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被誉为儿童歌舞大师的黎锦晖先生,如果今天还在世的话,他已经是一位九十高龄的老艺术家了。他的家乡在湖南湘潭,1894年生,1967年逝世于上海。他曾致力于国语的推广和从事儿童音乐创作、教育活动。他一生写了十多部儿童歌舞剧、二十四首歌表演,出版过儿童歌曲集《快乐的早晨》。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是他自己编写剧本、编写歌词。从作品发行的
简介:<正>今年三月,我从北京工作回来,就打算去王人艺先生家拜访,为了《聂耳全集》的编辑向延生同志托我,就聂耳日记中一些不易理解之处向王先生请教。但一打听,王先生因病住院了,后来又得知他动手术,医院暂时不让太多人去探望,就这样迁延下来,谁知这一迟误,竟致再也听不到见不着王先生的音容笑貌了!说起来,我同王人艺先生只是从1980年开始,才有那么几次交谈,但给予我的印象却很深。满头银发的王先生,什么时候见到了,他总是绽开着带有孩子气的笑脸;他那
简介:<正>近年来,在我国的音乐创作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潮,许多中、青年作曲家不再囿于固有的创作模式和规范,努力突破传统,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他们在借鉴西方现代技法的同时、又对中国古老的音乐遗产重新进行审视与回顾,以便在创作中更好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因而,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风貌和许多引人注目的特点。这在音乐理论、观念、技法上所带来的变革,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实际上表明中国音乐文化正面临着一个深刻的转折,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
简介:
简介:黎锦晖在二十世纪30年代开创了"时代曲"这一新风格,却备受争议。本文结合二十世纪初的时代背景以及黎锦晖其人价值取向分析"时代曲"产生及流行的原因,以及重新思考、客观评价作为中国流行音乐先驱的"时代曲"对后世的贡献及意义。
简介:黎锦晖是中国20世纪最有争议的音乐家之一,1949年后曾被冠以"黄色歌曲作家"的"头衔",主要似应归咎于他在30年代创作的流行歌曲.本文选择了他在1933年出版发行的十本流行歌集,对其歌词、旋律、创作原因等方面作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应当重新认识他的此类作品,客观、公正地评价黎锦晖在近代音乐史上的地位与历史价值.
简介:定襄县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忻定盆地之东,现辖于忻州市。据雍正《山西通志》载:东汉末于阳曲古城置定襄县,隋省县人秀容,隶楼烦郡。唐武德四年(621),析秀容置定襄县,金元明均隶忻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改忻州为直隶州,定襄仍属之。
简介:~~
简介:由黎锦晖编辑的《俭德歌集》是一本赞美节约储蓄之美德的歌曲集,1935年由上海绸业银行在上海市内悬赏征募。其研究价值有两点:其一,在民国时期上海城市研究这个微视的领域上,《俭德歌集》具体地指出了当时的音乐活动与经济社会活动如何联系在一起;其二,它说明了黎锦晖如何从事企业宣传的工作。歌集从歌词以及歌谱的演唱形式等方面体现了黎锦晖在音乐创作的理念,寄托了他的理想。
简介:本文从戏剧品格这一视角出发,对作为戏剧作品的黎氏儿童歌舞剧在塑造人物、描写事件、推进情节、展开冲突诸方面的成就、手法作了初步归纳和梳理,并且认为,黎锦晖在中国歌剧的『雏形』时代走向戏剧性的探索和创造,不但成就卓著,而且对今天的歌剧音乐剧创作仍有借鉴意义.
简介:现代西方哲学问题语式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从"是什么"到"如何是"的转向."在场"、"前提后"、"理解"向"不在场"、"前提前"、"前理解"的转向都是在此基础上分延出来的.这一转向为音乐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元思考维度.我国音乐学研究要提升自己理论品位,就必须逾出音乐"是什么"的实体思考方式,而走向音乐"如何是"的形而上元思考.
