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话剧舞台的变异并不是急风暴雨式的,而是渐进的、螺旋般的,当它越过了阵痛中的徘徊之后,我们发现,舞台上已经竖起了崭新的戏剧品格,它不仅标示了文艺新潮向话剧的渗透,重要的是,话剧舞台以其特有的时空载体参与了人的深层次的审美活动。在这中间,话剧编导的主体性得到了空前的张扬。封闭意识曾经在我们的话剧舞台上主宰了多时,以外部冲突为最高任务、以典型性格为主要脉络,以说明性的舞台设计和烘托性的音响设计为辅助工具的话剧舞台组合,形成过自己辉煌的王国,它确实具备了自身的完整性和圆型轨迹,与其说编导在创作话剧,还不如说话剧在规范和匡正着编导,因为在冥冥之中某种既成元素的笼罩使话剧难以想入非非。而当代文化背景下的话剧前行,使我们渐渐发现原先意义上的话剧氛围消失了,一切似乎变得难以理解和不可琢磨,但是透过纷繁和无序的表象,我们捕捉到的则是编导的心象,编导创造的不再仅仅是发
简介:我的工作是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研究,由于个人兴趣的原因,日益偏向古远。早几年曾关心过明代戏剧,但此后由隋唐而至先秦,渐已积重难返。平时偶尔看看京剧和地方戏,也只是作为一个外行的观众。然而每一次都有触动,总的感受有二:一是崇敬——当流行歌曲风靡天下之时,当歌星影星们炙手可热之时,戏曲演员却能面对比较冷落的剧场,一招一式毫不疏忽,把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艺术精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如此深厚的功力而献身于一种相对寂寞的艺术,这境界岂不教人肃然起敬?二是羡慕——戏曲艺术毕竟拥有一批虽数量不多但非常虔诚的观众。每当我看见那些老学者谈戏时眉飞色舞的神态,听戏时如醉如痴的表情,便羡慕至极,恨自己没有这许多高雅的知己。上述感受,同自己的经验有关。我坐冷板凳略已有了些时候,写过两本自认为有点质量的书,一本印三百册,另一本印一千册:这也就是我所能享有的读者的数目。我之所以愿意干下去,原因是知道寂寞与否全在于一心,只要喜欢自己的工作,只要能得到一些真实的理
简介: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郎君唱等,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典雅优美、委婉恬静的音乐千百年来深深根植于闽南这片沃土,并广为流传于闽南语系地区,远播港澳台和东南亚一带.有人把南音称作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树,那么闽南文化则是其赖以生存的土壤.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经济的发展,人类在忙碌生产活动的同时,固有的文化理念和美学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更新.南音这一古老的音乐如何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吸引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并喜爱这门艺术成为许多南音艺术家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下是我对南音艺术传承和创新的几点思考:
简介:<正>对沪剧《一个明星的遭遇》,我曾发表过“这是一个以市民的眼睛来看世界的戏”那样的意见,有的同志对此颇不以为然。我却至今不悔。不但不悔,而且以为它代表当前戏剧中一股势头不弱的倾向,还大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遭遇》里的“明星”是以真名实姓出现的周璇,所谓“遭遇”就是她的遭遇。她遭遇了什么呢?——歌舞团里一位并不重要的演员偶然被推到舞台上唱了一支爱国抗战歌曲,大受欢迎,得到进步音乐家和导演支持以及拍电影的机会。但在拍摄过程中,她的养父却将她卖给了妓院。于是,一位“大老板”和他的干儿子洋场恶少出面为周赎身。赎身后周璇虽得以与爱人成婚,却始终摆脱不了这恶少的纠缠,终于轻信谗言与爱人离婚而与他同居。抗战胜利后,虽有进步力量来争取她,但周不幸怀孕,与恶少同去香港。最后钱被骗尽,人被抛弃而毁灭……从这梗慨就可以看出,戏里的“遭遇”几乎全部是周璇私生活,主要是婚姻生活上的遭遇。既
简介:在中央电视台第34期"曲苑杂坛"中,有一个《木偶变魔术》的魔术节目,异常精彩。那个被艺人操纵的提线木偶,一身魔术师的装束,一出场便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招手致意。只见这位木偶魔术师一下子将红水杯变成白水杯;又从手里变出一支又一支香烟来。最令人拍案叫绝的便是木偶不仅会抽香烟,而且还从他的嘴里喷出一串串火焰来。木偶魔术师那种准确无误而又优美舒展的姿态和动作逗乐了电视机前的观众。看了这个新奇的《木偶变魔术》后,使我联想起过去杭州隔壁戏中的"扇戏"。那时,演出隔壁戏节目之前,先要表演扇戏和戏法。而一个大的隔壁戏班子有十多人,小的只三、五人。他们各有专职,也各有专长。如民国初杭州隔壁戏的"班头子"泮祖彬、李连生、王阿琪等对演隔壁戏和变戏法都很精通,而李连生的媳妇赵兰英则擅长表演扇戏,王阿琪的女儿王阿四及艺人张和尚的女儿张兰芬只是配合扇戏的演出在一边唱民间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