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首先回顾了音乐美学的诞生背景和中国美学的发展历史,通过声乐、器乐等艺术形式,对音乐美学从"内容与形式"、"功能和价值"两个角度来论述音乐美学存在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简介:发展小剧场是戏剧团体走向市场的必然趋势.过去,由于历史文化发展原因,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戏剧在计划经济环境中非常活跃.今天,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样,而戏剧的程式化越来越不能吸引快节奏的现代人的需要.如何寻找演出市场的现实是文艺工作者的焦点问题.安庆市黄梅戏一团自建的小剧场,就克服了进大剧场成本过高的障碍,同时又解决了黄梅戏之乡看戏难的问题.
简介:速写,曾一度是艺术院校教授学生认识生活、体验生活、丰富创作感受而行之有效的手段.近些年来,随着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发展和涌入,艺术院校中原有的教学模式受到强烈的冲击,从教师到学生的思想都很浮躁.在速写课的教与学二者关系上,存在着某种误区,即:使用照相机的师生比率远远大于在生活中画速写者;其次,由于体验与认识生活的方式多了,信息获得的手段也远比十年前丰富,不少师生面对速写的态度也就产生了歧义.
简介:2016年10月,上海现代人剧社制作的舞台剧《小城之春》,在历史悠久的兰心大戏院公演3场,我饶有兴致地看了其中两场。因某种原因被称为“舞台剧”的这部作品,其实是一部音乐剧。不仅因参与其中的音乐剧人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从音乐剧的界定来考量,我以为它也是无损音乐剧名声、而且为中国原创音乐剧涂抹了一笔靓色的作品。
简介:武汉歌舞剧院前任副院长沈承宙先生,上世纪80年代曾赴美国考察研究西方音乐剧,率先将西方音乐剧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是中国音乐剧事业的开创者之一。除了对西方音乐剧研究颇有建树之外,他多年以来一直关注中国本土原创音乐剧的发展,并在早年就提出过将中国的戏曲样式融入音乐剧的创作构想,认为这样的音乐剧形式可以打造出属于我国独创的、特有的音乐剧特色。本文共有五个部分,讲述沈承宙对近年来戏曲音乐剧、音乐剧教育的关注,以及他个人多年来对戏曲音乐剧形式的追求。本期刊登文章的后半部分。
简介: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组委员,并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进一步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和目标.这一思想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投入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情。“唱响黄梅戏”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简介:本文以日本神乐为研究对象,探究作为日本民间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祭祀文化或祭祀表演,神乐的源起、种类、功能、现状、传承及其对日本民众日常生活和精神建构的重要意义。
简介:北京鲁迅博物馆伴随着北京城市发展的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从封闭型国家意志的空间缩影逐步走向开放、多元的资本空间,从单一、单体的宣传走向丰富、群体关系的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它以开放的姿态链接高端的象牙塔和基层的学校、社区,将前沿学术研究、城市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把培养研究型人才与提升市民素质(尤其是中学生人文素养)相结合,融学术研究高地和市民教育基地为一体,形成了自身重要的文化形象和品牌特色,也成为北京一张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
简介:身体是可视的,而向量是不可视的,发现身体向量的可视对于现当代剧场具有一定的开掘价值。西方剧场自阿尔托以来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在同期,也产生了身体的主体性论述、语言学转向、结构与解构、后现代主义等学术思潮。可视的身体向量的概念发展于“现场文本”,但却不局限在“现场文本”,希望提供观众和戏剧创作者男一个视角,重新审视在戏剧场域中的所有“发生”。
简介:群众文化是以基层大众为主体的社会性文化,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高度的自发性和活动的随意性。文化娱乐活动作为群众文化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更是得到了不断丰富与充实.得到了不断拓展与创新,并在实践中创造了积极的社会效果与文化成果。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当前的群众文化、特别是中小城镇和农村基层的群众文化,尚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存在着个别的低级趣味性,缺乏组织引导,
简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标识导向系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它不仅能够满足大众的寻路要求,又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是城市公共空间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同时,城市公共空间也从功能性、美观性、环保性等方面对标识导向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标识导向系统能与其所在城市公共空间很好的融合到一起,才能创造更富人文气息、文化底蕴的城市空间。
