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蔡秉衡(1967-),台湾省高雄人。本科、硕士、博士先后分别毕业于台湾省中国文化大学之中国音乐学系、艺术研究所(音乐组)、史学研究所(中国中古史方向)。现任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专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舞蹈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曾任台北市华冈艺术学校国乐科主任、佛光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台湾艺术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等职。曾获台湾省科技厅“补助延揽特约博士后研究学者延揽人才”、两度获得台湾省科技厅“特殊优秀人才奖”、台湾艺术大学教师“教学卓越绩优奖”等。执行台湾省科协专题研究计划“《台湾文献丛刊》中音乐史料之研究”“南朝与北朝正史乐志之研究”“南北朝正史乐志之乐议研究”及科技厅“钟鼓云乎哉:台湾文庙释奠乐的流变”等课题计划主持人。执行台湾省文化厅专题计划“台湾传统音乐研究回顾暨展览计划”“台湾省国乐团乐动地方文化馆之台湾省现代国乐展览计划”“时光之河:台湾省国乐团30周年团庆文物展览”及台北市“台湾省国乐前辈足迹特展”等,并担任计划主持人与策展人。曾策划举办过“(台湾)第一届中国音乐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音乐史学建构与宋代音乐史学——第二届中国音乐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融会与启发:中国音乐的多元交流与发展”“融会与启发:音乐学的多元视角”“融会与启发:中国音乐‘学’与‘术一’等5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受邀至英国剑桥大学、捷克布拉格查理士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庆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孔子研究院等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发表专题论文。学术领域主要有二胡演奏与理论、中国音乐史学、台湾音乐史、中国音乐美学、正史乐志、音乐文献学等,近年的专题研究主
简介:<正>我的前两篇文章均以“汉龠”为题,所讨论的是汉儒心目中的龠——一种竹制管乐器的专名。这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汉世以往,龠在史籍记载中及各代宫廷大乐的实际应用中,其单管按孔之制已成定例。其“三孔”之说,显然来自许慎、郑玄等人,“六孔”之说,则秉承了毛亨《诗传》之解。汉儒龠说已成为三千年来人们心目中的典范。在清理了屡有纷争的汉儒龠说之后,对于这一意义上可能有着较大变迁的古老概念,有必要加以更深入的探讨。笔者撰写前文时,因考虑到与“汉龠”这一特定概念的距离,有意将部分更深层的材料留后处理。今以此为基础,撰《余解》一文;并仍借“汉龠”二字,以续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