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北京国家图书馆,一间三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被隔成内外两间,内室为学,外屋会客,每逢周一、周四,腰板挺直、徐徐而行的任继先生总会如期而至。而今,这间见证了二十多年风雨历程的房间再也等不到它的主人了。7月11日凌晨4时30分,九十三岁高龄的任老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

  • 标签: 任继愈 国家图书馆 老子 信念 办公室 北京大学
  • 简介:明清時期,韓被尊爲翰林院土地神。韓雖未曾任翰林官,但其文在明初受帝王和翰林院推崇,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地位在此時奠定,且韓文有當時詞垣所重視的"清廟明堂氣",故而於明代作爲土地神祠祀於翰林院中。同時,這一祠祀也與其在明初被仙化爲神有關。受翰林院祠祀韓的影響,清代中期以後,民間亦將韓作爲土地神崇拜。

  • 标签: 韓愈 翰林院 土地神
  • 简介:任继.中国著名哲学史家、宗教学家。曾用名任又之,1916年生,山东平原人。193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就读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 标签: 任继愈 哲学家 北京大学 哲学史家 科研究所 西南联大
  • 简介: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已故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任继先生在整理、研究、传播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在古籍整理方面的真知灼见与亲身实践。

  • 标签: 任继愈 传统文化 古籍整理思想 中华大藏经 中华大典
  • 简介:近日在征集整理宋云彬先生史料的时候,发现一通胡之致宋云彬的书札。从这封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老出版家对同仁的亲切关怀,对出版事业的热爱及支持。

  • 标签: 胡愈之 出版事业 中国 国民党政府 民族斗争
  • 简介:大兴教育重视知识,珍惜人才。——任继'恢复'科举和高等教育任继曾提出,我们可以考虑'恢复'科举,不考科举的内容,但是科举的形式值得借鉴。对此,一般人可能都会惊讶一番,恢复科举?怎么可能.一般人的观点总是会受到外界观念的拘囿。如今的我们都以为在当下的教育体制里不可能出现科举了。教育改革怎么也不会改革到恢复科举头

  • 标签:
  • 简介:家世及童年我对巴金的《家》很有同感,就是那个样子,在封建大家庭里,财产是共同的,收入都交公,没有私人财产,然后统一分。这种平均分配很不公平,好的坏的,勤的懒的都一个样。——任继1916年4月15日,任继出生在山东平原县的一个军官家庭。任氏一族自明代以来

  • 标签:
  • 简介:与哲学结缘毛主席最推重任继。说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你们最好去找任先生。——季羡林曾经有人问过任继先生,当初为什么选择哲学这个专业,任先生回答说:'我小时候喜欢刨根问底,别的学科只解决个别问题,哲学研究人生的根本问题,所以我对哲学感兴趣。'这样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实际上包含了他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的最深体会。任继从小就有着打破

  • 标签:
  • 简介:《佛教大辞典》由任继主编,众多专家学者历时13年联合撰著的《佛教大辞典》在2003年出版时引起了较大反响。任继在20世纪60年代撰写的《汉唐佛教思想论集》曾经受到毛泽东和朱德的高度赞扬,并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推崇。日本著名的老一辈佛教学家本善隆于中日建交前曾专程来华拜访任继,所持

  • 标签: 任继愈传 思考者任继愈 文化思考者
  • 简介:《南宁市志》(以下简称《南志》)于1998年lO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11月,南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赠我一套(四卷五本),约650万字。拜读全志,禁不住地称道:“这套益世巨著是一部精品佳作”。参与该志编纂工作的有1000多人,直接参加编写工作的也有上百人,可谓众手成志,高手笔削。

  • 标签: 《南宁市志》 中国 广西 地方志 编纂工作 体例特征
  • 简介:'凤毛麟角'的宗教研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然不可能维系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和民族。——任继儒教是教说中国有没有宗教?任继曾经很干脆地说过,有,就是'敬天法祖'这个宗教。而什么是'敬天法祖'?其实就是儒家的代名词罢了。多年的宗教学研究使任

