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在哲学理论上,王阳明以良知释知行本体,从知行合一走向致良知,同时将万物一体思想的根基诉诸致良知之学,即他用致良知作为其心学思想之核心,通贯知行合一与万物一体。这种理论的架构及推演与王阳明治理思想的内在逻辑一体相连、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治天"的关键在于"治心""治世",其中,"治世"又可以转化为"治心",由"治心"可以达到对自然、社会的治理。三者之中,"治心"是核心,是主导。
简介:<正>总以为满地的荷花不再绽放,总以为漂泊的白云找不到家,那澄澈的婴孩的瞳孔里,装不下太多太多的世界。那散发着乳香和麦香的童谣已随风逝去,惟有清浅的童年清浅地映在湖面上,清浅地照出我初放时安详的模样。孩提王国的童话光环不知何时被掷落在地,安徒生的天
简介: 既然世界上没有重样的人,也就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不仅每个人各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有人甚至具备双重或多重性格.就是表面上长得差不多的双胞胎,性格也往往迥然不同.这是因为性格来自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生活经历,由复杂的心理构成,是一个人心理因素最本质的东西.也正由于人类性格的太多样和太复杂,人们出于研究、交往和表述的需要,常把各种人的性格合并同类项,加以典型化和类型化.……
简介:孟子提出并论证了孝治观念,希望通过孝来建立严格的家庭伦理秩序以和睦家庭、安定社会,巩固国家的统治,是其孝观念中最为突出的内容。在孔子的孝观念中,他虽然提出孝慈“施于有政”,但没有提出具体实施的途径。孔子以孝为君子人格内涵之一,君子以人格修养而出仕,孝才与政治有联系。
简介:王阳明是中国明代最有名的儒家,他的思想被看重是因为有其实践性与开放性。阳明去世之后,阳明学被传播到东亚各国,在日本得到长足的发展。在越南,由于很多客观与主观原因,王阳明的思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0世纪初越南学者才关注与研究他的思想,如陈仲金、潘佩珠等。本文指出了20世纪初的越南学者对阳明思想研究的内容与特点。
简介:在日本“汉学”这个名称,是进入明治时期以后才产生的,此前则被称作儒学。明治以后,日本受到西洋学的影响和冲击,为了同西洋学抗衡,才把儒学改称为汉学,如此在日本最终形成了国学,汉学,西洋学的三足鼎立。日本学者的汉学研究大多在选题上注重实际,研究方法上注重讲求实证,多以材料取胜,善于从细微的细节中以小见大,阐发哲理,这也体现了他们在治学方面的特点和风格。金谷治作为上述汉学研究者当中的杰出代表,特别是其巨著《秦汉思想史研究》,集中展现了其日本学者的汉学研究学风,以及其浓郁的中国情结。
简介:摘要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是共同建设和谐法治的社会环境。共治就是多元化的社会治理,共享是共同享有这样一种社会治理成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解决现阶段诸多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需要。
简介: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年、连、宣绘画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了“幸福婚姻”题材。从题目上看,石鲁创作于1952年的新年画《幸福婚姻》直接指向这批婚姻题材作品的核心内涵。“幸福婚姻”在当时语境下应该是什么模样?石鲁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农家小院院外的场景:院墙上和画面右下角是连绵不绝的南瓜和葫芦,寓意多子多福;一个吸烟斗的老汉牵着牛走在最前方,一对年轻夫妇紧随其后,周围簇拥着一群孩子。远处是三五成群的乡亲。院门上的春联点明主题:“生产互助大丰收,婚姻自主全家福。”
简介:新近读到何启治著、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中国教授闯纽约》。这“闯纽约”意味着什么呢?按常规,教授到美国去,无非是讲学呀,访问呀,旅游呀,探亲呀!等等。这其中的探亲旅游本来也是书中唐教授的初衷,但到美国之后,有关方面改变了原来的许诺。原以为,只要他以探亲的名义进入美国,美国政府就会为他这个“国际访问者”的参观活动花费几千美元,但到纽约之后,
黄信初作品
论王阳明“治世”“治心”“治天”的逻辑统一
最是那初放的安详
癌性格
论孟子孝治观念与舜孝子形象的确立
20世纪初的越南学者对王阳明思想的研究
日本汉学家金谷治及其秦汉思想史研究
新时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必要性
重塑婚姻与国家认同——以50年代初的“幸福婚姻”题材绘画为例
美国华人的真实写照——读何启治的纪实文学《中国教授闯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