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崎松的《聂耳笔名浅谈》(以下简称为《浅谈》一文,对聂耳一生中使用过的名字和笔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者引用一些当事者写的材料,并阐述了自己的论点、但是某些地方与事实有出入,在释义上也有不尽妥当之处。现根据《聂耳全集》等有关材料,提出了笔者的一些意见和看法,以求教于该文的作者和各位先辈与读者。一、《浅谈》中两次都将聂耳原名的字,写为是“子玉”,可能这并不是作者的笔误或者是排印中的错误。聂耳原名的字应该是“子义”,其兄聂子明、聂叙伦1955年在《人民音乐》10月号(当时聂耳的母亲尚健在)上发表的文章《回忆我们的四弟聂耳》中即说:“聂耳是我们最小的弟弟,他原名“守信”,字“子义(紫艺)”。近年来出版的
简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法论涉及两个相异的学术分类系统:其一,以宏观-思维-观念层、中观-学理-学统层和微观-实践-方法层三者划分的范式系统;其二,以形态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层面划分的民族音乐符号学系统。在"微观-实践-方法层"和形态学层面,如今主要存在五种基本的分析范式:首先,中国传统音乐分析方法一度以音乐表演(或表演行为)之前、之后的对象化作为分界,构成分别以"乐谱"或"音声"为不同起点对象的分立状态,民族音乐形态学分析(范式一)和描写音乐形态学分析(范式二)则为其中两种代表性研究范式。其次,也有部分学者致力于探讨存在于音乐文化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之间以及"模式与模式变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而穿梭往返于"表演前、表演后"的"简化还原音乐分析"(范式三)和"转换生成音乐分析"(范式四)则为其中两种代表性分析范式。再者,(仪式)音乐民族志形态分析(范式五)以表演为场域,其分析起点位于"表演过程之中",其音乐分析的触角则可伸展至其左右——"乐谱"分析和"音声"分析及其前后、上下——简化还原音乐分析和转换生成音乐分析,故而具备了作为一个"强大的中央装置"的目标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