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代汉语VV可以形成8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是一个典型的歧义格式,因而是中文信息处理的一个难点。本文基于语料,充分利用词语的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借助复杂特征的表示手法,定量和定性地研究了VV形成并列结构的条件。文章的总体思路是:用句法信息排除那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成为并列结构的VV组合,然后在剩下的范围里再综合利用句法语义的信息找出其中可能的并列结构。

  • 标签: V+V 并列结构 句法分析 中文信息处理
  • 简介:本文讨论的"VV"格式是"及物动词+地+动词或动词结构"的格式。这是现代汉语里一种相当特殊的格式。本文用较多的语言事实对这一格式进行描写。文章包括四个部分:一、状位V;二、述位V;三、"VV"和"用V的NV";四、"VV"和"VOV"。文章末尾有个结语。

  • 标签: 现代汉语 不及物动词 动词结构 述位 格式 行为动词
  • 简介:先秦汉语宾语小句大都要采用"N之V"的形式,而所谓动词直接带"NV"宾语的形式一般应分析为"V1+N+V2"兼语结构。"N的V"源自近代汉语,一开始只作主宾语,"五四"之后随着古文使命的终结,它只继承了古汉语作主宾语的"N之V",故在现代汉语书面语只能作主宾语。

  • 标签: N之V 可识度 兼语结构 动宾结构
  • 简介:泰如片江淮方言中"V+L"和"V+在+L"结构都可用于表达某物存在于某处,但二者在构成条件、时体特征及构成祈使句的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两种结构动词与处所词语之间"在"的有无决定的.此类"在"的主要功能不是引进处所,它的隐现具有表达"未然"和"已然"两种对立的时体意义的功能.

  • 标签: 泰如片江淮方言 已然体 未然体 祈使句 "在"
  • 简介:关于对偶的分类.目前一般修辞论著中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等.而且很少有人提出异议。但是在语言实践,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正对、反对统于一联,我们总不能说它是“正反对”吧?请看例子:

  • 标签: 分类 对偶 商兑 语言实践 正对 修辞
  • 简介:<正>词典分类——词典类型是词典学领域中一个活跃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着重在三个方面:设计分类模式,制定分类标准;绘制词典分类细目一览表;阐述各类词典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本文略于这些方面的讨论,只着重研讨目前还注意得不够,讨论得不充分的方面。一分类研究的目的和作用1.为了编目,以利于分类介绍各种词典图书的分类是对已经出现的书籍按其主要特征分别归类的说明。类型学或分类法的

  • 标签: 词典性质 词典类型 类型学 词典学 分类研究 分类法
  • 简介:<正>在本文开头,先举两例:(a)汽车刚刚开得慢,哀歇现在开快哉。(b)汽车要开快哉。(a)的"开快哉"是"开(得比前)快了",也可以说成"开得快哉"。他们分别与普通话"开快了"、"开得快了"平行。(b)的"开快哉"是"快(要)开了",与普通话"快开了"平行,这是一个容易引起外方言区人们注意的说法。"开快了"、"快开了"在普通话里形义都不同,不成其为问题。但是在苏州话却是同形异义,因而就有必要对两个"开快哉"作一番分析。为行文简便,以下(a)"开快哉"写成"V快_x哉",V是谓词,x是形容词,(b)"开

  • 标签: 普通话 苏州话 形容词 谓词 快开 汽车
  • 简介:词典插图多种多样,要使插图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功能,就要清楚不同种类插图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插图的内容特点、它们在词典结构的位置以及原稿产生的方式,对词典插图进行分类,并简要论述词典插图的功能。

  • 标签: 词典 插图 分类
  • 简介:东晋时期的西行求法僧人法显所著游记《法显传》是研究中古汉语的一部重要的文献,其语言受到了汉译佛典语言的影响。通过对《法显传》V+(O)+已”句式的分析,可以揭示出汉译佛典中一些新兴的语法现象首先是通过《法显传》这样一类由具有汉语母语背景的译经者所著的佛教撰述,逐渐扩散到中土文献中去的。

  • 标签: 《法显传》 语言接触 句式
  • 简介:“为R之所V”式的特征,前辈时贤已多有论述。笔者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为底本,调查了东汉三十四部佛经山,在十九部佛经(附录中加+者)中找到150例被动式,结合已有的成果分析,认为关于“为R之所V”式被动句的一些论断,仍有可以补充的地方。姑将自己的观察罗列于兹,敬请方家指正。东汉佛经的被动式共计十一种,具体资料见表格(一)。和中土文献不完全相同。与唐钰明(1987)提供的《东汉被动式频率表》㈢相比,佛经被动旬式有下面几个特点:“为R所v”、“为R之所v”式比中土文献运用频繁(“为R所V”式东汉时在中土文献亦广泛运用,但在佛经更为频繁);与中土文献相比,“见V”式运用得很少;中土文献的“见V于R”、“V于R式”、“为R见v”、“被”字式佛经未见用例;“为”式与中土文献大致持平;“所V”式、“为R所V1所v2”式在十文献未见运用。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为R之所V”式。广泛运用的时代吴金华(1985)、唐钰明(1987)、柳士镇(1992)均指出,这一句式在战国末年已经出现。如:《管子·枢言》:“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但何时广泛应用,说法纷纭。吴金华(...