  • 标签:
  • 简介:汉字用简识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复杂。统一的汉字使得统一的中华民族有了语言上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进行了几次文字改革,为的是更好地普及文化,加快扫盲运动。简化字改革是成功的,但是由于当时时间很仓促,有的地方还是考虑不周

  • 标签:
  • 简介:在中国满族等北方诸民族萨满文化遗产调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萨满所创造和保留下来的偏方草药。本文是以富育光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吉林地区满族文化调查中所采录的资料为基础撰写的,文中记述了佟氏萨满祭祀活动,着重记述了佟氏家族萨满世代密传66种草药谱以及佟氏家传推拿术。

  • 标签: 萨满文化 药谱
  • 简介:《全清散曲》所收无名氏《浇墓》套曲,又被《增订六也曲谱》作为明末吴炳《妒羹》传奇的一出所采录,本文以确凿的材料证实《浇墓》为剧曲,其作者系乾隆时的沈清瑞。在名家剧作中融入艺人俗创或吸收他人作品,以弥补原作的某些缺陷,这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一个独特的艺术现象。尤其是乾隆以降,昆曲进入折子戏演出时代,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 标签: 散曲 剧曲 《浇墓》 沈清瑞 吴炳
  • 简介: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设和教育。民族民俗文物是民族发展中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教育、借鉴作用。社会教育是民族民俗文物的基本功能之一,进行民族民俗文物展览是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将对如何提高民族民俗文物的展览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民族民俗文物展览的策划和执行,增大展览受众范围,提高文物的社会教育效果,为我国的民族民俗文物展览事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 标签: 民族民俗文物 重要性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国际收支逆差困扰着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美国历届政府。肯尼迪政府试图通过利息平衡税限制长期资本外流,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状况。约翰逊政府通过《利息平衡税法》将此税合法化、常态化。尼克松政府逐渐放宽对资本外流的管制,并于1974年中止利息平衡税。利息平衡税在扼制长期资本外流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改善美国整体国际收支状况上作用有限。利息平衡税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美元市场的繁荣,并促进欧洲货币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 标签: 美国 利息平衡税 国际收支 逆差
  • 简介:明朝末年,在辽东以北地区崛起的后金势力已不满足于偏安一隅,开始频繁发动对明朝的进攻。迫于后金的压力,明朝加大了对自己的老对手——盘踞北方的蒙古左翼进行拉拢利诱的力度,试图通过争取蒙古的支持来对抗后金,以确保社稷安全。特别是到了天启、崇祯两朝,明朝政府在国内财力入不敷出、几近枯竭的情况下,依然使出浑身解数,百般筹措大量的财力、物力来满足蒙古方面提出的种种要求,以期实现一厢情愿的"款虏助兵"。这种脱离实际、违背常规、一味妥协的对蒙策略,使得明朝屡屡受制于蒙古一方,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后金审时度势、恩威并施、联姻盟誓、情感笼络、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对蒙策略变得更加实用。后金也因此得以征服蒙古,并在其支持下,借助明末农民大起义的良好契机,剑指内地,挥师南下,入主中原,最终建立起新的王朝。

  • 标签: 蒙古 明末 崇祯 明朝末年 明朝政府 后金
  • 简介:明清两朝在江南地区实行重赋政策,苏、松、常、嘉、湖五府尤其苏、松二府赋税一直极为繁重。围绕赋税征收,自明初直到清末,江南士民、地方官员、江南籍京官大体上为一方,朝廷和代表国家财政的户部为一方,两者长期展开赋税博弈。前者一直呼吁减低江南尤其是苏、松二府的赋税征收定额,后者针对现状,面对减赋呼声,也反复斟酌,采取了诸多救偏措施。这些回应举措不独明清两朝不同,而且明朝和清朝一朝前后也有变化。明清朝廷在江南实施的赋税政策,就是各种力量樽俎折冲的结果。

  • 标签: 明清江南 重赋 减征 呼声 成效