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至21世纪初的装置艺术,所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装置艺术的泛化:装置艺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从原初的"现成品艺术"的范畴上延展开去,成为一种宽泛的作为艺术的方式而不是艺术样式意义的概念。从最早杜尚的装置创造,一直到六十年代西方的装置,

  • 标签: 影像装置 环境装置 装置影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多媒体视像装置艺术早在单频道视像艺术出现之前就有了。德国艺术家沃尔夫·福斯特尔宣告:“所有事物都是艺术,包括噪声、物件、运动、色彩和心理;因此生活即艺术。”

  • 标签: 装置艺术 视像艺术 多媒体 福斯特 沃尔夫 艺术家
  • 简介:走进视像装置[美]叶莲娜·哈特尼刘织译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新近开幕的展览着重展示了八位国际视像艺术家的作品,这八位艺术家试图以其丰富多样的装置作品,给媒体以形式、技术和社会角度的新阐释早期的视像艺术实践者提倡视像艺术的大众普及性倾向,反商业的性质及其适...

  • 标签: 视像艺术 现代艺术博物馆 《弗兰肯斯坦》 格拉斯 监视器 艺术形式
  • 简介:三十多年来,在装置艺术的领域,装置与时间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本文从时间这一维度重新看待装置的问题,首先梳理了线性时间、循环时间、模糊时间、地方性时间这几个关键概念,并比较了与装置最相近的雕塑的时间,以便更好地从物品、身体、场域、传统的角度更深入地研究装置艺术的问题。

  • 标签: 时间 维度 装置
  • 简介:文字乃人类表现思想、发展生活之工具。其结构之巧拙,使用之难易,关于民族之前途者至切!现代各国印刷用楷,书写用草,已成通例;革命后之强国,更于文字之改进,不遗余力。传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事虽细,可以喻大。且今之所谓器者,乃挟之与各国各

  • 标签: 标准草书 草书自序
  • 简介:“全因素”式的素描和“印象派”式的色彩,这两种样式在油画教学里的地位比较特殊,它们作为基本练习和入学考试的标准样式,在中国通行至今。以至常常以为教学的扎实与否、地道与否、正宗与否都该以此为准。

  • 标签: 样式 标准 油画教学 入学考试 基本练习 印象派
  • 简介:装置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确定了其开放性与观念性的主要特征。当马塞尔‘杜尚在1910年将一个小便池放在美术馆展出的时候,艺术与生活的界碑便开始崩塌,传统审美价值观对技术与材料的限定被打破,观念成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唯一依托。正如杜尚所说:“Mutt先生是否用他自己的手制造了这个喷水装置并不重要。他选择了它,他取了一件平凡的生活用品,并将它摆置起来,使它在一个新的标题和观念下失去了它的实用意义——他为那个物品创造了一种新思想。”

  • 标签: 装置艺术 漆艺术 生活用品 审美价值观 实用意义 观念性
  • 简介:波普艺术后,抽象表现主义的兴起倾向于把批评的注意力集中在美国,尤其是纽约画派,并以之为当代艺术实验的主要焦点。到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英美批评家中早已盛行一种识见,即旧有的巴黎画派处于一种终端衰落状态。法国的批评家和博物馆馆长们也清楚这种感觉。他们...

  • 标签: 观念艺术 艺术家 作品 克莱因 现代主义 环境艺术
  • 简介:文字乃人类表现思想、发展生活之工具。其结构之巧拙,使用之难易,关于民族之前途者至切!现代各国印刷用楷,书写用草,已成通例;革命后之强国,更于文字之改进,不遗余力。传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事虽细,可以喻大。且今之所谓器者,乃挟之与各国各族竞其优劣,观夫古今民族之强弱,国家之存亡,天演公例,良可畏也!然则广草书于天下,以求制作之便利,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间,发扬全族传统之利器,岂非当今急务欤!

  • 标签: 标准学 于右任 自序 文字 民族
  • 简介:本文认为中国的雕塑批评处于刚起步的初始阶段.作者试图从传播、艺术效果、艺术表现、受众心理、物理材料、文化伦理等方面来寻求雕塑批评的标准.

  • 标签: 雕塑 批评 标准
  • 简介:谈中国书法的当代标准,既不能忽视作为重要参照的古代的书法品评鉴赏标准,又要考虑到当代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符合艺术规律的审美需求。书法是中国地地道道的国粹,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近百年来它受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较小。表面上看,它的发展似乎慢一些,有点“落伍”,但“落伍”也有“落伍”的好处。

  • 标签: 中国书法 鉴赏标准 艺术规律 审美需求 文化发展 艺术门类
  • 简介:当代书法评判,我以为可从学术层面评判作品优劣,这样就抛开了其他非学术标准。具体说来,可从四点人手。内容的原创性一件书法作品,如果在书写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呈现了情感、思想、意趣、学养以及书法技巧的综合之境,这种呈现就达到了一种艺术的、哲学的、人文的高度。观书史上,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等经典名帖,书写内容首先都是不可复制与原创,都自抒胸臆,切合自身境遇,有感而发,无意于书法而书法自佳的手稿。

  • 标签: 当代书法 评判标准 书写内容 书法作品 《兰亭序》 《祭侄稿》
  • 简介:下面我先讲一个很有名的发生在1759年的争论,争论双方为狄德罗和科尔斯侯爵。贵族出身的科尔斯侯爵是一个业余的艺术爱好者,然而其陈述他不是因为出身好才成为这方面的业余爱好者,是因为复制、模拟、临摹,在此过程中逐渐培育自己的爱好,演化成了一种业余中的专业,有时候甚至比作者还更了解作品应该怎么做。而狄德罗站在启蒙立场,认为这种靠出身、靠观察经验、靠长期的罗列的行为是不对的,在启蒙时代,书写、理性才能够让我们真正理解作品,理解和理性占了上风。当时狄德罗自

  • 标签: 狄德罗 模拟装置 业余爱好者 启蒙时代 艺术爱好者 巴尔特
  • 简介:“奇观社会”(thesocietyofspectacle)是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GuyDebord)提出的。1967年。他存《奇观社会》一书中指出:“存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存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

  • 标签: 装置艺术 逻辑 竞争 震惊 生产条件 社会
  • 简介:本文从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解释了“奇观”理论的丰富内涵,对于装置艺术来说,不同于传统绘画静观的“视觉中心主义”,它所追求的是一种视觉奇观,人与装置艺术相遇时,观者建立身体多感官参与的综合体验,从而产生的震惊。而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会与其他艺术家在获取创作材料、创作空间、展览机会以及各种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激烈的竞争,而正是竞争刺激艺术家追求惊人的、突出的东西。作为艺术表达的媒介形态,装置艺术应该能够深刻地表达艺术家对社会的独到理解,而不应只有空洞无物的外在。

  • 标签: 装置艺术 奇观 震惊 竞争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法、作品分析研究法对新媒体艺术中的图片进行研究,在立足于图片艺术理论的基础上,对图片作品展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和审美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打破图片作品平面静止的思想,提出图片装置与展场和观众互动的可能性的探讨。

  • 标签: 新媒体艺术 图片装置 展场 互动装置 影像媒介
  • 简介:本文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以《海岳名言》为古代书法评论的一个独特样本。重点解析“一笔书”“字之八面”“自然”与“古雅”等审美概念,探究米芾的书法审美标准构架及其时代意义,阐述书法审美标准与书法本体论、书法审美理论的逼辑关系。

  • 标签: 米芾 一笔书 字之八面 古雅 书法审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