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关于周晓枫,冯牧文学奖评语这样表述过:"……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溶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她对散文艺术的丰富可能性,怀有活跃的探索精神。她的作品文体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充分展示书面语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她的体验和思考表现了一个现代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作的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她的视野也许可以更为广阔,更为关注当下的、具体的生存疑难,当然,她的艺术和语言将因此迎来更大的挑战。"
简介:一个人死了一个人死了半年前就死了迟到的消息让他在我这里多活了半年多么恐怖知道与不知道竟然是生死的两面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我愣住了一个好好的人怎么说死就死了虽然,我们可以半年也不见一次面而现在却永远无缘见面了。我乐于安享这秋天的沉静爹爹早死了,娘也死了几年。要不是刚才抬头看见的那片阳光我差点忘却了这人间曾有的慈祥。
简介:晴朗的日子我的窗外有一个人爬到电线杆上他一边干活一边向屋里张望我用微笑回答他然后埋下头去继续工作.
简介:
简介:<正>当了一回"班主仼"我虽然从小喜爱文学,但真正开始写作却比较晚,这期间下乡、上学、成家、有小孩,一折腾稀里糊涂就是十多年。到了1980年,我30岁了,住在承德大佛寺前地委党校家属院,从后窗户就见游人渐多,庙也在修缮,感觉生活往安稳上走,三十而立,我也得干点什么了。干什么呢?咱能耐有限,走后门没熟人,打家具挨了批评。还好,知道恢复了稿费,那就写点什
简介:我不敢说自己是公安作家,因为写作只占据我很少的一部分时间,不是我生活的主题。我现在仍是一名战斗在一线的警察,每天上班有点下班没点,经常出差,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写小说也只能挤压出少得可怜的时间,常常十余万字的小说十几天就落笔完成,写作过程像搞案子一样冲锋陷阵,状态像蹲守抓人。事后想一想,自己从骨子里就是一个警察,写作和搞案子的劲头一模一样。
简介:四年前,当我停止了给媒体的专栏写作,决心写一个"大东西"的时候,我在柏杨的《帝王之死》里遇见了赵武灵王。
简介:写作是你对过去发生的人与事物记忆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只是一种记忆,或记忆的记录。应该说,它已成为写作的传说。除此之外写作还有一种记忆,那是在写作中由词语、形象,意境激活了的记忆。那是瞬时记忆,也是一种思维状态,这种正在进行的记忆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它包括编录记忆发生的方法。写作永远是一种坚持。
简介:<正>不存在没有立场的写作,凡写作必有立场。立场首先是写作的出发点,然后变成了写作的趋向和深度,以及对写作进行评价的一个尺度。对文学的判断历来包含着对写作立场的判断,20世纪以来的文学之争,说到底其实暗含着写作的两个看似对峙的立场,也即文
简介: 写作需要阅历,这是不争的常识.但是写作需要什么样的阅历呢? 任何一个作家的写作都和他的生活阅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曹雪芹的大观园、沈从文的湘西、老舍的茶馆、钱钟书的大学,几乎所有的文学著作都浸透着作者的人生体验,留下了他们灼生活印迹. ……
简介:和职业作家不同的身份,让郝志远不仅在作家群体中成为一个特例,在全国三万名正厅级干部中,他也当属特殊一员。论写作年头,可与其从政岁月比肩。多年来笔耕不辍,《七色土》、《做人做事——一个国家公务员的经历与感悟》分别由
简介:我十多年没动笔写小说了,也基本没发表小说,除了2001年在《中国作家》发的《五十年谋杀》,那是十多年前写了半截撂下的一个中篇。这十多年我干什么去了?很简单,两个字:生存。想着先把生存的问题搞好,回过头来再写小说。结果十多年过去了,生存的问题还是没搞好,小说也给耽误了。回头反思自己,生存问题没搞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大概是老忘不掉自己是一个作
简介:一一部作品写给什么人看,就决定了这部作品的价值.写作有时就像演戏,演戏时戏子一面作戏,一面会琢磨下面观众的反应,观众是些什么人,什么教育背景,什么趣味,反应是冷淡,还是热烈,或者太过热烈,都会直接影响台上戏子的发挥.大都市的交响乐团如果到县镇上演出,演员的注意力是会分散的,因为老担心会被无端响起的掌声打断,这当然不能怪谁,这里有一个相互习惯的问题.
简介:写作难,难在功力上;一边工作一边写作更难,难在时间上;如果你身处官场,要工作又要写作,那就难乎其难,难在哪里呢?还真不好说。平时工作忙,但又"贼"心不死,总想抽空写点什么,劳神费力写出来了,发表出版了,暗自高兴
简介: 自从成为一个写字的女子,我一直在遭受无穷尽的追问与质疑:像你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要写作? 疑问来自朋友,来自媒体,甚至来自文坛的前辈同仁.……
简介:2006年,我去万松浦书院拜见张炜老师,期望他给我一些指点。他说,当你心里有一个故事的时候,不要急着下笔,让它自己生长,直到有一天你觉得不得不写的时候再动笔。相信你能在30岁的时候写出一部不错的作品来。他在我的书稿上认真地做着批注,并给我列了一个读书目录。之后的几年,我辞去公职,下海创业,然后辗转北京,未再与他见面,但老师的话我一直记得。
简介:因为血缘的关系.对宁波文学界一向较为留心,尤其是诗歌圈子里的动静,大致知道一些。因此,戎道者的诗,可以说去年夏天他刚露面时就读到了。最初的印象,颇似怀揣鼓鼓的钱包,一时找不到投资渠道的那种感觉。或
“我的确乐于探索散文写作的可能性”
我乐于安享这秋天的沉静
写作
激发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趣事
写作状态
写作感言
写作缘起
论写作
写作记忆
写作立场
写作的阅历
眼睛与写作
在路上写作
写作与寻找
写作自由谈
工作与写作
写作的"初心"
为自己写作
有恃无恐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