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是一首“别致”的歌。别致的歌名,别致的歌词,别致的音乐。自然,也给我们带来了别致的感受。先说歌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几个字一映入眼帘,一进入耳际,立即使人产生一种悬念:“我”是谁?“你”又是谁?“我”成了“你”是怎么回事?诱使人要看下去,听下去,以解其中奥妙!作者在歌名上的构思极其巧妙,抓住了学校生活中最典型的人际现象──师生关系,进行深度开掘,提炼出惟有在教育领域里才会有的这种“我”和“你”的特定关系。而更为精妙的是,学生长大后也当了教师,带着那份崇敬,也带着那份自豪,更带着那份神圣,“我”成了“你”。再谈到歌词。写作视角的独特为其一大特色。两段词中,前部分均是写“小时候”,以孩子的眼光、学生的心理来望视老师,“神气”、“神秘”是他们对教师工作自然而纯朴的认识。无疑,这带有相当的感性成分。后部分均是写“长大后”,当年的孩子成了大人,昔日的学生成了老师。这时的“我”,从教师的角度,带着教师的职业感受与人格体验重新审视自己的老师──“你”,得出了“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这样深刻的理性认识。应该说,这种对教师认识上的提升极其感人,因其真实,因其内在,完全是那种...
简介:<正>请抓牢“印象”这个词儿,我热衷于“印象”是因为它让我有自由,不使我的激情受到任何寄生性审美观点的侵蚀。——克洛德·德彪西(一)Impression一词具有印象、感触、模糊(观念)等含义。文学、艺术中的印象主义就是从这个词衍生出来的。十九世纪末印象主义的兴起,将欧洲艺术、文学朝前推进了一大步。在文学上的象征主义和美术上的印象画派影响下,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更是成为二十世纪音乐开拓者们不朽的路碑。印象主义音乐特征,首先表现在语言(调式、和声、调性)领域里的革新,同时也表现在结构(句法、曲式)范围的相应变革。这两者是同步进行的,它们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两根不可缺一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