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为了进一步推动歌剧、音乐剧等音乐艺术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为广大学术研究人员、艺术院校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展示、争鸣学术成果与观点的园地,我刊特开辟"学术"栏目,欢迎踊跃投稿,投稿要求如下:一、论文内容与歌剧、音乐剧等音乐艺术理论研究相关的,具有独到观点与见解并有一定深度及广度的学术性、理论性文章。二、投稿要求1、正规论文格式,可附上图表及谱例等说明性文件,字数限5000字以内(如果文章内容超出字数限制,将选取刊登核心观点);2、文中图表、谱例需单独以~*.jpg、~*.tif、~*.gif等电子文件形式发送;论文中请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工作单
简介:<正>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为配合戏曲史教学和《牡丹亭》演出活动,学院于十月十四日举行《牡丹亭》研究学术报告会。陈多副教授作了题为“如何理解《牡丹亭》的‘情’”的报告,夏写时老师作了题为“谈谈《牡丹亭》的改编问题”的报告。戏文系、导演系的高年级学生及部分教师参加了报告会。十月十六日本刊又举行了汤显祖研究学术讨论会,就汤显祖的创作道路、《牡丹亭》的改编、如何理解汤显祖有关“情”和“意趣”的理论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与会者畅所欲言,对汤显祖研究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各抒己见。许多同志认为以往的汤显祖研究有一定的成绩,应给予实事求是的估价,但总的情况是研究得还很不够,许多重要
简介:笔者曾梳理清代笔记中散见戏曲史料九百余则,其中涉剧笔记就内容而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关戏曲史的考辨,如本事考证、戏曲源流等,力求穷搜博证,为研究者提供可堪依据的文献资料;二是所载述的文人士大夫观剧、评剧内容,可为深入考察清代戏曲观念的变迁演进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对各类艺人的生平事迹及伎艺专长的记述,可为清代戏曲演出情状的考察提供文献支撑;四是从大量不同剧种在清代消长、更替的记述,可窥得清代戏曲活动的发展轨迹;五是一些不甚知名的作品,在当时演出却相当火爆,可以借此考察戏曲传播、演进的状况;六是涉及大量不同地域、场所的戏曲活动,对考察地方戏曲(包括少数民族戏剧)及特殊场所(如禅堂)演剧均有帮助;七是对历来不为正统文人所重视的民间流行的各类表演伎艺(如幻术、杂耍、口技、烟戏、马戏等)多有述及,可补一般戏曲史之未逮。兹取其中有关戏班、戏园的描述以及戏曲演出群体的发展走向与情趣追求等,加以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