简介:<正>一宫、二商、三角、四变为宫、五徵、六羽、七闰为角。五声之号与雅乐同,惟变徵以于十二律中阴阳易位,故谓之变;变宫以七声所不及,取闰余之义,故谓之闰。四变居宫声之对,故为宫。俗乐以阁为正声,以闰加变,故闰为角而实非正角。此其七声高下之略也。——蔡元定《燕乐》第二段南宋蔡元定(1135—1198)《燕乐》一书中的“变”、“闰”之言,文意难以捉摸。虽自清代燕乐学兴起之日始,众多学者先后为之倾注心血,
简介:四川音乐学院留日青年教师、作曲博士郭元的新作《管涌Ⅰ》(为G调大笛、颤音琴而作),将音色旋律、非线性旋律等现代音乐理念娴熟地运用于传统的民族器乐之中。通过对竹笛演奏中颤音长吹、包吹等技法的改良和复音、同音换指等技法的创新,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颖音色,营造出朦胧,悠远的意境。作品将竹笛新的音色元素和西方现代作曲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在拥有鲜明的现代气息的同时,仍然保持着浓郁的民族风格,为民族器乐现代化探索出一条创新、改革之路。
简介:很早就知道西安音乐学院有个"特能写"的副院长,2015年4月参加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峰会时,与他相识。崔炳元的穿着打扮加长相,没有一点儿"艺术范儿",说起话来笑容可掬,那经过风吹日晒的古铜色皮肤,刮着"西北风"的影子。若是把他放到人堆里,那就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汉子,生活中没有人会把他当成作曲家。正是这种生活里的"接地气儿",使他的作品也有了浓郁的地域色彩。
简介:以鲍元恺《太行春秋》的钢琴改版(改编者:未培宾,鲍元恺修订)为论述对象,以其民间音乐的运用和音乐风格特征,及其改编手法和特点的分析为切入点,重在剖析鲍元恺对山西民间音乐如《走西口》《看秧歌》等5首民歌素材的创作思路及朱培宾的钢琴改编套路。从中,既可以看到中国管弦乐发展中民族化的缩影,也可看到钢琴中国民族化的点滴经验。
简介:南宋蔡元定(1135~1198)非但为博学硕儒、"朱学干城",在音乐理论上也自有成绩.本文以蔡氏为研究对象,并以书中主要见解之一的"十八律"为研究重心.文分三节,第一节为朱子书信及语录探讨.与朱子,确定此书与朱子关系甚深,甚至可代表程朱一派的思想.第二节分析十八律的生成背景、理论内涵,及意义功能.第三节则探溯十八律的理论渊源,上、陈仲儒奏议,至杜佑,十八律体系逐渐成形,脉络俱在.最后陈明季通在乐学上的功过瑕瑜及其影响,以为全文的结论.
简介:<正>明代中叶刊刻元杂剧常常以"折"划分场次,由此之后,后人只要论及元杂剧的结构形式无不称一本四折,可见以"折"作为划分元杂剧场次的标志已成惯例,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观念。于是,后来研治元杂剧的专家学者为其所囿,"顺理成章"地用明代以来形成的"折"的概念去套解《元刊杂剧三十种》的"一折"。虽然先后有钱南扬、周贻白、张庚和郭汉城等先生提出各种新说,看似意见分歧较大,实则都未能突破明人的藩篱,总是在以"折"划分场次的框架内苦苦探
简介:<正>著名民间艺人杨元亨(1894—1959),河北省安平县南王宋公社南王宋村人。小名“小白”,号“老利”。弟兄四人,排行老二,由于家境贫困,九岁出家到安平县角邱村吕祖庙做道士,取法名为元亨。
简介:9月25日,由沈阳音乐学院科研处、音乐教育学院主办的著名小号演奏家、指挥家、中国音协管乐协会副主席、国际小号协会理事、中国小号联合会会长、美国费城铜管乐团专家班教授、美国密执根州GVSU专家班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戴中晖教授大师课在长青校区举行。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管弦器乐教育系师生参加了大师课。
略论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
王人艺先生谈聂耳和黎锦晖
关于《元》
张元简历
新时代下对黎锦晖“时代曲”的再思考
黎派音乐再认识——关于黎锦晖的十本歌集
山西定襄县留晖村洪福寺及其圣母乐亭考
元上都古城
导演张元采访录
从黎锦晖编的《俭德歌集》来看1930年代上海
走向戏剧性——作为戏剧作品的黎锦晖儿童歌舞剧
走向元思考的音乐学
蔡元定“变闰”新论
郭元《管涌Ⅰ》技法解析
崔炳元:实干、实战、实在
鲍元恺《太行春秋》(钢琴版)研究
蔡元定十八律理论新探(下)
元刊杂剧“折”的起始与本义
谈杨元亨的管子演奏特色
著名小号演奏家、指挥家戴中晖教授在沈阳音乐学院举办大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