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冠名为“水墨传承”当代中国画家提名展2005'第一回活动六月八日至十二日在福建漳州举行。
简介:在近百年的中国美术发展史中,经过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以后,关于中国画如何发展、何去何从的问题,各家一直持有悖论,各自在不同的观念引导下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探索与实践,特别是从80年代以后的"中国十年美术新潮运动",经过对西方现代艺术史知识的快节奏演练,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多元化"趋势.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与普及,一股艺术与世界接轨、艺术"全球化"的大潮正向着我们滚滚压来.在扑面而来的"全球化"大潮面前,有的画家失去了自信,这也充分说明其现有的知识结构与时代的要求产生了矛盾,这时若不能平静下来深刻地反省自身,而一味地为变而变,其结果不仅是两头都够不着,并且也失去了自己的优势,甚至失去了自我,必然难以成功.
简介:记得小学时期,课程中有大字课、小字课,而且还要交作业。那个时候感觉沾笔弄墨,又脏又麻烦,很不喜书法课,作业也就是应付差事。初中始,恍惚中对书法产生了兴趣,上课时看到老师黑板上写得好的字就一遍遍模仿。后来也找一些碑帖,用毛笔在报纸上练习。这个时期学业不太上进,倒留心翰墨,仿碑帖之规,昧书法之趣,朴素地开始自我学习。冥冥
简介: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轨迹几乎就是一部微缩的、从特定且相对独立的角度关照社会的艺术史,个体在特定的时空维度中受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影响,个人艺术的呈现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形态和思想形态的载体。当代艺术在过度的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停留在没有思辨的"新"的程度,如何上升到足够"深度"的思辨表达是艺术生效的拐点,超越了个人性精神层面的界定,智慧的、思辨的方法论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客本期"对画、对话"栏目的是孙建平、王明贤、徐唯辛三位先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孙建平与徐唯辛都是学院出身、担任美术学院领导的工作,孙建平曾担任天津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副院长,徐唯辛是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但在艺术上却都是从学院艺术转向当代艺术。他们采用巨大的尺幅、不约而同的选择肖像作为思辨的表述通道,作品中所蕴藏的思想和方法论各不相同。王明贤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的副所长,中国"文革"美术专家,多年研究"文革"时期的美术。三个看似相关又似无关的个体由各自的艺术经历谈起,话题涉及从学院艺术到当代艺术,特殊时代与独特的艺术遗产,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绘画,艺术家的方法论与艺术语言四方面问题,试图通过对话来探讨当代艺术中个体艺术如何对社会产生效应以及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责任思考和所应当承担期的文化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