简介:音乐哲学是新近出现的学科名称,与现有的音乐美学相比,在学科概念和性质等方面多有争议。二者作为学科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具有各自独立的内涵和外延特征,还在于各自独立的学科存在价值。
简介:作为现实主义世界文学大师的列夫·托尔斯泰,凭借其卓越的艺术才能用文字征服了世界。同时,托尔斯泰又是一位思想家和道德说教者,本着"艺术表现思想"的文艺观,托尔斯泰的作品无不打上了作者本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主张的深刻烙印。高尔基曾说,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最复杂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创作和学说充满了矛盾。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作为文学家的托尔斯泰和作为思想家的托尔斯泰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的。
简介:任何一门艺术,都必须在艺术的长廓中找到自己的美学定位。这是它藉以存身的基本理由。黄梅戏的历史较短,大体是伴随着乡镇劳动阶层的崛起而产生,踏着近人文明进步的节拍而走入现代社会的。故此,它基本属于一种开放型的民俗艺术。由于它主要发生发展在湖北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亦不失为吴楚文化的一代尤物。有人把它视为一股“山野吹来的风”,一朵“春日溪头荠菜花”,一位
简介:复兴是历史的叙事,回顾美学几度冷暖起伏,当下多种对"美学复兴"的不同描述与价值倾向以及在"后学科"和"后理论"状况下,学科性危机是在后现代多元化与过渡性中出现的悖论.应对策略为:进出于学科边界内外.以人类审美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划定的美学边界的存在为前提,方谈得上进出,在学科内,把边界划得更细、更严,范畴概念更明晰、确定,特别是在真善美三分上把美学与真理认识、伦理道德及日常生活严格区分开来;在边界外,路子走得更宽,介入广泛的文化批评与社会批判,实践地"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好准备".
简介:本文提出了若干表演理论新概念,如:演员、角色、观众是表演艺术内在结构三要素;舞台角色形象是一个穿越时空的动态系统;演员是操作表情与情感的大师;审美需求的迫切感是演员创作激情的“源泉”;指出暗示手法在表演操作中的特殊意义;文章还提出了演员创造角色过程不可或缺并不可逾越的三个层次的看法;对其中最高层次——灵感状态作了翔实的分析;最后对表演艺术的特殊操作方式,概括出几点特征,等等。通篇着重探索的是,在表演艺术创作过程中,演员思维运动的规律究竟是怎样的。
简介:本文试图对福建各高校艺术学院设立南音乐舞学科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分析,并对设立南音乐舞这门学科的课程结构原则和学科建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寄希望南音乐舞这门学科成为实现高等艺术院校文化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探讨福建高校艺术学院今后的发展方向。
简介:“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各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需要在整体性导向下尊重差异性,并进而形成全学科的共识。本文结合“戏剧与影视学”的实际,针对如何整体性推动“双一流”建设、如何从知识建构和学科共同体方面发展学科教育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高屋建瓴地阐明了文艺对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意义。
简介:一个县级剧团,能够选送代表剧目参演首届山西艺术节,与众多大院团的优秀舞台剧同台竞演,将会激荡出怎样的艺术火花?一个县级剧团,敢于移植被全国观众熟知的红色经典传奇剧目,并参评第十五届山西省'杏花奖',将会给观众带来怎样惊喜的视听享受?带着诸多不可思议,更怀着满心期待,8月29日晚上,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剧场,我终于观摩到了由稷山县蒲剧团移植演出的现代戏《党的女儿》。然而,先于戏里的感动,戏外的用心和苦心已
试论音乐美学作为学科存在的实践依据
小剧场大有作为
速写作为绘画语言
《小城之春》的音乐剧作为
戏曲音乐剧,大有作为(下)
唱响黄梅戏基层工会大有作为
作为日本基层文化的神乐之历史与现状
作为城市文化名片的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
作为剧场主体的身体:身体向量的可视性
群众文化的现实作用及其发展导向
标识导向系统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
音乐哲学与音乐美学的学科争议及其学科性质比较探论
游走在现实与艺术之间——论作为艺术家和思想家的托尔斯泰
作为开放文化基质的黄梅戏——关于黄梅戏美学定位的思考
美学,应对复兴与学科性危机
表演理论新概念二题——作为一个动态系统的表演艺术
关于建立南音乐舞学科的构想
国家话语、知识建构与学科共同体——论“戏剧与影视学”一流学科建设
以群众新需求为导向推动黄梅戏新发展
小剧团有大作为——观稷山县蒲剧团现代戏《党的女儿》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