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目前已发现的岩画群里,这幅岩画构图完整,刻划精美,想象丰富,内容充实,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兴趣。笔者浅陋,仅读过若干篇关于它的随笔或研究性论文,颇开眼界。这些文章中不乏有见地的观察或研究心得,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商榷的论点。笔者得这方面的教益和启发,虽对苯教知之甚浅,对艺术也是个门外汉,也不由得激动地提笔撰写这篇文章,冒班门弄斧之讥,诚心求教于行家。有鉴于先行者们为这幅画深深激动,对各个局部做了剖析,颇多贡献,但对它的整体构思的探讨尚有深入的余地,而整体构思才是它的精髓或灵魂。本文在先行者们研讨的基础上,先对岩画自下而上的作局部的剖析探讨,然后再从整体上作综合的观察思考,以求对现象有所突破,而进入其深层意识。一、对岩画的局部剖析这是一幅由若干组画构建的巨幅岩画,下面分成六个局部予以剖析。1、羊群:共九排一百二十五只羊子。侯石柱同志在《西藏考古学大纲》一书里,首先介绍了这幅岩画,并做了初步研究。他认为这是一百二十五只羊头,是对苯教牲血祭场面的描摩。笔者反复揣摩羊群画面,以为这不是羊头,而是一群活羊。因为在方寸之地画了这许多羊,只能简洁勾勒刻划羊的主要特点即羊头,而每只羊均勒刻出脖子,空间允许时还画出了脊背。整个羊群呈生动的流动形态,下端前五排羊子扭头向东,五排之上,呈小小的漩涡,羊头随之转向西方,出现回湾形的流动线。所以这是群缓缓蠕动的活羊。曾去现场旁察过的蔡显敏同志也认为这是一群羊子。(1)2、人物:羊群上方两人,左上角二人,共四人。羊群旁的两个人均骑羊,一戴帽者手持树枝
简介:聂晋波刚过而立之年,学画已经学了十几个年头。他久居王屋太行山中,参观展览,获取信息的条件和机会很少,但又得益于门里出身,父亲聂文生是颇有名气的人物花鸟画家,早年在山西、河南创作并出版过《东征》、《王屋山下迎客来》及连环画《望日莲》等优秀作品。聂晋波受其影响,十几岁便开始信笔涂鸦,二十岁后,无论素描、国画、粉画都已经画得很不错了。尤其近年来聂晋波迷上了东北画家冯大中的工笔老虎,于是又放弃了其他,潜心钻研,专攻老虎,他发自肺腑地喜爱山中之王雄风万里的虎虎生气。他画老虎使自己也精神百倍,他的画幅都比较大,每一幅往往要画上好几天,但他废寝忘食,从不厌倦。他画了无数只老虎,每完成一幅他由衷的喜悦便溢于言表,仿佛为自己未来的大厦又添上了一块砖瓦,他自己把这种劳动成果,称之谓雄风系列。当然聂晋波并不愿一丝不差地按冯大中的路子走,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要更多地汲取前人和先辈多方的营养,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千年雄风来。而且在衬景方面,他听取和接受父辈的建议,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让自己的面貌更加鲜明。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聂晋波的雄风系列,肯定能更加理想完善。聂晋波的雄风系列@凌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