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方壶胜境是圆明园的四十景之一,位于圆明园福海东北岸湾内,是众多学者考证后公认的圆明园中最为宏伟的建筑群,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被毁。目前方壶胜境仅剩一些石质构件和夯土遗迹,保存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更好地保护展示方壶胜境遗址,本文对方壶胜境遗址的石质文物的病害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得出了方壶胜境遗址石质文物现存的病害主要有动植物病害、微生物病害、断裂、缺失、浅表性裂隙、人为污染等,其中表层片状剥落面积达66.63平方米,残缺部分达43.52平方米,严重影响文物的价值和长久保存。通过总结调查数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总结出方壶胜境遗址石质构件的病害机理,大致原因有自然风化、人为破坏及历史原因,这些病害的统计和病害机理的研究可以为后期的保护修复提供调查和理论依据。
简介:从20世纪初开始,娼业逐渐从大城市和省会城市扩散到那些由于新铁路和工业扩张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地方小城镇。河北平原中部高阳的妓女就是由于乡村织布业的发展而迅速增加的。与大城市相比,高阳的妓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多为暗娼,不像大城市有专门的“红灯区”,而是分布在城里的后街或城外的小村中;二是大部分是由于年龄偏大,在大城市没有竞争优势才转向小城镇的;三是具有独立性身份,更便于流动。高阳县政府对暗娼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主要是因为不想得罪她们的某些主顾,甚至需要她们向特定主顾提供服务,如过境军队。军队和保安部队会向妓女提供一些非官方的保护,但也会对她们造成侵扰。
简介:已见的中国文化史、建筑史乃至岭南文化史、建筑史方面的论著,对秦汉时期的岭南建筑极少述及,更说不上较为系统的专论,未能给予应有的地位。其主要原因,应该是因为史籍对于刚刚步入文明社会开发阶段的岭南,记述极为简略,尤其是这一时期岭南的建筑状况、建筑技术资料更为匮缺。近几十年来.大量的考古新发现,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极为重要的考古新发现,使语焉不详的古文献记载得到了印证,撩开了极少见之于文字的秦汉岭南建筑史面纱的一角,从而使我们对这一课题有可能开展初步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秦汉时期岭南建筑的有关史籍文献记载、文物考古发现以及地面遗存的综述,进而对这一时期岭南建筑的特点、发展原因以及在岭南建筑史上的地位试作分析,作为探析秦汉时期岭南文化的一个侧面。笔者对岭南历史、古建筑的研究甚为肤浅,不当难免,亟望方家赐正。
简介:从事建筑教育、行政、政策研究近半个世纪,主力完成贵州《城乡建设志》、《建筑志》两部巨著的沈斐宇同志,要我为《建筑志》写篇书评。心诚意笃,谊满情深,拒之不敬,却之不恭,添在混迹建筑一生本有偏爱,只得惶然命笔,略抒浅见。贵州《建筑志》之编、纂、写、记、录,可圈可点之处甚多,这里只就得益最深者指出三点,以求教于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