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以触视盲人的听觉和触觉比视力正常的人更好吗?在外行人当中这种观点是普遍存在的。与之相反,很多科学家至今认为,只有在儿童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一个感官的障碍可以通过剩余的其它感官的敏锐化得到补偿。Bethesda(马里兰)国家健康研究所的一个工作小组现...

  • 标签: 视觉皮层 视觉感觉 儿童发展 健康研究 《自然》 脑区域
  • 简介:本丈分析了70年以来联邦德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两大特点:联邦德国经济金融实力日趋加强以致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联邦德国的直接投资是量涌进美国.是由于美国是联邦德国投资者的具有吸引力的场所.马允的升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70年代 联邦德国 西德 投资规模 金融实力
  • 简介:失业已是全德上下密切关注的首要问题,因而也是德国去年3月出台的世纪性改革计划——《2010改革议程》的主要改革对象。本文认为:专门为应对失业问题而设立的哈尔兹委员会所提出的设想和在此基础上陆续推出的哈尔兹法令I-IV,在改善劳工局中介职能,遏制失业者的道德风险,降低用工成本和激发创业积极性等方面为改革德国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僵化问题开了个好头,选对了方向。但改革力度、范围还有待进一步加深和扩大。

  • 标签: 德国 就业 失业 2010改革议程 哈尔兹法令
  • 简介:20世纪70年以来,德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工人人数进一步减少,职员、公务员等新中产阶级成为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作为新社会运动的主力军,他们更为关心能否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男女平等等后物质主义问题。社民党仍然坚持以维护产业工人利益为主的物质主义政策主张,无法得到广大新中产阶级成员的支持,这是该党这一时期无法赢得大选的重要原因。从1989年的《柏林纲领》到1998年的竞选纲领,再到2003年的《威斯巴登声明》,社民党最终提出了一个全面转向中产阶级的纲领。由“纲领党”向“选举党”的转变是其这一轮转型的主要标志。不断右转的社民党陷入了转型的定位困境。

  • 标签: 社会结构变迁 德国社会民主党 中产阶级 转型
  • 简介:荷尔德林与一些18世纪德国作家相似,通过关于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这阶段的历史发展模式表达历史哲学观与诗学观。万有和谐的理念构成其阶段历史发展模式的鲜明特征,历史的发展演进遵循由过去的和谐与繁荣转为现代社会的异化与不和谐,再转向未来更高层次的万有和谐。本文结合荷尔德林的代表作,分析梳理他对阶段历史发展模式的演绎。

  • 标签: 荷尔德林 三阶段历史发展模式 和谐观 诗艺理想主义
  • 简介:汉德语言对比()略谈汉语和德语的词类划分钱文彩什么叫做同;中外语言学家给的定义不尽相同。我们把他们给词下的定义归纳到个层面上:放到语义的层面上来看:词是意义单位;放到语法的层面上来看:词是最小的能自由活动的语法单位;放到语用的层面上来看:词是语言...

  • 标签: 语言对比 古汉语 形容词 小品词 语法形式 现代汉语
  • 简介:本文聚焦中欧光伏争端,以衍生自双层博弈理论的层博弈理论为分析框架,对此次贸易争端进行分析和梳理。本文主要尝试通过“赢集”这一核心概念,解释此次争端中德国和欧盟的立场及行动。本文认为,在此次光伏争端的案例中不仅存在着中国与欧盟在国际层面的谈判和互动,欧盟与其成员国和利益集团之间,以及成员国与利益集团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而争端最后的解决结果是这几个层面互动的合力的结果。

  • 标签: 中欧光伏争端 双层博弈 三层博弈 欧盟决策机制
  • 简介:为了改变德国所面临的高失业率等困境,社民党和绿党联合执政时期推出了《2010改革议程》一揽子改革计划,这其中包括了针对劳动力市场实施的“哈茨改革”。本文首先从历史纵向上分析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发展,然后以“第条道路”理论为依托,指出哈茨改革带来了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范式变迁,即德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已经从积极型转向了激励型,这种转向不只是体现在政策目标上,而且也落实在具体政策措施上。本文最后论述了由基民盟/基社盟与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期间以及由基民盟/基社盟与自民党组成的新联合政府对哈茨改革的部分修正。

  • 标签: 德国 第三条道路 劳动力市场 哈茨改革 范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