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如不能把"文化学"简单理解为学科概念、而应将其视为一个"研究纲领"那样,文化也不仅仅是后者的研究对象,而是其基础与前提。换言之,上个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文化学所代表的范式转换与人们对文化的理解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三个阶段梳理和考察了德国自18世纪以来有关文化的理论思考,具体探究这一概念在过去两百多年里的发展脉络与走向,挖掘其外延和内涵上的延展和流变。
简介:在全球化时代,我们越来越多地面对不同文化理念和文化行为方式.由此所致的跨文化问题影响不同文化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鉴于这一新时代新问题,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应对21世纪的挑战,促进不同文化人员间的交流.本论文从跨文化诠释学理论出发,从跨文化认知特性与跨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问题及跨文化理解前提三个方面,通过中德跨文化交际的实例论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认知与跨文化理解.
简介:基于跨文化诠释学视角下文化认知假设,跨文化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本我和他我辩证互动性的影响,本论文试图阐述跨文化接受的基本认知形式、跨文化理解的几种假设和由此所致的跨文化冲突形式,以此界定跨文化诠释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简介:联邦德国成功的双轨制职业教育对其经济的发展,生产水平提高,以及在国际贸易中占优势的产品质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略介绍了联邦德国“双轨制”职教体系的发展历史和运行机制,希望其中一些配套措施能对我国的职教改革有所启发。
简介:1988年,中国与西德的一些能源专家曾聚会上海,商讨中国、西德大城市的能源经济问题,现特选登几篇以飨读者。
简介:
简介:联邦德国的高等学校只负责学习、教学和科研,后勤工作则由大学生服务部负责。联邦教育促进法(BAfog)明确规定:大学生服务部必须是法人团休,具有法人地位,并具有高以管理能力。因此,该服务部是独立于高等学校的组织机构。
简介:本文主要就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一粗略介绍。作者是联邦德国政府在1994年向中国派遣的劳动法、社会法专家,其主要任务是在中德劳动、社会立法合作项目的范围内,为中国劳动部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的劳动、社会问题提供咨询
简介:本文采用Kuhn和McPartland的个人态度测定造句法,要求德语专业本科生分别用中国人和中国、德国人和德国以及美国人和美国作主语分别写出三组句子来,然后,应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将各组句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十个名词和形容词从句子中分离出来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具备了基本的跨文化意识,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刻板印象。样本对中国人和中国、德国人和德国的印象比对美国人和美国好。
简介:本文主要从德国历史、战后两个德国政治文化的差异及其互动、极左翼和极右翼势力问题、和平主义运动及反茭情结、融入欧洲作为德国政治文化的主流及其发展趋势等角度阐述和分析德国当代政治文化的脉络和特点。
简介:迄今为止的跨文化沟通理论建构都基于跨文化沟通的正面性,但是综观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跨文化交往和跨文化实践,人们不难看到,各种文化间存在着彼此不可逾越的障碍。即使在了解他我文化,并已具备文化认知前提和跨文化接受条件时,依然会遇到问题和困境。本文从跨文化认知特性出发,对由此所形成的跨文化理解困境进行探讨,确定三大困境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思考。
简介:2002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正式宣布东欧12国为欧盟正式成员.这样,欧盟实现了第5次扩大,一个大的欧洲即将产生.欧盟各项法律与政策的逐渐统一,为欧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平台.其中,对文化多样性与平等性的维护与发展,不仅为欧盟的东扩开拓了理念与概念空间,而且为未来'大欧洲'社会的形成与融合创造了条件.本文从'大欧洲'文化的理念、概念与实践三个方面对未来欧洲社会的前景进行了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力图从理论上寻求一定的文化建构与探索.
简介:本文围绕德国传教士卫礼贤的中国文化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成果展开论述,着重探讨四个问题:一、中国文化的形成与特点;二、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关系及其各自的核心内容;三、《易经》与中国的生活智慧;四、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简介:在2008年11月举行的“中德媒体对话”上,中德双方就德国媒体涉华报道是否客观公正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没有达成共识性结果。笔者认为中德两国在国家文化、媒体文化和个体三个层面上的差异导致了双方文化在定义媒体世界的客观公正上的不一样,这场争论必然无果。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上升到跨文化层面。但这一学术性理想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更并非短期内可实现的。中方至少可向德方传递这样的信息:德国媒体塑造的负面中国形象的客观结果是导致中国国家利益受损。
简介:联邦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DualesSystem”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有关的一些特有术语和词汇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具书和专业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对某些术语和词汇的误解,本文试从概念和内涵上作一探索。Ausbildender:jemand,de...
简介:地缘政治、国际体系与国家对外战略的相关性不言而喻,而对德国外交战略的影响特别显著.1871年以来的德国外交战略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俾斯麦时期,二是威廉二世和希特勒时期,三是冷战时期.研究德国外交战略与地缘政治、国际体系的关系,既有利于我们认识德国重新统一后外交战略的趋势,也有利于为我国外交战略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简介:德国法律服务业实行渐进和有限制的开放策略,遵循WTO基本规则,逐步制定了一套有关外国律师在德国境内执业的规定,这对中国加入WTO即将进一步开放法律服务市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简介: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不仅取决于企业对研发的高投入,更重要的是有一个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制度,它不仅指产、官、学、研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和反馈,还包括影响研究、探索以及学习过程的经济结构和制度组织的所有部门和方面。德国制造业国家创新体系运作的经验值得我国在实现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借鉴。
简介:权威和媒体是跨文化讨论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文化、民族志、文化殖民主义、人类或机器、电视的认知布局与跨文化性和超文化性来探讨"权威和媒体"这一重大题目.
文化
文化认知与跨文化理解——以中德跨文化交际为例
跨文化诠释学视角下的跨文化接受:文化认知形式和认知假设
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
供应方案对市、州和联邦公共财政的影响
中国是甚么文化?(1924)
大学生服务部简介(Studentenwerk)
联邦德国社会保障体系概览
德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调查
论德国当代政治文化若干特点
论跨文化理解困境类型——以中德两国的文化行为比较为例
对欧盟未来文化建构的思考——一种对文化理念、概念与行动的表述
卫礼贤论中国文化
从跨文化视角看“中德媒体对话”
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中的Ausbildende,Ausbilder和Unterweiser
地缘政治、国际体系变迁与德国外交战略的选择
德国法律服务业开放的管窥和启示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与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权威与媒体性——关于德国的跨文化讨论
蛇在日耳曼文化中的形象──蛇年说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