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戏曲盔头,中国传统戏曲演员扮演人物时头部所戴道具,隶属于京剧衣箱。在传统戏曲中担负塑造人物形象、彰显身份、性格的重要职能。中国戏曲盔头式样大致有四五百种之多,戏曲界常依外观、质地,将其分为“冠、帽、巾、盔”四类。而从盔头制作的材质、工艺上讲,则分“软胎”、“硬胎”两类。盔头自产生至今一直采用手工制作,已形成“硬胎”、“软胎”二种较为完善的工艺流程。二者所需材料、工具、程序不同,且繁复程度各异。盔头式样、颜色、纹样的创造、筛选与承袭,是盔头艺人、伶人、观众共同审美实践的结果。他们将戏中各色人物的好恶、品评与传统信仰、宗族观念等凝聚其中,赋予了盔头更为深刻的美学意义。
简介:在世界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县文博馆内,现存一组纱阁戏人,简称纱阁,是本城店铺六合斋老板许立廷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制作的。原为三十六阁,现存二十八阁,每阁一剧,均为清末梆子声腔流行剧目的精美再现、梨园舞台演出实况的漂亮缩影。场上人物动感鲜活,化妆、服饰异彩纷呈,就连舞台装置和道具也都很逼真。凝聚着情节瞬间的戏曲造型,看似无声胜有声,令人沉迷其间,流连忘返。强烈的艺术魅力,折射出作者的聪明和才智。这是一组珍贵的民间工艺的历史遗存,古代造型艺术的新增品种,也是当地戏曲民俗的形象展示,为我们了解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山西中部地方戏曲的独特风貌、繁荣情景,以及梆子声腔二十八种剧目某一场面的表演形式,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参照。
简介: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和教育家刘天华先生,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民族器乐的创作、演奏、教学和研究,通过他成功的创作实践对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珍视、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洋音乐,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来融化西洋音乐因素、技法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他的作品乐音形态上体现了哪些中国传统音乐的具体特点,借鉴运用了哪些西洋音乐的因素和技法,他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融化西乐因素、技法在具体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都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文章主要通过对刘天华二胡曲的乐音形态、技法特点、内涵气质的分析探讨,以获得对刘天华二胡艺术更深层的认识。
简介:当前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实际上是传统曲式学与传统技法作品分析的综合。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对任何音乐专业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的课程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适应我国的国情需要。因此,必须“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的一切好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引自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为此,我们不能把《曲式与作品分析》课仅仅限于传统曲式与作品分析这一个方面,我们还需要把民族曲式与作品分析和现代曲式与作品分析的内容充实进去,建立一个更加完整、更加全面、更加实用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
简介:同宗民歌是指一首民歌‘母体”由此地流传到彼地乃至全国各地演变派生出若干“子体”的民歌群落。对中国“同宗民歌”的这种音乐文化传播现象的探讨,始于上世纪50年代。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论及明清小曲艺术形式上的发展一节指出小曲的变体,某些曲调产生了多种变体如:《寄生草》有《北寄生草》、《南寄生草》、《怯音寄生草》、《便音寄生草》、《垛子寄生草》等。《岔曲》、《剪靛花》等也有几种变异形式。音乐学家易人在1980年6月于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论文《〈孟姜女调〉的流传及影响》,其后,又陆续发表了《芳香四溢的〈茉莉花〉》、《情深意长的〈绣荷包〉》、《六首少数民族〈绣荷包〉》,对于一些流行甚广的民歌变体进行比较研究。继他之后冯光钰先生比较系统的研究了中国民歌的同宗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