  • 标签: 东汉佛经 被动式 为R之所V
  • 简介:<正>语体学(stylistice)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关于它的分类,中外学者看法不一致,分类也不同。分类的不同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与各家采取的分类标准不同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下面先举出几家对语体的不同的分类:一、苏联学者对功能语体的分类:

  • 标签: 分类初步 初步设想 语体分类
  • 简介:分类性的定义是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基础,盖分类为世界系统和语言系统建立对应关系,或透过语言为世界建码的工程。《范畴篇》关注"元类"(γενοs)、"次类"(εíδοs)和"区分特质"(δlαφορατ)这三元项的逻辑关系,这是西方分类学的开始。随着古典后期和中世纪的注疏,它影响了近代生物学的分类,18世纪的林奈为集其大成者。本文将从《范畴篇》出发,考察亚氏分类理则对后世的启发,及其修正扬弃,重点在探索亚氏分类概念对林奈代表的近代(前达尔文)生物分类学的影响,最后检讨达尔文和福柯对林奈分类系统的回应。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林奈 达尔文 福柯 《范畴篇》 知识树
  • 简介:本文通过对海峡两岸四地151种杂志使用篇末终结符号的统计、分析,结合当前语文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使用“篇末”的建议,并对“篇末”的名称、符号、位置作了深入的探讨。希望借此引起语言学界的注意,尽早对篇末作出规范,以适应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益

  • 标签: 汉语 篇末终结符号 汉字标识 英文标识 标识位置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日语自动词可接ヲ格的具体情况及限制条件,收集了248个接ヲ格的自动词,试图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来把这些可接ヲ格的自动词做一个定性的分析。收集的方法主要通过查阅较有说服力的字典和相关文献资料。

  • 标签:
  • 简介:动趋式“V+开”基于驱动一路径图式,最初用于空间域中,关注在施动者力的作用下受动者发生的路径变化,具体呈现为扩散向、脱离向和水平离开向位移特征,凸显内在源点和外在源点,分别对应变形位移与刚性位移。根据路径的“形量”、“距量”、“向量”、“标量”与“参量”等五维量度,以及驱动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返身与外向、垂直向/水平向/其他向等方向性特征,分析了“开”从空间到时间、状态域的放射性隐喻扩展中产生的诸多语义类别。并结合共时与历时语料,探讨了“V+开/开剩开去”在语义类别、使用频次、出现先后顺序等方面的对称与不对称。

  • 标签: 驱动一路径图式 “开”组趋向补语 认知域 泛化 虚化 隐喻
  • 简介:<正>在古代汉语,“见V”这种结构形式大抵可以表示两种语义:“见”相当介词“被”,“见V”表示被动。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见”与“被”同义对举,“见疑”:被怀疑,表示被动。这种“见V”结构的后面可以用“于”引出主动者。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周·庄周《庄子·秋水》)“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大方之家耻笑。用“于”引出主动者“大方之家”,“见笑”的被动语义更明显。其次,“见”具有称代作用。在文言文中,具有称代作用的“见”与动词组成“见V”结构,经常在人物的对话和来往的书信中运用。“见”主要指代第一人称,偶尔也指代第二或第三人称。“见V”的语义含蓄,感情丰富,体现一定的修辞风格。

  • 标签: 修辞色彩 “大方之家” 古汉语 称代作用 《搜神后记》 吴王
  • 简介:提到符号理论,西方学者通常会同时想起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士这两位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在十几年前的中国则不然。也就是说,我们将皮尔士与索绪尔相提并论还是最近的事情。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人对索绪尔的研究应该说已经相当透彻,成果丰硕。澳大利亚著名学者保罗·蒂博①目前正在酝酿一本索绪尔研究文集,就连他也计划收入若干中国学者的相关论文(由通晓中文的韩礼德教授推荐)。作为学术课题,皮尔士的理论却不那么幸运。

  • 标签: 符号理论 皮尔士 新中国成立以来 分类 汉字 索绪尔
  • 简介:台湾学者根据南岛语的创新认为,台湾以外的南岛语都出自台湾。比较表明^*t与^*t的对立仍存在于台湾以外的南岛语,如马达加斯加语中有来自原始南岛语的t^r与t的对立。把南岛语分为泰雅-赛夏、邹-卑南、马来-他加洛和关扭密克罗尼西亚四个语族。

  • 标签: 台湾省 南岛语 分类 创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