰.
简介:摘要
简介:我们身处一个讲求效率与实用的时代,学术研究似乎也有了可以“取巧”的理由。很多人不再认真考虑选题的意义,大家忙于在“热学问”中发掘“冷角落”,而不再追问真正的意义所在,目的为手段鸠占鹊巢。然而,当翻阅伏飞雄这本《保罗·利科的叙述哲学》时,我们分明能感到例外。他称自己这本书为“小书”,然而却是一本颇具分量的“小书”。赵毅衡先生的评价为:此书是国内介绍、梳理、推进利科叙述哲学的第一本书。欲理解利科叙述哲学者,须从此书开始。
简介:摘要国土资源档案属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信息载体,对于国土资源研究、开发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在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当前国土资源局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并探讨具体的应对策略。
海外飞鸿
符码特征与《周易》取象的意义建构
象似性动因在汉语造字组词中的运用
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易学符号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象似”还是“像似”?一个至关重要的符号学术语的考察与建议
认知语言学中数量象似性的修辞效果及其在英文歌曲中的应用
在时间与叙述之间——评伏飞雄《保罗·利科的叙述哲学》
国土资源局档案管理工作的应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