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是国际环境法缺乏保证执行、遵守和争端解决的有效手段。国际环境法律责任在主体、调整范围、适用领域、归责原则等方面的巨大发展,强化了国际环境法的效力,彰显了国际环境正义,使得环境领域的国际条约得到遵守和有效实施,弥补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环境法理论的缺陷。
简介:2014年9月18日—21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1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延边大学与吉林省比较文学学会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比较文学与中国:百年回顾与展望”。围绕这一主题,大会设定14个工作议题和圆桌会议议题,具体为:(1)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2)普遍性与差异性:比较文学的学科方法与文化分野;(3)中国作家、批评家与世界文学;(4)汉学与国际中国人文研究;(5)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疆界与研究范式;(6)诗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7)比较文学、国别文学与世界文学;(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与师资培养;(9)翻译与比较文学;(10)中韩文学及东北亚文学关系研究;(11)[圆桌[比较文学与宗教研究;(12)[圆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13)[圆桌[文学符号学;(14)青年论坛。
简介:中国艺术话语权是中国艺术遭遇西方话语霸权所出现的文艺理论新问题,由于理论表述对艺术话语呈现与话语权获得至关重要,因此文艺理论话语权是中国艺术话语权的核心。国际地位是话语权走向国际性的问题深入,它更为自觉地将话语权纳入整体性的全球框架之中。然而,全球文艺理论框架中的中国文艺理论却是“无声的中国”,由此中国文艺理论国际地位问题也就逆势而出。针对国际地位这一问题,中国文艺理论界强调“国际化”方向,但遭遇两大困境,其一翻译不够,文论走出去的力度欠缺,其二是西方中心主义。故此,加大翻译力度与反思西方中心主义就成为国际地位问题难以回避的任务。国际地位问题的真正解答应着眼于中国文艺理论的精神与身份、国际影响力和世界文艺理论这一基本论域,即立足自身(民族性),经由全球化(多元性),最终走向世界文艺理论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